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入京詩明代于謙(于謙入京詩賞析)

2023-10-13 09:35:50

清風兩袖朝天去,免得閭閻話短長。

【譯文】 兩袖清風去朝見皇帝,免得被左鄰右裡說長道短。

【出典】 明朝 于謙 《入京詩》

註:

1、 《入京詩》 于謙

絹帕蘑菇與線香,本資民用反為殃;

清風兩袖朝天去,免得閭閻話短長。

2、注釋:

線香: 用香末製成, 細長如線, 或可供藥用。

兩袖:古時,人們把隨身的錢物放在袖中。

閭閻(lǘ yán),出自於唐王勃《滕王閣序》,泛指平民老百姓。原指古代裡巷內外的門。1.閭泛指門戶;人家。中國古代以二十五家為閭。 2.閻指裡巷的門。1.裡巷內外的門;裡巷。

3、譯文:

絹帕、蘑菇、線香這些東西本是供人民享用的,可是因為貪官汙吏的搜刮,它們反而給人民帶來了災難。所以我什麼也不帶,只帶兩袖清風去朝見天子,免除百姓的不滿。

4、于謙(1398年5月13日-1457年2月16日),字廷益,號節庵,漢族,明朝浙江杭州府錢塘縣(今浙江省杭州市)人,祖籍河南考城(今河南商丘市民權縣程莊鄉於莊村),明代政治家、軍事家。

永樂十九年(1421年),于謙登辛丑科進士,宣德初授御史,曾隨宣宗鎮壓漢王朱高煦之叛。平叛後,身為御史的于謙因數落朱高煦有功,被宣宗升任巡按江西,頌聲滿道。宣德五年(1430年),以兵部右侍郎巡撫河南、山西。

正統十一年(1446年),進京覲見因不向王振獻媚送禮,引起王振不滿遭其暗的指使其黨羽李錫給他加上對明英宗不滿的罪名下獄論死。後因兩省百姓官吏乃至藩王力請復任。正統十四年土木堡之變,明英宗被瓦剌俘獲,他力排南遷之議,堅請固守,進兵部尚書。代宗立,整飭兵備,部署要害,親自督戰,率師二十二萬,列陣北京九門外,破瓦剌之軍。加少保,總督軍務。也先挾英宗逼和,他以社稷為重,君為輕,不許。也先(額森)以無隙可乘,被迫釋放英宗。英宗既歸,仍以和議難恃,擇京軍精銳分十團營操練,又遣兵出關屯守,邊境以安。其時朝野多事,乃獨運徵調,悉合機宜,號令明審,片紙行萬裡外無不惕息。他憂國忘身,口不言功,自奉儉約,所居僅蔽風雨,但性固剛直,頗遭眾忌。

天順元年(1457年)英宗復闢,石亨等誣其謀立襄王之子,被殺。成化初,復官賜祭,弘治二年(1489年),諡肅愍。萬曆中,改諡忠肅。有《于忠肅集》。于謙與嶽飛、張煌言並稱「西湖三傑」。

5、絹帕、蘑菇、線香都是他任職之地的特產。于謙在詩中說,這類東西,本是供人民享用的。只因官吏徵調搜刮,反而成了百姓的禍殃了。他在詩中表明自己的態度:我進京什麼也不帶,只有兩袖清風朝見天了。詩中的閭閻是裡弄、胡同的意思,引申為民間、老百姓。

6、明英宗時,貪鄙成風,地方官進京,不帶重金厚禮是辦不成事的。時任地方巡撫的于謙,卻每次進京都是兩手空空,連絹帕麻菇之類的土特產也不帶上一點,並口佔《入京》一詩:「絹帕麻菇與線香,本資民用反為殃。清風兩袖朝天去,免得閭閻話短長」。閭閻,指普通百姓,意思是說,我于謙當官廉潔自守、兩袖清風,絕不能讓百姓說長道短。

