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星之火》讀書筆記摘抄
2023-10-13 03:25:34 1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這是毛澤東給林彪的一封信,是為答覆林彪散發的一封對紅軍前途究竟應該如何估計的徵求意見的信。
《星星之火》讀書筆記摘抄一
作於1930年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是毛澤東同志在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針對黨內出現的盲動主義和悲觀主義思潮,運用馬克思主義的方法,用深入精闢的分析澄清思想混亂的一篇重要文章。
文章對當時中國革命的形勢和敵我力量的對比以及社會各階級的狀況進行了細緻的分析後指出:黨內出現的錯誤思想皆源於主觀和客觀的脫離,根子在於缺乏對國情的認識和了解。毛澤東同志認為,現在雖只有一點小小的力量,但是它的發展會是很快的。它在中國的環境裡不僅是具備了發展的可能性,簡直是具備了發展的必然性」。由此,「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就成了中國革命力量由小到大,由弱到強,最終取得徹底勝利的代表性表述。只要通過發動農民,集中優勢兵力,實現紅色割據,革命力量一定會逐步壯大,星星之火,必將燎原!
當時林彪以及黨內一些同志對時局估量持有一種悲觀的思想。一部分同志缺少正確的認識。他們雖然相信革命高潮不可避免地要到來,卻不相信革命高潮有迅速到來的可能。他們似乎認為在距離革命高潮尚遠的時期做這種建立政權的艱苦工作為徒勞,而希望用比較輕便的流動遊擊方式去擴大政治影響,等到全國各地爭取群眾的工作做好了,然後再來一個全國武裝起義,那時把紅軍的力量加上去,就成為全國範圍的大革命。他們這種全國範圍的、包括一切地方的、先爭取群眾後建立政權的理論,是於中國革命的實情不適合的。他們的這種理論的來源,主要是沒有把中國是一個許多帝國主義國家互相爭奪的半殖民地這件事認清楚。有些黨員從主觀主義出發不恰當地看大了革命的主觀力量,而看小了反革命力量。結果,走上盲動主義的道路。
那時中國革命的主觀力量雖然弱,但是立足於中國落後的脆弱的社會經濟組織之上的反動統治階級的一切組織也是弱的。這樣中國革命的走向高潮,一定會比西歐快。在1927年革命失敗以後,革命的主觀力量確實大為削弱。若僅依據某些現象來看,黨內同志們發生悲觀的念頭也是很自然的。但若從實質上看,那便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現在雖只有一點小小的力量,但是它的發展會是很快的。它在中國的環境裡不僅是具備了發展的可能性,簡直是具備了發展的必然性,這在五卅運動及其以後的大革命運動已經得了充分的證明。
馬克思主義者對未來的發展和變化,只能說出個大的方向,不可能機械地規定時日。所謂的中國革命高潮快要到來,正如毛澤東所說的,「它是站在海岸遙望海中已經看得見桅杆尖頭了的一隻航船,它是立於高山之巔遠看東方已見光芒四射噴薄欲出的一輪朝日,它是躁動於母腹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個嬰兒。」
大革命失敗後,黨的工作重點由城市轉入農村,毛澤東同志領導建立了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井岡山根據地。1930年1月5日,毛澤東同志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正式提出了以農村包圍城市、最後奪取全國勝利的道路,並從理論上進行了分析和概括。毛澤東同志指出中國革命必須走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道路,黨的工作重心要從城市轉向農村,在農村中開展遊擊戰爭,深入進行土地革命,建立紅色政權,把落後的農村變成先進的根據地,以農村包圍城市,以便在長期戰鬥中逐步鍛鍊、積累發展革命力量,逐步削弱敵人的力量,直到最後奪取城市政權,取得革命勝利。毛澤東從中國社會的基本特點出發,闡明了中國革命必須堅持創建農村革命根據地,必須用紅軍和農村革命根據地的發展促進全國革命高潮的基本思想,指明了中國革命的前途。他認為紅軍、遊擊隊和紅色區域的建立和發展,是半殖民地中國在無產階級領導之下的農民鬥爭的最高形式和半殖民地農民鬥爭發展的必然結果;並且無疑義地是促進全國革命高潮的最重要因素。工農武裝割據」的思想,標誌著關於」以農村包圍城市,最後奪取全國勝利「的革命理論的基本形成。
毛澤東的這篇《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在那時安定了不知多少黨內的同志,使他們看到了希望。非常典型地反映了毛澤東思想的特徵,即堅持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認識指導實踐,如果我們在認識上或囿於條條框框,或先入為主,不對周圍的情況作深入,全面的了解,不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必將導致行動上的失誤。《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提出的農村包圍城市的道路代表了中國革命的發展方向,表現了毛澤東同志作為一位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的高瞻遠矚。使勝利的紅色旌旗飄遍中國,點亮了中國革命的燈塔,指明了前進的方向。我們黨憑著「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堅定信念和「艱難奮戰而不潰散」的艱苦奮鬥作風,戰勝了一個又一個困難,取得了一個接一個的勝利。
