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天官墳的傳說

2023-10-16 21:55:19 1

    一
    吉水縣的西部是浙省與皖省交界的地方,這是一片丘嶺地帶,橙黃色的土中含著細小的砂粒。這種泥土,粘性極強,每逢下雨天,行人走路時兩腳陷在泥中拔都拔不出來,就是拔出來了,腳上粘滿了沉重的泥,行路時非常費力。這樣的土壤,土質是非常貧脊的。歷史上,這一塊地界常住居民很少。但是在丘嶺的深處,卻是一片林木鬱蔥的小山。走在進山的山路上,山路兩邊的雜樹叢垂下的枝條如同天然的陽傘,在盛夏,驕陽都無力穿透這厚厚的天然涼蓬。再加上那陣陣的山風,雖是盛夏,行走在進山路上,身上不會出一點汗水。
    在那眾多的小山岙深處,其中有一處地方,人稱天官墳,村名也就叫天官墳村。
    天官墳村不大,只有三、四百人口,三、四百人口分散在寬二、三裡,縱深七、八裡的地方。山上多樹木,樹木品種雜亂,有松、杉、檀、青槓等,也間雜生長一些柏樹。每個村坊中都有四、五個人合抱的銀杏樹幾棵,民房的周邊被一小塊一小塊的小竹林包圍著,小竹大多是早竹和紅竹,這是村民為了餐桌上多一道菜而種的,也有少許的民房邊種著紫竹或湘妃等觀賞竹,偶而還可以看到一塊淡竹或黃枯竹林,這是村族中為了村民生活中的實際需要而種植的。村民的菜園籬笆上爬滿了金銀花、牽牛花滕蔓,每到金銀花採摘的季節,村民家的門前的曬場上曬滿了金銀花,這是用來泡茶的,金銀花清涼解毒。用來秋季人容易上火時降火,特別是感冒後喉嚨疼喝了最好。房屋前後還會種上幾株桃樹、李樹、青梅樹、櫻桃樹等等,這些都是當地村民屋前屋後習慣種的一些常見果樹。
    三、四百人中李姓為主,其它都是雜姓,不用說,李姓是當地常住戶。但是,這李姓的常住戶,在當地的行事卻是非常的低調。村中的大小事務,大都是那些雜姓人家在操縱,李姓人家很少插手村中事務。如果單純從經濟角度來說,村裡的李姓家庭一般都比較殷實,整個村坊的經濟大權應該是在李姓家族。李姓家族掌握著整個天官墳村的經濟命脈。這究竟是什麼原因呢?
    原來,這其中的原因和天官墳村村名都要追述到四百多年前的明朝。那時,這一塊土地不叫天官墳,由於眾多的村落都有那麼幾棵高聳的銀杏樹,所以這一帶就叫杏花村,另外,小塊的地域被稱作紫竹林、湘妃坊、等等,等等。現在的天官墳村名,它飽含著一個悽涼、美麗的傳說。
    有一年,村上的李吳氏寡婦上京趕考的兒子李祖相出門十幾年終於回來了。十幾年前,村民就從村民從報喜的信差那兒得知李祖相中了進士,但是後來就一直沒有他的音信。曾聽說李祖相在朝庭當了天官,但究竟是多少大的官、在從事什麼職務卻無人得知。時間長了,人們也開始對他淡忘了,甚至有人在罵他不孝,說要開除他的族藉。誰知,消失了多年的李祖相卻突然回來了。說他是衣錦還鄉,可是他坐的是一頂二人抬的普通小轎?更不見當地的父母官陪著他返鄉!如果真的是在朝庭當了大官,那他應該坐的是八抬大轎,縣父母官跟隨在後,更有幾十個看兵丁前呼後擁!


