講述黃家駒的光輝歷程(黃家駒誕辰60周年)
2023-10-14 19:02:22 3
或許Beyond還如日中天,和The Rolling Stones、Eagles等各個國家旗幟性的搖滾樂隊一樣,長青不朽,將中文搖滾帶向世界;
或許他會退居二線,在後輩們的演唱會上噹噹嘉賓,再和同輩的羅大佑來個隔空連麥;
又或許他會真的走上《聲生不息》,再唱一次《海闊天空》,而不是只能以影像出現。
在他離開29年後的今天,Beyond老隊友黃貫中第一時間獻上了生日祝福。而在全世界所有遍布他歌聲的角落裡,他都被深深想念著。
用再華麗的文字形容黃家駒的影響力,都不如回到他的歌聲中,感受他用31年人生鋪就的搖滾之路。
告別平凡,再見理想
1986年,還是地下搖滾樂隊的Beyond借債兩萬,自費錄製了第一張專輯《再見理想》,學習過平面設計的黃貫中親自設計了唱片封面。
唱片封面的男孩是黃貫中在街上隨性拍到的,定格了這個男孩略顯疑惑、好奇,像要預備下一個動作的瞬間,也是Beyond認定的面對「理想」的瞬間。
在早年嘗試藝術搖滾曲風反響平平之後,黃家駒開始用粵語進行創作,將市場定位瞄準普羅大眾。《再見理想》雖然沒有驚豔到誇張到銷量,也足以讓Beyond走到「地上」,走進主流。
黃家駒曾對黃貫中說過這麼一句話:「要讓樂隊能走下去,就得做一些流行上口的作品,音樂有不同的態度,除了憤怒,研究也可以啊。」
即便在他們眼裡已經算得上「流行」,這張黃家駒主導的專輯仍在音樂上嘗試了諸多另類搖滾的風格,比如從Pink Floyd樂隊借鑑的Art Rock(藝術搖滾)、Psychedelic Rock(迷幻搖滾),以及Hard Rock(硬搖)和阿拉伯曲風。
其中最契合主流審美的專輯同名曲《再見理想》,不僅是許多人聽到的第一首Beyond,更是初出茅廬的黃家駒內心的寫照——
「心中一股衝勁勇闖,拋開那現實沒有顧慮。」
Beyond其他三位成員曾在在2005年解散演唱會上說過,《再見理想》是他們的校歌。告別了平凡,黃家駒的創作才華也終得走近大眾,兩年後的《秘密警察》將他們推向第一個人生巔峰,黃家駒創作的《大地》、《喜歡你》,成為Beyond第一批時代金曲。
向世界呼叫,愛與和平
搖滾巨匠、唱作才子,如果僅有這兩個身份,黃家駒或許還稱不上華人文化的標杆。而Beyond在1990年和1991年推出的兩張專輯——《命運派對》、《猶豫》,真正升華了中國搖滾。
專輯《猶豫》代表曲目《Amani》,意為「和平」,副歌中的意為「我們愛你」,意為「我們需要你」。
這首歌是黃家駒為呼籲資助非洲難民兒童,呼喚和平而創作。當時海灣戰爭剛剛結束,他從各類文章影像資料中目睹了戰爭的殘酷,靈感爆發,只花了十分便創作了《Amani》。
《Amani》開頭聖歌般的吟唱,瞬間給人置身戰火中的蒼涼之感,而在結尾家駒聲嘶力竭的嘶吼之後,僅剩孩子沙啞無助的歌聲,仿佛又在提醒著人們拒絕戰爭,永葆愛與和平。
而《命運派對》中的《光輝歲月》同樣取材於非洲, 1990年黃家駒遠赴巴布亞紐幾內亞,親眼目睹了當地人民因戰火中呢過和災荒而遭受的苦難生活,聯想到黑人領袖曼德拉被困獄中的故事,不由得寫下《光輝歲月》,向曼德拉為消除種族歧視所作的努力。
時隔三十多年,戰爭仍是現代社會無法逃避的問題,然而家駒在《Amani》中高唱的,便是我們當下的心聲:
「流淚看天際帶悲憤,是控訴戰爭到最後,傷痛是兒童,我向世界呼叫,AMANI NAKUPENDA……」
為了自由,海闊天空
很多人都會唱《海闊天空》,但也許並不清楚這首歌背後的故事。
90年代初,Beyond正值巔峰時期,團員們卻因為不得不參加各種娛樂節目增加曝光度而悶悶不樂。當時的黃家駒曾說:「香港只有娛樂,沒有樂壇。」
於是四個人心一橫,決定遠赴日本發展,當時的日本擁有比香港更成熟的音樂市場,似乎也預示著更大的創作自由。
然而到了日本後,唱片公司更願意用「偶像」來包裝他們,甚至專門安排了編曲人,把他們的歌往「美」的方向編。Beyond來到了更廣闊的世界,卻不得不住在更小的居室、體驗更高的物價,以及同樣備受限制的創作自由。
這樣的經歷讓Beyond備受打擊,也因此有了更豐富的心路歷程。黃家駒把這段經歷結合Beyond成立十年來的風風雨雨匯聚在一起,首次邀請真正的弦樂團為歌曲配樂,終於帶來了這首《海闊天空》。
時至今日,《海闊天空》早已擁有了跨越語言、超脫情境的意義。它曾響徹在歷屆奧運會上,呼聲震天的體育場裡;曾飄揚在每一場畢業晚會,夾雜笑聲與淚水的青春中;也曾在不同的人生十字路口上,為人們注入無限的精神力量。
而當家駒不羈放縱的歌聲再次響起,他仿佛就在這裡。從未走遠。祝家駒歲生日快樂,祝想念著他的大家,永遠青春,永遠自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