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字表示古代兇獸(禍從口出的來歷)
2023-10-13 23:33:54 9
今天接著解說《說文解字》中的漢字。
針對後臺的留言多說兩句:整部《說文解字》有9353個漢字,加上重文有1萬多漢字,解讀這些漢字是個非常枯燥的工作,而讀這樣的文章當然也枯燥無味,所以,我很理解有朋友在後臺留言說,還不如讓讀者去查字典更簡單,而其實在做這個工作時,我們翻查了大量的工具書,目的就是為了讓朋友們不去查更多的辭書,這樣做的目的在於給讀者以《說文解字》字序的文字解讀系列,更適合篆刻愛好者識字,用字,這樣的工作,現在也沒有現成的工具書可以一查到底,所以,我們相信我們做這樣的工作是有意義的。另外兩個說明:
1、之所以不把解說的每個漢字放在九宮格或者米字格裡面,是因為小篆字體的比例並不是正方形,而是更接近黃金分隔比的豎長形,如果把小篆放在米字格或者九宮格裡,反倒不利於初學者對於字形的掌握(進行小篆書法練習時,我們也不建議用正方形格子的紙張來練習。)因此我們並沒有把說解的漢字放在九宮格或米字格格子裡。
(三種書法常用格)
2、應朋友們的要求,在第二期後的文字解說時,我們給每個字都加上了注音,這些注音跟一些有些版本的注音會有不合,因為有些漢字會有多個讀音,我們也儘量註明多音的字義,希望對深究讀音的朋友有幫助。
總之我們相信,這應當是一個越來越有實用價值的系列解說。
轉回正文,今天要解說的6個漢字是:
(今天要解說的6個漢字)
1、祲。讀作jìn。《說文解字》裡釋作:「精氣感祥。」祲字有三個意義,第一個意義是指陰陽之氣相侵形成象徵不祥的妖氣,這是說文解字裡的本義;第二個意義是日旁的雲氣。第三個意義是「盛大」的意思。字形上,要理解這個字需要從「侵」開始,「侵」的字形在甲骨文裡是一個人手持掃帚在給一頭牛掃土,金文的字形左邊換成了一個人,侵的本義是打掃,因為打掃有漸進的意思,所以侵引申出「漸進」的含義,比如「侵晨」就是漸近早晨。緊接著,由打掃、漸進之義引申為「進攻,侵犯」之意。左邊一個「示」,代表神明或者神仙,右邊一個人手持掃帚的象形,即「侵」的義部,侵犯神明的事情當然是不祥的。出現這樣的侵犯神明的氣息,當然是妖氣。它的小篆字形與侵的關聯如圖所示:
(侵與祲的關聯)
2、禍。讀作huò。《說文解字》釋作:「害也,神不福也。」災難的意思,與福相對。從字形上來說,最早的禍字,甲骨文是嘴裡說兵戈的事情,兵戈當然是不祥的事情,所以是禍。後期多出來了左邊的示部,右邊演化成了咼,咼的意思,《說文解字》釋作「口戾不正也。」嘴裡說一些暴惡、罪過、不正確、不吉祥或者謠言一類的事,神仙是會帶來災禍的,這大概也是禍的最初意義,是謂「禍從口出」。字形演變如圖:
(禍的字形演變)
當然,禍後來還引申出來很多意義,比如:(1)災害、災難;(2)罪過;(3)降禍;(4)遭難;(5)毀滅;(6)跟「過」相通,譴責的意思。
3、祟。讀作suì。《說文解字》釋作「神禍也。」意思就是神仙降罪,引申為鬼神為禍。從字形上解釋有兩種說法,一種是神明出走了,鬼神出來作壞事;一種是這個壞的結果就是從神明那裡出來的。還有一個引申義是指行動不光明正大,如鬼鬼祟祟。「出」的字形就是一隻腳從一個類似洞穴或者土窯的地方走出來,表示「離開」,由於神仙(示)離開了而帶來的災禍,或者由鬼神直接發出的災禍就叫祟。「出」及「祟」的字形關聯如下:
(出及祟的字形關聯)
4、䄏。讀作yāo。《說文解字》釋作:「地反物為䄏也」,就是地上生出的不正經東西叫䄏。《左氏傳》裡說:「天反時為災,地反物為妖,民反德為亂,亂則妖災生。」甲骨文的「夭」就是一個兩臂彎曲、口眼歪斜、無精打採的人,是彎曲和變形的意思,䄏就是「妖」。是違反事物規律長出來的植物,因此是奇怪的,是妖。䄏後來省作祅,最後又作「妖」。它的小篆字體是:
(䄏的小篆)
因此,我們知道,原本的「妖」,並不跟女性有關,而是跟神明、跟植物有關,是「䄏」。
5、祘。讀作suàn。《說文解字》釋作:「明視以筭之。」上世紀70年代,我們小學學語文課時,算術的算,寫作「算」,後來簡化字方案出抬,發現算字改作了「祘」,覺得奇怪,現在我們再看,其實《說文解字》中本來就有「祘」字,他的意思也是「明視以筭之」。「筭」與「算」和「祘」是通用的字。只是意義上略有不同,筭是指一種算具,用來計算的用具,《漢書.律曆志》中載:「算法用竹,徑一分,長六寸,二百七十一枚而成六觚,為一握。」而「算」則是睜大眼睛看清楚雙手拿著的用竹子製作的算具(其實就是筭)的數量,而「祘」則表示計算是可以由神明來鑑證的,是公開的。通常情況下,需要計數是為了交易,而交易需要公開,需要雙方的護佑之神知道,因此,這裡是兩個表示雙方神明的「示」並列,叫「祘」,以示公開,示的本義也因為神明的本義引申出公開、開明的意思,如公示。「祘」的小篆如圖:
(祘的小篆)
6、禁。讀作jīn和jìn。兩個音多個語義。《說文解字》釋作:「吉兇之忌也」。劉向的《新序》中說:「苟山之見其榮者,君謹封而祭之。距封十裡而為一壇,是則使乘者下行,行者趨,若犯令者罪死不赦。」古代的君王,如果見到山林樹木榮美,就會認為林中有神,於是將那個地方劃為聖地並在十裡處設下祭壇,嚴禁百姓進入。就連經過者也行規避,乘車者下車,繞道而行。如果違令就處死不赦。禁由此引申為「阻止,限制」,相關的詞彙如禁止,禁忌,禁區等,《說文解字》認為「吉兇之忌也」是禁忌的意思,這是禁的本義,它還有很多引申義,當讀作jìn時,有(1)禁止、制止;(2)約束,使謹慎;(3)禁令,法令;(4)古代帝五居住之地,比如宮禁,紫禁城,皇宮的軍隊也叫禁軍;(5)監獄,比如禁子,禁卒;(6)圈養禽獸的地方,如獸禁。(7)儲藏的意思;(8)秘密,比如密方也叫禁方。(9)指巫術符咒之法,如禁術。(10)古代北方少數民族樂曲的名字。(11)祭祀用的禮器。(12)一個姓氏。讀作jīn時,則有兩個意思,一個是禁受,受是住的意思,如弱不禁風;另一個是通」紟「,就是腰帶的意思。字形上很容易理解,兩個木代表的林,示代表的神明,這個地方有神明,不允許進入的意思。禁的小篆字形是:
(禁的小篆)
讀懂越多的漢字,就越覺得中國漢字每一個都來得很有道理,古人造字的構思實在是精巧絕妙。我們有理由相信,中華民族文明之所以是世界上唯一不曾中斷過的文明,漢字有不可磨滅的功勞。
(【說文解字】之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