清官兩袖清風,「免得閭閻話短長」。古往今來,剛正不阿、清正廉潔的官員,大概都有這樣的特點,拿百姓為重,不讓百姓對自己指指點點說長道短。包拯,包青天,可以看作是古代清官的代表。他出任端州知州,上任伊始,寫了一首題壁詩《書端州郡齋壁》,開頭的一句便是「清心為治本」,意思是說,清心寡欲、沒有私念,是治國的根本。他這樣說,也這樣做。端州盛產端硯,唐時即負盛名,宋代列為貢品。這裡的官員便借徵收貢硯之機貪汙勒索,所徵數額是規定數量的幾十倍,鬧得民不聊生,怨聲載道。包拯上任後,決心革除這一陋習,遂命硯工按實際進貢數目製作,不另攤派,百姓自然拍手稱快。包拯作為進士出身,又是喜愛賦詩撰文的官員,自然也很喜歡這名貴的端硯,但為了不讓一些官員乘機謀取端硯,不讓別人誤會,不讓百姓指指點點說長道短,他在這裡任知州三年,沒為自己謀取一方端硯。在他將要離任之時,百姓敬重他為官廉潔,特意製作了一方上好的端硯,贈他留作紀念,也被他婉言謝絕了。

包拯出任端州,這裡盛產端硯,他也喜歡端硯,但只因自己是這裡的地方官,卻不為一方端硯動心,「免得閭閻話短長」。這樣嚴於自律的精神,是難能可貴的。今天的清官,也都發揚光大了這樣的官德。

「絹帕麻菇與線香」,這些土特產,產在于謙管轄的地方。過去,別的官員拿它當禮品送給皇親國戚;今天,于謙卻不動分毫;端硯產在包拯管轄的地方,可包拯不謀取一方:谷文昌當林業局長,家裡就不去買木製家具。為什麼?嚴於自律,「免得閭閻話短長」。

或許有人會說:這樣地當官,是不是太苦了自己?自己不貪不佔,也就是了,何苦又這般地避嫌、這般地害怕百姓說長道短、這般地苦自己呢?其實,于謙、包拯這樣做,不僅體現了崇高的人品與官德,而且也展現出他們做官、做人的智慧。當官,給百姓辦事,首先自己得有個可親、可敬、可信的形象,這形象靠什麼來取得?第一位的,當然是清正廉潔,勤政為民,但是,日常生活中,不給人家留下猜疑、誤會、腹議與說長道短的事兒,恐怕也是不可或缺的。

「免得閭閻話短長」,有這般自律、這般修養的官,百姓才能信他、愛他、敬他。

7、 古往今來,凡為官清廉、不貪錢財者,不徇私枉法者,人們以「一身正氣、兩袖清風」來讚譽之。「一身正氣」,指一個人在做事做人上,為人正直、真誠、無私、公平、廉潔、剛正不阿,光明磊落。「兩袖清風」,是說兩袖中除清風之外,別無所有,比喻做官廉潔清明。

我們從古裝戲中人們可以看到,古人服裝的大袖子不僅可以遮面擦淚,而且像「萬寶囊」一樣,是可以裝很多東西的,如手帕、錢兩、銀票、書信等等。有個有趣的故事頗能說明這個問題。從前,有一個新上任的縣官,當著眾人的面在縣衙大堂上鄭重其事的宣布:「我當縣官已經不是第一次了,你們可以打聽,誰不知道我是天字第一號清官?老天在上,今後我要是再接受賄賂,就讓我的手爛掉;左手接受賄賂就讓左手爛掉,右手接受賄賂就讓右手爛掉。」 過了沒幾天,一個部下來求他辦事,按照老規矩,同時給他送來100兩銀子(銀票),看著這些白花花的銀子,縣官的心裡癢得難受,嘴上卻說:「我剛上任時對天發過誓,哪只手拿你這銀子,哪只手就爛掉的。」這時,縣官老爺的另一個部下,跟隨這位縣官多年,早就明白縣官的心事。他苦笑著說:」老爺,你讓他把銀子放在你袖子裡,要爛就爛掉一隻袖子有什麼關係呢!」縣官一聽,說太好了,便笑咪咪的把袖子伸了過去。古人袖子的妙用和貪官的醜惡嘴臉由此可見一斑。