《星星之火》讀書筆記摘抄二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可謂《毛澤東選集》中最經典的文章,在文中,我國偉大的締造者毛澤東以「星星之火微小之勢,但卻可以燃遍中國大地」的慧眼真睛,撥開種種迷霧清醒認識到,中國革命必將進入高潮,且之速度也是非常之快的。
在對於時局的估量和伴隨而來的我們的行動問題上,我們黨內有一部分同志還缺少正確的認識。犯著革命急性病的同志們不切當地看大了革命的主觀力量,看小了反革命力量。這種估量,多半是從主觀主義出發。其結果,無疑地是要走上盲動主義的道路。他們雖然相信革命高潮不可避免地要到來,卻不相信革命高潮有迅速到來的可能。在1927年中國革命失敗後,中國革命力量確實削弱不少,因此引起黨內一些人的錯誤思想也不可避免,但從實質上來看,「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也便在萌發,雖然現在只有「星星之火」,但是它一旦發展起來便是很快的,在中國的環境裡不僅具有發展的可能性,簡直具有發展的必然性。所以毛澤東在信中指出了「對反革命力量的估量也是這樣,絕不可只看它的現象,要看它的實質,這才是可靠的科學的分析方法」。
綜毛澤東的這篇《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可以看出,在中國新民主主義最低谷時期,審時度勢,高瞻遠矚是最主要的精神,黨正是具有了毛澤東精神,我們中國的偉大革命才得以勝利。
《星星之火》讀書筆記摘抄三
毛主席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將革命的力量比喻為星星之火,「這裡用得著中國的一句老話:『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這就是,現在雖只有一點小小的力量,但是它的發展會是很快的。」那如今中國那些反動力量算不算「星星之火」呢?我認為要從多種情況去看待。星火要成為燎原的大火需要充分的燃料,中國共產黨這把大火燃燒了62年依舊興盛不衰,因為中國共產黨的基礎是人民群眾的支持。反動分子哪怕只剩下一個火星都能死灰復燃,是因為有追隨他們的崇拜者的支持。看待一股力量是否為星星之火,是看它是否具有遠大的發展前途。一股新的政治力量,若其只是一部分偏激分子的所作所為,那麼其終究不得民心,也將會被撲滅。若其能夠取得群眾的信任與支持,那麼這股力量無論當時多麼弱小,都有可能成為燎原的大火。
而中國的那些反動勢力是否獲得了群眾的支持呢?每一個政治力量都代表了一個階級的利益。中國共產黨代表的是中國無產階級的利益,因此能夠獲得廣大人民群眾的支持。而中國如今的反動勢力代表的都是少數人的利益,所作作為都是侵害人民利益的事。比如2009年7月5日,境內外分裂勢力製造的新疆烏魯木齊市「7·5」打砸搶燒嚴重暴力犯罪事件。截至2009年7月17日,造成197人死亡、1700多人受傷,331個店鋪和1325輛汽車被砸燒,眾多市政公共設施被損毀。對於以犧牲人民利益來謀取利益的行為,絕對得不到人民的擁護。
「我們看事情必須看它的本質,而把它的現象看作入門的嚮導,一進了門就要抓住它的本質,這才是可靠的科學的分析方法。」我們認識事物,要從本質入手。自1927年革命失敗,黨的力量被大大削弱,可是毛主席仍相信「現在雖只有一點小小的力量,但是它的發展會是很快的。」因為中國共產黨本質上是適合中國國情的,符合人民群眾利益的。現在中國的那些反動勢力則正好相反。
毛主席的思想精髓是實事求是。只有認清現實情況才能得出正確的認識。中國共產黨的產生,發展都與當時的環境有關。「它在中國的環境裡不僅是具備了發展的可能性,簡直是具備了發展的必然性。」當時的中國,帝國主義爭奪不休,蔣桂馮混戰,人民處於水深火熱之中。在生存的持續考驗下,群眾對國民黨的幻想逐漸消失,從而支持可以帶領他們創造新生活的共產黨。現在的中國需要革命嗎?答案是否定的。人民需要的只是豐衣足食的和平生活。雖然現在的中國的總體生活水平不如一些發達國家,但是許多人都過上了不愁吃穿的生活。雖然社會上仍然有不和諧的現象發生,但是卻不是社會最深層的弊病,不足以引起社會的變革。
近年來,中國發生了很多大事,一件件都是對中國共產黨的挑戰,而黨始終做得很好。「愈是惡劣環境,隊伍愈需集中,領導者愈需堅決奮鬥。」自2008年開始,世界包括中國天災人禍不斷。面對國內的災難,黨始終團結一致,帶領群眾抗災救災,幫助當地人民走出災難的陰影。2008年5月12日14時28分,四川汶川發生地震,胡錦濤書記立即作出指示,溫家寶總理下午抵達四川成都,立即赴往災區指揮救援工作。總理和趕往災區的登機部隊領導講話:「我就一句話,是人民在養你們,你們自己看著辦!」反觀世界其他國家,沒有一個國家的政黨能像中國共產黨一樣,走進災區,與災民共進退。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中國共產黨的內部也存在一些問題,比如腐敗問題。在現在的社會上也有一些對黨不利的言論。但是我認為在很長一段時間裡中國共產黨依舊是中國大地上那把「燎原的大火」。因為它的群眾基礎依舊存在。中國共產黨對於中國的貢獻是有目共睹的,儘管黨內仍有一些害群之馬,可是我們仍然有足夠的理由相信,中國共產黨黨仍然是當初那個為了人民而建立的政黨。
那些反動勢力引起的點點小火,看到其本質,就不會被其表面所迷惑。毛主席在文中說:「必須這樣,才能樹立全國革命群眾的信仰……才能給予反動統治階級以甚大的困難,動搖其基礎而促進其內部的發展。」要瓦解那些反動勢力,要依靠群眾。前面說到,反動勢力的力量來源於他們的追隨者,若是失去追隨者,他們也將失去對社會的威脅性。而要做到如此,首先,要做好群眾思想工作,尤其在一些比較偏僻、政治歷史地位比較特殊的地區。再者,國家要支持邊遠地區的經濟建設工作,促進共同富裕。最後,黨要做好自身黨風建設,不斷完善自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