佔筮和佔卜的區別(佔卜筮三者區別)
2023-10-14 03:41:24 1
周易中的佔卜術有科學根據嗎
撇開「周易」的哲學原理和思想,專門講佔卜的科學性,就很難一言概括。孔子說:「智謀遠者,卜筮之繁」。「遠」指與智謀的距離。此話的意思是:缺乏智謀者,佔卜頻繁。說明佔筮是文化水平較低或者對事態的發展控制不住時,才採取的一種行動。
卜卦和祈求菩薩都屬一個類型,為了擺脫對未來結果的困擾,減輕精神壓力和負擔,使睡覺安穩,而進行的一種自我解脫。對事物的未來發展毫無作用,完全是一種權宜之計,消極態度。
至於它的科學性,需要從兩個方面衡量:
1)佔卜預測術的原理和依據:
從64卦的產生看,倒是符合初級科學。任何科學,在初始階段,因對事物內在的變化規律無法了解,只好從統計它們的外在產生、演化和發展的規律入手,建立起粗淺的概念、定律和理論。海外稱之為「現象論」。我國的學者們,歷來喜歡故弄弦虛,非要把它譯成「維象論,或者表象論」,立馬令人不好接受,進而肅然起敬。實際上就是根據事物的表面變化來進行的初級研究,國外學者不取深奧的名字,說明他們比國人學者樸實無華。
易經統計了大量人事、社會、生產的資料和自然現象的規律,觀察它們的變化和發展,成功與失敗的結果,再與五行、八卦、日幹和時幹聯繫在一起,歸納出64卦,對未來的事物進行預測。前一部分的觀察和統計是科學的,當與五行、八卦、日幹和時幹聯繫在一起時,存在主觀性,沒有科學依據。之所以佔卜術的成功率只在七成左右,主要是這種連接的準確性和科學性存在問題所造成。為了提高卜卦的成功率,只好依靠佔卜者的經驗和隨機應變。
2)佔卜的方法:易經所採取的佔筮方法存在嚴重的隨意性,即民間常說的碰運氣,更沒有科學可言。
為了彌補因佔卜手段的隨意性,只好由佔卜人採取其它措施。在解析卜筮詞時,搞鬼。解放後,看相術士曾經揭露過他們採取的手段。諸如說模稜兩可的話,例如:
「父在子先亡」。這句話有兩種理解:1)父親健在,兒子死了;2)兒子健在,父親在兒子之前死了。通過這種可以雙重理解的話,來套出請看相者的實現情況;並被認為看的太準啦:「他的父親早就死羅!」
總之,易經佔卜術雖然有一些科學根據,但許多是騙人的,所以,是科學和騙人參半。佔卜人的水平越低,騙人的東西越多,可靠性也越差。
易經裡寫的啥呀?
易經是中國最古老的一部佔術原著,也是中國傳統思想中自然哲學與倫理實踐的根源。
易經這部書,古時稱為周易或易。「易」字是由晰蜴的象形字所演變而成(含有變化之意);而周易所代表的意義則有兩種,一為說明「浩瀚宇宙中所產生的變化」,一為「在周朝所滸的易佔之書」,另外易經一詞乃是在宋朝以後才出現的。
在易經這部書中,系將萬物分為六十四種不同的形態,而後以佔卜者所在的位置為中心,來指示方位,進而促使人們努力開拓自己的命運,其中包括說明六十四卦的經,及解釋內容的十翼(對易所做補充說明的十篇文章),而十翼最重要的部分則在以解釋易經
哲理的繫辭傳。
易經的基本哲理乃為陰陽。陰代表女性,柔順而消極;了則代表男性,剛強而積極。陰陽交錯組合乃成為乾、兌、離、震、巽、坎、艮、坤等八種,這就稱為八卦。把這八卦兩兩相配,就會得到八的自乘,等於六十四卦。
易經的雛型被推定在西周末期至春秋初期(公元前八世紀)完成的。
殷代盛行用火灼龜甲或獸骨,再觀其裂痕來佔卦,謂之龜卜。到了周代,又盛行以蓍草佔吉兇,謂之佔筮。佔卜的結果,由朝廷細心保管。其後,再由累積下來的筮辭中,挑選出適當而符合各卦各爻的,加經編纂,就成為易經的雛型了。 易經的雛型完成之後,佔筮就不再為朝廷所獨佔,而普及各地的諸侯與士大夫階級。以後,佔筮的儀式就盛行於各種場合。 佔筮普及以後,極需要一本專解釋的書。由於易經中的用辭艱深難解,必須有統一的解釋,意義才不致發生差異。因此,從戰國末期到前漢初期,十翼(彖傳上下、象傳上下、繫辭傳上下、文言傳、說卦傳、序卦傳、雜卦傳)漸被作成,而完成了易經哲學。 後來,儒學被尊為國家的正統學術,易經遂被尊為儒教之經典,而高居於六經(易、詩、書、禮、東、春秋)的首位,成為中國傳統學術根源。然後,由於宋代新儒學的興起,易經更被視為形上學的主流,極受重視。
但是,根據傳說,八卦是伏羲氏所作,六十四卦為神農氏所作,卦爻辭是文王與周公所作,十翼則是孔子所作.