明朝傑出政治家、軍事家于謙,有篇千古名作《石灰吟》:「千錘萬鑿出深山, 烈火焚燒若等閒。 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人們耳熟能詳。其中「要留清白在人間」成了千古名句。自宣德初至於正統末,于謙由監察御史升任兵部尚書,其政績卓著,為官廉潔,從不奉承權貴。宦官王振以權謀私,每逢朝會,各地官僚為了討好他,多獻以珠寶白銀,巡撫于謙每次進京奏事,總是不帶任何禮品。他的同僚勸他說: 「你雖然不獻金寶、攀求權貴,也應該帶一些地方上的土特產如線香、蘑菇、手帕等物,送點人情呀!」于謙笑著舉起兩袖風趣地說:「我帶有兩袖清風!」並作《入京詩》:「手帕蘑菇與線香,本資民用反為殃。清風兩袖朝天去,免得閭閻話短長!」這首詩表明于謙的確清廉耿直,充滿了浩然正氣。

從此,「兩袖清風」這一成語便流傳下來,成了廉潔從政的代名詞,並且「兩袖清風」的境界,也成了許多正直廉明的官吏仿效和追求的目標。明朝另一位清官況鍾(1383~1443年),在出任蘇州知府任滿赴京考績時,為拒收群眾送的禮物,也曾作了一首類似的詩:「清風兩袖朝天去,不帶江南一寸綿。慚愧士民相餞送,馬前灑酒注如泉。」歷史上這些關於廉潔從政方面的正反典型故事,可以使我們從中看到,兩袖清風、廉潔從政,人們會千古傳頌,而貪墨成風、徇私枉法會受到萬世唾罵。

8、于謙是明永樂十九年的一名官員,歷任監察御史、兵部右侍郎,直到兵部尚書等職。他在任上始終忠於職守,清正廉潔。那時候,官場上送禮賄賂之風盛行,給朝廷進貢的貢品,更是奇珍異寶,價值連城。這些官員為何這樣做?無非是想博得上司以至皇上的歡心,保住烏紗帽,進而求得晉升。

但于謙不屑於此道。他在《入京》的詩中寫道:「絹帕麻菇與線香,本資民用反為殃。清風兩袖朝天去,免得閭閻話短長」。這詩的意思是:絹帕、麻菇、線香等稀缺土特產,本是為民所用的,卻被一些地方官員搜刮而去,奉送京城的大官和皇上,弄得民間怨聲載道。鑑於此,他于謙決心兩手空空進京城,「免得閭閻話短長」。「閭」在明朝時以25戶為一「閭」,是最基層的民眾聚居點。這句詩用現代語言來說,就是為了避免民眾對此有意見,於是他「兩袖清風」進京城。由此可見,于謙是何等關懷民生,注意傾聽民間的呼聲,把民眾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這首詩裡還有另一層意思。他于謙不貪財,不謀私利,兩袖清風,一身正氣,沒有什麼小辮子抓在別人手裡,如此堂堂正正地進京公幹,何必低聲下氣地向朝廷和上級權貴去賄賂?

一個真正的廉吏,必是一個高尚的人。于謙在他的另一首名為《詠煤炭》的詩裡,更進一步坦露了他的內心世界:「鑿開混沌得烏金,藏蓄陽和意最深。爝火燃回春浩浩,洪爐照破夜沉沉。鼐彝原來生成力,鐵石猶存死後心。但願蒼生俱飽暖,不辭辛苦出山林。」這首詩的主題在最後兩句。于謙為了求得「蒼生俱飽暖」,寧願把自己化為一塊煤炭,照亮沉沉黑夜,衝出豺狼當道的黑暗社會,給人民帶來光和熱。在一個封建專制社會裡,一個官員能有如此關懷國計民生的博大胸懷,這是難能可貴的。

兩首詩,活脫脫地道出了一個廉吏的精神世界。

一個官員,不論職位高低,都應當廉潔奉公,把關懷民生放在第一位。人民的利益是最大的利益,民間的呼聲是最重要的信息。如今有些官員喜做表面文章,對外大講反腐倡廉的大道理,但遇到實際問題便退避三舍,毫無作為。有少數人甚至本身也不乾淨。反腐敗是當前民間輿論最關切的話題之一,也是關係國家命運和人民根本利益的大事,此中道理不必多說。凡事貴在實踐,辦一件實事勝過一萬句空話。

古人說過: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我們的各級官員,不妨以于謙為鏡,來照一照自己。來源:人民日報