    李祖相坐在一頂二人抬的小轎裡,轎後跟著幾個隨從。晃晃悠悠的進了村,一走進村坊看到路邊站著觀望的老年村民,李祖相馬上抬起衣擺慌忙的下了轎,走到路傍站著的村民身前,作輯口稱伯伯或什麼的,稱世侄有禮了等等。這時,那些腿快的青年早已跑去李寡婦家去報信了。
    李寡婦年青時家境一般,丈夫是個教私塾的先生,日子說不上好,卻也不是很差,在本家裡也只是中等而已。李寡婦是杏花村十幾地的吳村人,吳村也是一個大族,族規重視詩書。李寡婦的娘家更是書香世家,她的父親就是看上了李寡婦丈夫的滿腹經綸而將女兒嫁了過去。雖知二人結婚幾年卻不曾有兒女,剛好在吳村有一大戶人家的小妾與長工私通懷了孕產下了一個兒子,長工情事敗露後逃跑了,小妾產下的兒子,大戶人家不承認,剛好李寡婦夫婦不能生育,由是抱了去當作自已生養一樣的養了起來。也許是李祖相的命苦,孩子抱養去沒有幾年,李先生生病了,並且一病不起,敝下了李寡婦孤兒寡母二人相依為命。本身家境一般,一直以來都是靠李先生的不厚的收入而勉強餬口。李先生一去世,這家境的窘境是可想而知的了,好在李姓族是個大族,而且族規對本族的的窮人是能照顧的儘量照顧,以至於母兒二人倒也勉強的生存下來了。李寡婦雖然沒有了丈夫,可是家族的書香傳家的薰陶已深入她的骨髓裡了,沒有了丈夫,她挑起了母親和丈夫的雙重職責,除了對幼小的兒子生活料理,而且還不忘教他詩書。等李祖相十一、二歲後,她知道自已已不能承擔對兒子的教育,於是將兒子送到十幾地的娘家的書塾裡,她知道小孩的知識是一刻都能不耽誤的。也正是李寡婦從小的嚴律,所以才有了後來的李祖相高中進士。可憐的李寡婦卻在兒子走後十幾年不聞音訊的苦思下,哭瞎了一隻眼睛,成了獨眼,牙齒只存下幾粒了,門牙是一粒也沒有了,頭上頭髮也掉得差不多了,成了半脫。這時聽到報信說兒子祖相回來了,雖說不是人家中舉後的鑼鼓震天,只是簡單的一頂小轎,光是兒子回來了的喜訊都已讓她高興不已。當李祖相到了家裡廳房時,李寡婦已激動得站不起來了。一隻有著光明的眼睛,微弱的看到堂屋下跪著的兒子大聲的叫「媽!」然後一叩到地,而後更是泣不成聲。跪拜畢,李祖相起身扶著母親在上首的大竹椅上坐下,自已另找了一把矮椅坐在母親的身傍,向母親匯報上京後這十幾年的情況。


    李祖相京城考試錄取後就被朝庭看中留用了,這不是因為他的考試成績特好,而是他那來自山區的木訥、謙讓給大家留下了不錯的印像。並且,被當朝宰相看中,做了宰相的女婿。按理說,在那個時代,結婚大事是一定要通過父母的。可是李祖相心中有愧,因為他怕通知了家裡,到時他的真正出身也會公開了,在那個時代,李祖相私生子的出身萬一公開的話,於他的士途是不利的,而且可能馬上就會被罷官。他想,家中母親那兒以後當面說明白原因,母親也一定會原諒他此舉的動機。可是朝庭這方面萬一曉得了自已的出身,自已當不成官倘在其次,辜負母親多年對自已的希望那才是大事,這才是真正的不孝!所以他向宰相說家中父親多年前去世了,母親是一婦道人家,守寡多年一直以來凡事不過問,而且年事已高,因此向家裡問詢實在是沒必要,此事自已完全可以作主。宰相聽了李祖相的說明很相信,再說那時的交通不方便,從京城到江南,再到山區,一個來回一不小心就要年把時間,因此宰相同意了李祖相的意見,不去江南證求李祖相母親的意見,馬上就在京城為李祖相和自已的女兒辦了婚事。
    李寡婦從心底裡不計較兒子沒有通過他就成親了這件事,在她的心底是兒子此次能在家陪她多久,「媽,兒這次回家不是省親的,兒此次替朝庭吏部出差到江南省查案,因為案情已了,時間尚有充餘,因此回家探望母親大人,在家住十幾天沒問題,但也不能太長,畢竟兒有事務纏身。」李寡婦聽了兒子的話很高興,說「夠了,有十多天夠了,我兒是有公務的人,能有十多天住在家裡陪娘,娘夠高興了。」李寡婦滿心的歡喜,兒子做了京城的大官,又能在家陪自已住十幾天,經過了這十幾年的思兒之苦,現在兒子就在眼前,還有比這高興的事麼?
    李寡婦的家是三間矮小的瓦房,中間堂屋向後開了一扇門,後面有一間更矮小的小屋,這是廚房間。正房二邊是臥房一邊是李寡婦自已在用,另一間則是李祖相的臥房兼書房。房屋年代已久,豎著的幾根柱子著下面的石墩支撐勉強的在支撐著屋頂,靠近石墩的地方,由於離地面較近,受潮太多,原先近半尺園徑大小的木料,外表剝落,也已腐料得只存中間二、三寸了,如果屋頂高的話,可能早就承受不了上面的重量了。

