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節跟中秋節同一天(中秋和國慶兩節同日)
2023-10-16 16:54:02 2
中秋節和教師節即將來臨,巧合的是,兩節同時出現在9月10日這一天。天文科普專家表示,這兩個節日出現在同一天,這種「巧合」本世紀僅有三次,實屬罕見。
中秋節與教師節上演「喜相逢」。
喜相逢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中秋佳節是中國的「傳統四大節日」之一,自古以來中秋節就是祈求團圓長久,賞月和闔家歡樂的節日。
中秋節,又稱月夕、秋節、仲秋節、八月節、八月會、追月節、玩月節、拜月節、女兒節或團圓節,是流行於中國眾多民族與漢字文化圈諸國的傳統文化節日,時在農曆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也有些地方將中秋節定在八月十六。受中華文化的影響,中秋節也是東亞和東南亞一些國家尤其是當地的華人華僑的傳統節日。自2008年起中秋節被列為國家法定節假日。2006年5月20日,國務院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教師節,是在1985年才開始設立的,日期固定在每年公曆的9月10日。2022年9月10日是我國第38個教師節。天文年曆顯示,本世紀100年中,中秋節和教師節在同一天的年份僅有三次,分別是2022年、2041年和2079年。
01 中秋節的來歷
中秋節來歷一:中秋節由古代祭月慢慢演變而來。古代曆法把每個季節分為三個月,分別是孟月、仲月、季月。農曆八月份正好是秋季的第二個月,所以被稱為「仲秋」,而農曆八月十五正好是秋季的一半,所以被稱為「中秋」。最初這一天被定為古代帝王祭月的節日,慢慢就演變成為中秋節。
中秋節來歷二:中秋節由嫦娥奔月的故事演變而來。這個故事最廣為流傳,后羿射掉了多餘的九個太陽,然後上天賞賜他一種成仙的藥,他捨不得離開自己的妻子嫦娥,就把藥交給嫦娥保管。在八月十五這天嫦娥吃了仙藥,然後奔月亮去了。后羿思念嫦娥,所以每年這一天,都會在園子裡擺上嫦娥最愛吃的東西,盼望她能回來團圓。之後,年年如此,代代相傳,就演變成了節日,由於這天時值中秋,所以稱為中秋節。
中秋節來歷三:中秋節由祭祀土地神演變而來。在農耕社會,農作物對於農民至關重要,所以人們經常祭祀土地。在秋季收穫時,農民會祭祀土地神,農曆八月十五正好是農作物收穫的時節,因此逐漸演變成中秋節。
02 中秋節的習俗
我國絕大部分的傳統節日,都離不開吃,吃儼然成為了中國裡的一種文化。
中秋佳節,自然少不了時節月餅。月餅,又被叫做月團、豐收餅、團圓餅等。月餅做成圓形,主要是寓意著團圓美好。
中秋節吃月餅,相傳起源於元朝。
月餅
在當時,中原地區的老百姓因為不堪忍受元朝統治階級的殘暴統治,於是出現了以朱元璋等為首的各地方起義隊伍,欲要推翻元朝的統治。然而,由於朝廷官兵把守嚴,想要傳遞起義信息,非常困難。於是,人們想到了一計,用麵團子做成餅,將「八月十五夜裡起義」的簡訊藏在餅子裡面,之後再將月餅發到各地起義軍中。
最後,起義成功了,朱元璋當了帝王,高興地讓手下傳下口諭,在中秋節這一天,讓全體的官員士兵與老百姓們同樂,並將在起義中起到了重要溝通作用的月餅,作為節令點心糕點,賜給了群臣百姓。
月餅
之後,中秋節吃月餅的習俗漸漸在民間傳開,流傳到至今。中秋節除了吃月餅,還有賞月、賞桂花、飲桂花酒、觀潮等民俗。
中秋節雖然是僅次於春節等重大節日的一個傳統節日,全國人民都過中秋節。但是由於十裡不同風,百裡不同俗,不同地區的中秋節習俗也可能有所差異。比如一些地區還有這些不常見的習俗吃法:
①吃南瓜
老話說「八月半吃南瓜」,在我國的江南地區,中秋節有吃南瓜的習俗。
關於這個習俗的由來,話說和一個貧苦人家的故事有關。
南瓜
相傳很久以前,南山腳下生活著一戶貧窮的人家,這戶人家有個女兒叫黃花。當時,連年災荒,老百姓缺衣少食,加上黃花的父母年老多病,身體虛弱,早已病得奄奄一息。八月十五的那天,黃花在南山的野草灌叢中,意外發現了幾個扁圓形的野瓜,黃花高興得將其採摘了回去,煮給父母吃。二老吃了之後,不僅填飽了肚子,食慾大增,身體也漸漸地恢復了健康。次年,黃花將瓜的種子種到了地裡,收穫了一大批的南瓜。
後來,八月十五吃南瓜漸漸地成為了習俗。
②吃鴨子
所謂十裡不同風,百裡不同俗。廣西人的七月十四、中元節有吃鴨子的習俗,而我國的一些地區,八月十五中秋節也有吃鴨子的習俗,比如南通人的中秋節,就有殺鴨子的習俗。
鴨子
相傳,這個吃法從元朝末年開始,一直沿襲到如今(和月餅背後小紙的故事有些相似),不過這個故事的背景有些殘暴。
話說元滅了宋之後,一路往南進攻,南通淪陷了。大家都知道,在歷史上,「元兵」被叫作胡人,北方又將他們稱為「韃虜」,南通人將他們叫做「韃子」,這些都是一種帶有侮辱性的稱謂。
「元兵」,草原遊牧民族出身,生性粗狂野蠻。
一路南攻,來到了通州城時,獸性大發,以勝利者的姿態將通州城裡的所有百姓都殺害了。以至於在之後的好長一段時間內,南通城都沒有什麼人。
明朝滅掉了元朝之後,南通城裡的人還是太少,朝廷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實行「調藩實城」,讓城裡的每戶人家都收容幾個蒙古人,以表示朝廷的寬大仁厚。
不過,南通城人沒有忘記被屠城血洗的歷史,還相約在中秋節夜磨刀殺「韃子」。蒙古人看看家家都在磨刀,詢問這是要做什麼?老百姓機智回答說「殺鴨子」,其實際意思是「殺韃子」。後來,漸漸地,中秋節吃鴨子成為了南通人的習俗。
03 雙節祝福
月餅圓圓,月亮皎皎,朗朗乾坤,思念普照。圓圓月餅,祝福為勺,圓你心願,圓你夢想。恭祝閣下:中秋快樂,合家團圓,健康常伴,幸福駕到!
祝大家中秋快樂!!!!
祝天下老師教師節快樂!!!老師辛苦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