9、德,高尚的道德是做人之根本。高尚的道德決定著一個人的品質,決定著一個人的行為,決定著你將來的命運。有一位老前輩曾經說過這樣的話:「一切全在你自己,你是什麼思想,你就有什麼言行,你就有什麼境界,你就有什麼下場,沒有人來管你,都是自主的,幸福的人生是自己創造的,不是他人能賜予的,痛苦的人生也是自己創造的,不是他人能強加的。」

高尚的道德品質對於一個人來說是何等的重要啊!所謂「積善成德」就是我們選擇適當的行為舉止,養成習慣,專心一致不斷積累起來,增長才幹,形成自己的品行。人的品德不是天生的,是通過後天的學習,向書本學,向社會學,向實踐學,向品行高尚的人學。正是因為是選擇了正確的行為,培養成了良好的風俗、習慣,日積月累,積善成德。

從《詩經》提出的「夙夜在公」,《尚書·周官》提出的「以公滅私民其允懷」,直至王羲之的「以身任天下」,孫中山的「天下為公」、「替眾人服務」,都奔湧著一種為全局而獻身的精神。這些都是好的德行,是向善的德行,是值得我們大家為之效仿,為之努力,為之奮鬥的目標。

明朝著名的民族英雄和詩人于謙,生活的那個時代,朝政腐敗,貪汙成風,賄賂公行。他寫了首《入京》詩,嘲諷了進貢的歪風:「絹帕蘑菇與線香,本資民用反為殃;清風兩袖朝天去,免得閭閻話短長。」表現了于謙為官清廉、不願同流合汙的錚錚風骨。他的《石灰吟》中的「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也表現了他一生清清白白做人,坦坦蕩蕩做事的決心。是為我們所提倡的高尚的道德品格。

革命先驅孫中山先生「留給我們許多有益的東西」。他提出了「天下為公」、「替眾人服務」、「愛國心重,其國必強」和「人類以互助為原則」等進步道德觀,以及恢復和改造民族「固有道德」,改良國民人格來救國的道德教育思想,是一份值得我們認真總結、繼承的、珍貴的道德文化遺產。試想:如果在幸福觀上,一個人能把謀他人的幸福、謀大家的幸福放在某個人的幸福之上,那他的道德是何等的高尚啊?他就是一個真正有道德的人!他的為國家、為民族利益奮鬥的崇高思想,重鑄人民大眾的道德品格,對於中華民族優秀道德精神的發揚和民族振興,有著重要的歷史進步作用。他「以天下為己任」,以為人民大眾謀幸福作為自己最崇高的人生目標,已然為全世界人民所敬仰!

小善小德,大善大德;以為人民謀利益,為大家謀幸福;以愛國愛民、無私奉獻、捨身取義的「君子」作為一切有道德進取心的人們的理想道德人格,以國家、民族和人民的正義事業作為個人行為的最高標準。在滾滾的歷史長河中,他們的道德品質如熠熠閃光的珍珠,永遠閃爍著耀眼的光芒。

好的道德品質是我們所倡導和推崇的。道德興則國興、家興、業興;道德不振,於國於家,於人於己都意味著是一種災難。

英國的斯威夫特在《格列佛遊記》中說:如果一個人缺德無行,即使他具有卓越的才能也無濟於事,任何事物也不能委託這種危險分子去辦。如果一個人品行端正,只是因為無知才犯錯誤,他對公共利益不會發生什麼嚴重影響,絕不會像那些品質惡劣、貪汙腐化的人一樣會給社會帶來致命的損失,正因為他們手段高明,他們才能加倍的營私舞弊,而同時又能巧妙地掩飾他們的腐敗行徑,這種人危害社會之烈,遠遠超過由於無知而犯錯誤的人。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多做善事,多行善舉,從小事和細微之處嚴格要求和約束自己,保持思想上清醒、政治上純潔,把主要精力放在農發行的發展上,努力創造優良的經營業績,真正做到立身不忘做人之根本、用權不謀一己之私。以此為戒,做到警鐘常鳴。

在當今物慾橫流的時代,我們一定要在思想深處築起一道堅固的道德防線,耐得住清貧,抗得住誘惑。一定要始終銘記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任何時候都不能踩踏紅線。莫伸手,伸手必被捉!任何情況下,都不能心存僥倖心理,真正使自己手中的權利成為造福於人民的工具。謹記「千裡之堤毀於蟻穴」,不要「一失足成千古恨」。

