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業額過億要交多少稅(營業額超億元一隻)
2023-10-14 02:30:21 16
來源:溫州新聞網
美味的烤全羊讓金春友將當年的鄉村小店發展成了以公司 農戶為經營模式的綜合性農業公司。 陳翔 攝
溫州網訊 嶺上村依山而建,層層疊疊。遠遠望去,一塊塊招牌,頗有幾分「山家消夜景,酒肆過年光」的意境。
金春友的「白雲人家」,居於中間地帶,周邊幾乎都是烤全羊的店。對溫州人來說,嶺上人家烤全羊,是招牌菜。剛剛結束的周末,遊客慕名烤全羊,嶺上人家因此一席難求。
一招鮮派生烤全羊
金邦乾的農家樂叫「山裡人之居」,嶺上農家樂的發展,他是元老級人物,和金春友一道,2002年開始,從無到有、從少到多,把嶺上農家樂做得風生水起:「周末人都比較多,節假日更多,今年國慶期間,遊客爆滿,有些想吃烤全羊的人,一個月前就預定了。」
嶺上村是永嘉縣鶴盛鎮羅川村的一個自然村,建築背山面溪,至今保留著明朝嘉靖年間的風貌。行車在楠溪江的綠水青山間,此處的小橋、流水、炊煙並無二致,可全村65戶人家,竟開出了35家烤全羊店,由此帶動全村人參與相關產業,在永嘉卻是獨此一家。
溪水上方的鐵索橋,是進村的通道,遠遠的村口,便能聞到空氣裡瀰漫的烤羊肉香。「我們的烤全羊用獨特配方炭烤而成,色香味俱全,所謂『一招鮮吃遍天』,遊客回頭率很高。」2002年6月,金邦乾在村裡開出第一家農家樂,2005年正月,推出「烤全羊」,一隻羊一道主打菜,生意日益火爆。烤全羊師傅陳建多說:「最多一天要烤七八十隻羊,凌晨起來,忙到晚上。」
嶺上村的嘗試成功後,永嘉縣委縣政府因勢利導,集中財力精力再推嶺上一把,搞整村開發,鼓勵更多農民參與農家樂。如今,最初的預想基本成為了現實,全村35家農家樂每日可接待8000多人。去年,村內接待遊客近百萬人次,銷售烤全羊8萬多隻,年營業額超億元,實現戶均年收入60萬元以上。
那些沒有開辦農家樂的村民,在「溢出」效應中,靠銷售本地雞蛋、索麵、蜂蜜等楠溪江農特產品,總收入超過300多萬元,了遊客雲集帶來的福利。自然村的集體經濟,也通過飲料酒水配送整體外包、生態公益林收益、衛生保潔經費提成等,實現35萬元的創收。
一隻羊,實實在在富了一個村。
窮山溝走出領頭羊
2002年村裡搞農家樂,沒有先例可循,大家心裡沒底。
金邦乾、金春友這些年輕人是見過世面的,可如何動員村民參與,卻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隨著鄉村旅遊興起,楠溪江開始被越來越多的人所關注,嶺上村緊挨石桅巖景區,陸續有遊客上門求宿,吃農家菜,還要帶走農特產品,這個商機給金邦乾一個提示。2002年年初,金邦乾向親友、信用社借貸20餘萬元,分兩期對家裡的5間老屋進行裝修改建,「山裡人之居」也成為村裡「第一家」。
也是這一年,金春友辭去某飯店廚師長的崗位,回鄉辦起「嶺上白雲人家」農家樂。兩個年輕人的先行先試,就此拉開了嶺上村變革的帷幕。
當年,嶺上村召開「嶺上人家」開發大會,動員村民「清理露天坑,發展旅遊業」。37個露天坑,幾天時間填了27個。「年輕人要搞,不能拖後腿,搞好了我們跟著他們吃飯,搞不好就跟著他們要飯。」當時村支部書記麻伯崇一席話,讓他們吃下了「定心丸」。
2005年,金邦乾烤出第一隻全羊後,嶺上人家的烤全羊不脛而走。從這一年開始,「傳幫帶」的親戚帶親戚,朋友帶朋友,形成了村民單個幹、入股幹、抱團幹的經營模式。一時間,全村都是農家樂,家家都有羊老闆。
後來,金春友當選嶺上古村落開發小組組長,為延續以烤全羊增收的路子,他結合村莊實際,充分利用當地食材和資源,在楠溪傳統菜品製作工藝基礎上,推出了烤全羊、羊膏、羊湯等菜品。2017年,溫州市首屆廚師節「烤全羊」獲得「溫州十大金牌菜」,「嶺上羊湯」獲得「溫州十大名菜」。
金春友還將原始的碳烤設備,按照綠色環保的發展要求,研發出無煙自動烤羊爐、烤串機等設備,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還獲得專利認證。
共富路唱響喜羊羊
如今的嶺上人家,和十幾年前的「勉強維持經營」早已不可同日而語。不少農家樂每逢五一、十一等旅遊高峰期,一天營業額就能達到幾萬元。
發了「羊」財,但要發得持久,農家樂要「樂」的長遠,卻不容易。
嶺上村以及周邊鄉鎮,山羊的供應量遠遠不夠,現在村裡烤全羊的材料,相當一部分來自外省的陝西、江蘇、山東、安徽等地。這些材料經過冰凍後,遠不及現宰現烤來得鮮香,久而久之,影響聲譽。
本土的問題,則是規模化品牌化程度不高、運營模式以家族式為主、基礎配套承載力不夠、村莊風貌個性不強等,這些不足,形成了產業壯大的「一道坎」。
吃的嶺上、看的嶺上、玩的嶺上,觸摸的嶺上、打卡的嶺上、遐想的嶺上……所有這些意願,都給嶺上提出了近乎苛刻的要求。但面對村莊需要創新升級,農家樂需要持續發展的現實,村民都知道,那些具象和抽象的概念,都是嶺上繞不開的命題。
近年來,嶺上進行了多番改造提升,羊棚搬離、油煙淨化、電線入地、外立面改造,打造「陽光廚房」,推行垃圾分類,同時創新推出「物業進村」新模式。還計劃外圍修建1000個車位的大型停車場。
「引入物業讓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我們能有更多精力放在菜品研究和服務提升上。」金邦乾是嶺上人家管理小組組長,他希望嶺上的將來不只是一個自然村,更有可能成為一個敞開大門的「農村社區」。
如今的嶺上正在不斷植入文化元素,村莊完成了夜景靚麗工程,村民自發籌資修建石矴步,建設環山遊步道,老祠堂被重新修繕為遊客接待中心。村裡邀請專業團隊,對嶺上人家景觀進行整體規劃,對LOGO進行設計安裝,融入卡通羊等元素,打造與嶺上人家風格相符的美麗庭院。
值得一提的是,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也回到村裡,90後的金毅作為「店二代」,他有自己的想法:「農家樂要『樂』得長遠,就不能安於現狀,困守於一隻羊,而是要有更多嘗試、更多創新。」
幾十年的苦心經營,嶺上人家終於「修成正果」。也許它真正的意義,是積累了一種可以複製的經驗,為每一個個體,為每一個山村,創造致富的平臺,擁有富裕的路徑。
本文來自【溫州新聞網】,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臺提供信息發布傳播服務。
ID:jrt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