佔卜術的種類有多少?
「佔卜術」是古代用以預測未來,或者對未知事件進行預測的一種法術,與星相術等有相似之處。古往今來,很多人傳習此術,歷經多年的繁衍,形成了許多種類以及派別,而且不同時期其分類也不盡相同。1.唐代,主要有陰陽、佔夢、相宅、九宮、祿命、葬術、相術等;若加上被列入官佔的佔候、龜卜、易佔、五兆等,則唐五代的佔卜術大約就有了十二種左右。2.五代末期的後周時,這些佔卜術主要被分為五類。後周太祖廣順三年的詔書中,除天文佔和太一雷公式二類之外,其他的佔卜術被歸為三類,即時日、佔筮和五行,五類即指天文、太一雷公式、時日、佔筮和五行。大概在這時候,陰陽等選擇術都歸人了「時日」;龜、易、五兆等歸入「佔筮」,其他相宅相面、葬術、祿命之類就都歸人「五行」了。而且詔書還說:「其諸時日、五行、佔筮之書,不在禁限。」這與唐初唐太宗的詔書中禁止「雜佔卜」的意旨就大不一樣了。這種時代風氣的變化,同時也帶來了佔卜類型的變化。
周易佔筮與塔羅牌的異同
周易的佔卜跟多是在於大事及大的趨勢,而且對於所聞訊的事件給出的是結論 即吉 或兇 對這個研究不深 具體所需要的東西不太清楚 至於來源麼 是來自於中國道教 對於天地推演的一種模式 其宗旨是 大衍之數五十 去其一而為四十九 就是天地之間萬事萬物都不過大衍五十 因為有了五十中遁去之一 則產生了諸多變化 周易就是試圖測算和把握這個一的去向,從而知曉命運的走勢
塔羅源自古代埃及 也有一種說法是源自古羅馬 這個不可考 但是其發展壯大是在吉普賽人手中 作為佔卜道具 塔羅牌有著比較具體的優勢 是 塔羅牌給出的是過去 現在 將來的可能 三種 對過去和現在的闡釋 得出將來可能的走向 塔羅牌是指導 不是命運的最終解釋 這也是塔羅牌在佔卜中相對準確的原因 而且塔羅牌的佔卜大多依賴於佔卜者本身對牌和形式的理解 感悟 這也就是所謂佔卜師靈力強弱的分析
解析佔卜的含義是什麼?
佔卜,卜先於佔,是把龜甲或獸骨鑽孔,然後用火烤,依據所呈的裂紋形狀來推斷吉兇,也稱為龜卜。佔是用蓍草數目變化的程序得出卦象,推測兇吉,稱為筮或佔筮。殷墟出土的甲骨文記載了許多命辭、佔卜的日期和佔卜者的名字,還有兆辭、驗辭。在周朝,則出現了佔卜的典籍《周易》,並形成以八卦為中心的佔筮理論。
筮的意思
筮的意思:以八卦用類似數學的方式作佔算,見於《周易》:「易卦用蓍也」。
拼音:shì。
筮本是用草木類預測。後來指稱擴大了,廣義的筮即起卦手段,也包括非草木類型的起卦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