歷史和現實告訴我們:德乃做人之根本,它於國於家於民都是不可或缺的,它不但影響著自己,影響著他人,還影響著一個國家的興衰和成敗。我們一定要加強自己的品格修養,潔身自好。

10、于謙(1398-1457)明代政治家、詩文家。字延益,號節庵。錢塘(浙江杭州)人。著有《於忠肅公集》。綜觀其生平雖未嘗以吟詠為事,但其詩直抒胸臆,質樸剛健,非文士所能為。近讀于謙的詩,對其中的幾首感受頗深。其中一首《入京》詩:「手帕蘑菇及線香,本資民用反為殃。清風兩袖朝天去,免得閭閻話短長。」從詩的題目到詩的內容,讀者能清晰的看出是于謙有感於進京入朝辦事而作。

眾所周知,在中國歷代的官場中,凡是外省官員進京辦事,總得要賄賂朝中的權貴,否則會寸步難行。明朝此風更盛。可是時任山西、河南巡撫的于謙,卻偏偏在入京辦事時,什麼晉見禮都不帶。有些好心的朋友勸他說,你不帶金銀財寶,也該帶些地方土特產,做見面之禮啊。而于謙卻不以為然,甩甩袖子笑著說:「帶著清風!」並作詩一首《入京》,以明其志。兩袖清風的成語也由此而來。

「大樹底下好乘涼」,「朝中有人好做官」的哲學。在中國的各朝各代長盛不衰。在明代的官場中,很多官吏為了保住自己的烏紗,謀求加官晉爵、飛黃騰達,都要在朝廷權貴中找一個靠山。所以才在朝廷上下,拉關係,通關節,送厚禮之風愈演愈烈。像掌司禮監的大太監王振,可以專橫跋扈,語出如聖旨。一般官員想見他,沒有白銀百兩那是不可能的。若想得到他的青睞,請一頓酒飯,就要花上千兩銀子。還有些骨頭軟的利祿之徒,竟然對王振望風跪拜,甘稱「兒臣」,肉麻地尊稱他為「翁父」。就是面對這樣汙濁的空氣,于謙竟不畏權貴,視名節重於泰山,看利祿輕於鴻毛。其官德、人品也就不言而喻了。他「清風兩袖朝天去」的精神既是對那些勢利小人辛辣的諷刺和嚴峻的挑戰,又是他出汙泥而不染、不肯摧眉折腰的堅貞自白。再看「免得閭閻話短長」一句,也表明了他自律、自重的品質。歷代歷朝的官吏中,孰清孰貪,「閭閻」的眼裡看得最清楚,他們總是要街談巷議,話短論長。俗語說:「雪地裡埋不住死孩子」,防民之口難啊。于謙為官嚴於律己,怕「閭閻」話短長,再和那些對「閭閻」的議論充而不聞的人相比不就一清二白了嗎?

于謙對上司「清風兩袖」對他的下級和百姓又怎樣呢?于謙在一首題為《荒村》的詩中寫道:「村落甚荒涼,年年苦旱蝗。老翁傭納債,稚子賣輸糧。壁破風生屋,梁頹月墮床。那知牧民者,不肯報災傷。」從詩中可知,于謙心存百姓,不舍兒女情長。于謙在任河南、山西巡撫時,輕裝騎馬走遍了所管轄的地區,訪問父老婦孺,考察當時各項應該興辦或者革新的事,立即上書朝廷,並儘自己的最大努力真心為老百姓辦事。可以想見,就算現在,要走遍河南、山東兩省界內,尚非易事,在當時,于謙僅憑一匹瘦馬和一顆愛民之心,為求蒼生俱飽暖,竟然萬水千山踏遍,不知今天的官員對于謙的所作所為有何感悟?

