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蘇石斛花圖(石斛百科之流蘇石斛)
2023-10-16 16:45:09
產地環境:
流蘇石斛在海拔600-1700米
生於密林中樹幹上或山谷陰溼巖石上。產中國廣西南部至西北部(天峨、凌雲、田林、龍州、天等、隆林、東蘭、武鳴、靖西、南丹)雲南紅河,更多石斛資訊請關注@斛友之家
別名:馬鞭杆、旱馬棒。馬鞭石斛,莖直立,圓柱形,綠色,在陽光充足的地方帶紅紫色,具溝槽,高30~3000px,粗0.6~30px。葉薄蘋質,長橢圓形,長9~300px,寬2~112.5px,頂端急尖或漸尖。總狀花序生於無葉莖的先端。花金黃色,有香氣
形態特徵
流蘇石斛莖粗壯,斜立或下垂,質地硬,圓柱形或有時基部上方稍呈紡錘形,長50-100釐米,粗8-12 (-20) 毫米,不分枝,具多數節,幹後淡黃色或淡黃褐色,節間長3.5-4.8釐米,具多數縱槽。葉二列,革質,長圓形或長圓狀披針形,長8-15.5釐米,寬2-3.6釐米,先端急尖,有時稍2裂,基部具緊抱於莖的革質鞘。
生長習性
流蘇石斛是一種喜陰涼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喜在溫暖、潮溼、以年降雨量1000毫米以上、半陰半陽的環境,1月平均氣溫高於8℃的亞熱帶深山老林中生長為佳,適宜生長溫度為15到28度,適宜生長空氣溼度為60%以上,對土肥要求不甚嚴格,野生多在疏鬆且厚的樹皮或樹幹上生長,有的也生長於石縫中。屬氣生根系,主要要求根部通透性好,採用的基質最好能通風透氣濾水,在適宜的溫度溼度下,生長速度快,生存能力非常強。每年春末夏初,二年生莖上部節上抽出花序,開花後從莖基長出新芽發育成莖,秋冬季節進入休眠期。
種植方法:
通常選用四壁多孔的塑料或陶瓷花盆,用碳根、泥炭蘚、樹皮塊、木炭塊等作盆栽材料。根據蘭苗的大小,選擇不同規格的花盆,但不宜用大盆栽小苗口上述栽好材料在使用前必需在清水中浸泡1天以上備用。盆底要多墊大瓦片或碎磚塊,深度至盆底約1/3處,然後將蘭苗放於盆中央,並在一旁插鐵絲以固定蘭苗,再填入其他栽培磚粒或蘭花石
醫藥用途
莖(石斛):甘,微寒。益胃生津,滋陰清熱。用於陰傷津虧,口乾煩渴,食少乾嘔,病後虛熱,目暗不明。
馬鞭石斛的成分:
有效成分主要是多糖和生物鹼,其中多糖由於具有抗氧化、免疫增強和抗腫瘤作用
被2000年版和2005年版《中國藥典》收載。
初步研究表明,馬鞭石斛中含有豐富的多糖類成分
流蘇石斛也是名貴中藥材:
更多石斛資訊請關注@斛友之家 或者點擊⬇️⬇️連結了解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