同类文章

奇人王剃頭

 清朝末年,安州最大的袍哥組織當屬博雲堂,博雲堂的龍頭老大是名震江湖的飛刀尚義。   尚義據說原本是個武師,因為善使飛刀,被當時的川戲紅衣班聘請去,專門在連臺大戲《目蓮救母》中表演飛叉和飛刀絕技。尚義身懷絕技,哪裡肯與戲子為伍,暗地裡發誓,不管採用什麼手段,一定要出人頭地。   有一年,尚

順天府尹豔畫風波

 明武宗朱厚照是個貪玩的皇上,太監劉瑾便投其所好,想盡了辦法找出新鮮好玩的來吸引他,贏得了朱厚照的寵愛。劉瑾便藉機把持朝政,網羅黨羽,權勢燻天。但他心裡最明白,他這權力卻也是危如累卵,要是有哪個正直的大臣奏上他一本,再趕上皇帝不高興了,他就得玩完。所以,他就費盡心力,剪除異己。   順天府

善對的先生娘子

  從前有個年輕的鄉下女子,人長得很漂亮,又讀了很多書,能吟詩作對。    後來她嫁個丈夫姓馮,是個教書多年的先生。人們便稱她為先生娘子。馮先生秉性憨厚,為人正直,卻有點迂腐。他在刁姓蒙館教書,當地經常有些一知半解卻自以為很有才學的讀書人或落第秀才,來蒙館出難題考他,有時就是有意戲弄他,他

雪域奇緣

 傳說飛將軍李廣在守衛邊疆的軍旅生涯中,曾有過一段奇緣——   那天,李廣和手下騎馬狩獵,忽然看見一隻白狐狸在遼闊的雪域上奔跑,這隻狐狸太可愛了,渾身上下雪白雪白的,不見一根雜毛。李廣當即下令不準放箭……可就在眾人散開隊形,正準備圍過去的時候,突然有兩隻蒼鷹從空中俯衝下來,用鋼鉤似的利爪,

一幅壯錦

1.從前,在一座大山山腳下的茅屋裡,住著一位壯族老媽媽,她和自己的三個兒子一起生活。老媽媽的壯錦織得可好了,一家人全靠她織壯錦賣錢過活。   2.這一天,老媽媽在圩上賣完了壯錦,看到了一幅非常好看的畫。畫上面房屋高大、牛羊成群,還有花園、果園、池塘……老媽媽拿著畫愛不釋手,當即就買下了它。

狗吃屎的傳說

黃狗是書香子弟黃太直的書童,事事都替太直張羅,與太直感情深厚。太直得道成仙后,改號為太直真人,於天南山紫霞洞修煉,黃狗則隨主到紫霞洞陪侍左右。一日,真人在黃狗陪同下巡遊山中,見一男子對一女孩施暴,便喝住男子,男子大怒:「何方野人,敢管大仙閒事?」黃狗說:「光天化日之下,強暴民女,該當何罪?

奇緣

劉旺是山東人,從小隨父親學打鐵,十六歲開始接手父親的生意。看到兒子已經長大,劉老鐵匠對劉旺說,出去闖闖吧。聽了父親的話,劉旺就帶上打鐵的傢伙和幾個夥計到河北來了。當時河北北部還算太平,飽嘗戰爭之苦的人們需要休養生息,雖然大宋國已經將很多土地劃給了遼國。   劉旺在遼國打了三年的鐵,有一天,

胤嗣泉與張仙射天狗的傳說

濟南環城公園黑虎泉西側,有眼很不惹人注目的小泉子,叫胤嗣泉。清乾隆間管世銘的《城南諸泉記》中曾介紹道:「越南門橋而東,泉從石罅側出,碣曰『胤嗣泉』,然甚微。」   該泉為何稱為「胤嗣」?原來,建國前在該泉的上面曾有一小廟,廟中供奉的乃是身穿藍袍、五綹長鬚、挾弓持箭給人送子的張仙。該泉在張仙

話說端午「艾」和「粽」

 說的是很久以前,在下邳的西北方有座大山,山南有個依山傍水的村子,村子裡有三四十戶人家。   這天天剛蒙蒙亮,從村子裡走出個二十多歲、手裡提著個竹籃的姑娘。姑娘來到山下四處張望,看到懸崖峭壁上的青稞蒿子,急忙往山上爬。一連幾天,姑娘把這座大山找了個遍,也沒找到她想要的東西。到了第六天,姑娘

端午看望新嫁女

 在浙江富陽的石梯村,有個姑娘叫陳蘭花,不但長得像仙女一樣漂亮,還勤勞善良,鄉親們沒有一個不誇她的。   這年冬天,陳蘭花到山上砍柴。天寒地凍,山坡很滑,她一不小心跌倒了,滾下山去。再往下就是懸崖絕壁,跌落下去還不粉身碎骨。知道自己沒有救了,她絕望地閉上了眼睛。就在這緊要關頭,突然跑過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