廉潔奉公的官,受百姓敬重;潔身自好的人,受百姓愛戴。于謙就是這樣一個兩袖清風、清正廉潔的光輝榜樣,他的另一首千古名詩《石灰吟》「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閒。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表達了他為國盡忠,不怕犧牲的意願和堅守高潔情操的決心。既是他一生廉潔清白的寫照,又是他激勵後人的醒人警句。清清白白地做人,清清白白地幹事,清清白白地生活。清白便是最輝煌的人生、最美好的人生。

從于謙的上述三首詩中,我們應該清楚的看到了一個正直、廉潔、情真、高尚、勇敢的好官。儘管歷史上的于謙遭誣陷被抄家,在抄家時,人們發現「家無餘貲,蕭然僅書籍耳!」

11、說到廉政,自然讓我想到了成語「兩袖清風」的來歷。明朝正統年間,宦官王振專權,作威作福,肆無忌憚地招權納賄。百官大臣爭相獻金求媚。每逢朝會期間,進見王振者,必須獻納白銀百兩,但這個數額是不管飯的,你還得餓肚子回家;若想能被好酒好菜招待一番,須得獻上白銀千兩。而于謙每次進京奏事,從不帶任何禮品。有人勸他說:「您不肯送金銀財寶,難道不能帶點土產去?」 于謙瀟灑一笑,甩了甩他的兩隻袖子,說:「只有清風。」還特意寫詩《入京》以明志:「手帕蘑菇與線香,本資民用反為殃;清風兩袖朝天去,免得閭閻話短長!」成語「兩袖清風」就出於此處。作為一代名臣,于謙官至監察御史,當然,想給他送金銀珠寶者也絡繹不絕,但為官清廉的他,自有他的拒賄妙計,當有行賄者上門時,于謙必會命其家人出示一塊書有「清風兩袖朝天去」的牌子,行賄者見此也就知難而退。

穿越中華民族悠久燦爛的歷史文化長廊,懲惡揚善、扶正祛邪始終是社會的主流價值觀;廉潔奉公、勤政為民始終是天下百姓的熱切期盼。一個個清正廉潔、不畏強權、為民申冤解難的廉吏清官名揚青史;一首首廉詩、廉文、廉詞、廉賦代代相傳成千古絕唱。廉政、廉政文化猶如文化園中的一朵奇葩,在時代的更替中綻放出一抹又一抹絢麗的色彩。

長廊柱子上書寫的一副廉政對聯,學校圍牆上繪就的一幅廉政漫畫,新年檯曆上編印的一句廉政格言,亦或是辦公室牆頭掛著的一幅清蓮圖。。。廉政文化作為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正以千變萬化的身姿,走進機關、走進家庭、走進社區、走進學校、走進企業、走進農村,以其特有的導向、凝聚、規範作用,在潤物細無聲中淨化著人們的靈魂,陶冶著人們的情操,「以廉為榮、以貪為恥」的社會主義新風尚,在文明城市的每個角落生根發芽、開花結果,不斷引領人們去崇廉、尚廉、踐廉。

發一條廉政簡訊,給遠方的朋友送去絲絲清風;講一則廉政故事,讓孩子幼小的心靈感知人間的真善美。。。廉政文化像一縷和煦的陽光,如一泓甘甜的清泉,她,就在你我的身邊!

12、廉潔,是千裡大堤一沙一石的凝聚,一點點地累積,才有前不見頭後不見尾的壯麗;廉潔,是春蠶吐絲一縷一縷的環繞,一絲絲地堅持,才有破繭而出的輝煌;廉潔,是遠航船的帆,有了帆,船才可以到達成功的彼岸。廉潔是一片照射在冬日的陽光,使貧病交迫的人感到人間的溫暖;是一泓出現在沙漠裡的泉水,使瀕臨絕境的人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是一首飄蕩在夜空的歌謠,使孤苦無依的人獲得心靈的慰藉。

心的本色該是如此。成,如朗月照花,深潭微瀾,不論順逆,不論成敗的超然,是揚鞭策馬,登高臨遠的驛站;敗,仍滴水穿石,匯流入海,有窮切益堅,不墜青雲的傲岸,有「將相本無主,男兒當自強」的倔強。榮,江山依舊,風採猶然,恰滄海巫山,熟視歲月如流,浮華萬千,不屑過眼煙雲;辱,胯下韓信,雪底蒼松,宛若羽化之仙,知退一步,海闊天空,不肯因噎廢食。只有如此,才可能擁有一顆廉潔之心,用它澆開那棵心田上的百合花。

歷史證明:清正廉潔盛行之日,則國家昌盛;貪汙腐敗猩獗之時,則國勢衰微。歷來清官受人頌揚;汙吏遭人唾罵。我們要大力弘揚我們民族固有的清正廉潔的傳統美德,提倡廉潔自律,秉公辦事,不徇私情,不謀私利,清白做人的精神。包拯一生,身居高位,廉潔無私,痛恨貪官汙吏,到了晚年,擔心後人會出不肖之徒,於是就在家中立了一塊石碑,上面鐫刻著著名的《誡廉家訓》以警戒後人。其意大致是:「凡是包氏後代子孫中有貪汙受賄者,不能被稱為包氏後代,甚至死後,也不能葬入其家族的墓地中。不遵從此訓令者,一概不是包公子孫。明朝名臣于謙居官清廉。一次,朝廷派他巡察河南。返京時,人們買些當地的絹帕、蘑菇、線香等土特產回京分送朝貴,他沒有接受。同時還寫了一首詩表明心跡:絹帕蘑菇與線香,本資民用反為殃。清風兩袖朝天去,免得閭閻話短長。」這就是廉潔,他們的心田上開著鮮豔的百合花。

盈盈月光,我掬一杯最清的;落落餘暉,我擁一縷最暖的;灼灼紅葉,我是一片最熱的;悽悽芳草,我摘一束最燦的;漫漫人生,我要大力弘揚我們民族固有的清正廉潔的傳統美德,讓它澆開我心田上的那棵百合花。

,
同类文章
葬禮的夢想

葬禮的夢想

夢見葬禮,我得到了這個夢想,五個要素的五個要素,水火只好,主要名字在外面,職業生涯良好,一切都應該對待他人治療誠意,由於小,吉利的冬天夢想,秋天的夢是不吉利的
找到手機是什麼意思?

找到手機是什麼意思?

找到手機是什麼意思?五次選舉的五個要素是兩名士兵的跡象。與他溝通很好。這是非常財富,它擅長運作,職業是仙人的標誌。單身男人有這個夢想,主要生活可以有人幫忙
我不怎麼想?

我不怎麼想?

我做了什麼意味著看到米飯烹飪?我得到了這個夢想,五線的主要土壤,但是Tu Ke水是錢的跡象,職業生涯更加真誠。他真誠地誠實。這是豐富的,這是夏瑞的巨星
夢想你的意思是什麼?

夢想你的意思是什麼?

你是什​​麼意思夢想的夢想?夢想,主要木材的五個要素,水的跡象,主營業務,主營業務,案子應該抓住魅力,不能疏忽,春天夢想的吉利夢想夏天的夢想不幸。詢問學者夢想
拯救夢想

拯救夢想

拯救夢想什麼意思?你夢想著拯救人嗎?拯救人們的夢想有一個現實,也有夢想的主觀想像力,請參閱週宮官方網站拯救人民夢想的詳細解釋。夢想著敵人被拯救出來
2022愛方向和生日是在[質量個性]中

2022愛方向和生日是在[質量個性]中

[救生員]有人說,在出生88天之前,胎兒已經知道哪天的出生,如何有優質的個性,將走在什麼樣的愛情之旅,將與生活生活有什么生活。今天
夢想切割剪裁

夢想切割剪裁

夢想切割剪裁什麼意思?你夢想切你的手是好的嗎?夢想切割手工切割手有一個真正的影響和反應,也有夢想的主觀想像力。請參閱官方網站夢想的細節,以削減手
夢想著親人死了

夢想著親人死了

夢想著親人死了什麼意思?你夢想夢想你的親人死嗎?夢想有一個現實的影響和反應,還有夢想的主觀想像力,請參閱夢想世界夢想死亡的親屬的詳細解釋
夢想搶劫

夢想搶劫

夢想搶劫什麼意思?你夢想搶劫嗎?夢想著搶劫有一個現實的影響和反應,也有夢想的主觀想像力,請參閱週恭吉夢官方網站的詳細解釋。夢想搶劫
夢想缺乏缺乏紊亂

夢想缺乏缺乏紊亂

夢想缺乏缺乏紊亂什麼意思?你夢想缺乏異常藥物嗎?夢想缺乏現實世界的影響和現實,還有夢想的主觀想像,請看官方網站的夢想組織缺乏異常藥物。我覺得有些東西缺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