樅陽方言親戚稱呼(寧陽城西民俗人際口語稱呼)
2023-10-13 06:11:20 3
樅陽方言親戚稱呼?【1】家庭稱謂:在寧陽城西,祖父母口語稱謂為「爺爺、奶奶」,曾祖父母則稱為「老爺爺(老老爺)、老奶奶」,40歲以上農村人有的還把祖父叫做「老爺」,祖父母的同輩按排行稱為「大(二、三)老爺(奶奶);外祖父母叫做「姥爺、姥娘」,曾外祖父母叫做「老姥爺、老姥娘」,下面我們就來說一說關於樅陽方言親戚稱呼?我們一起去了解並探討一下這個問題吧!
樅陽方言親戚稱呼
【1】家庭稱謂:
在寧陽城西,祖父母口語稱謂為「爺爺、奶奶」,曾祖父母則稱為「老爺爺(老老爺)、老奶奶」,40歲以上農村人有的還把祖父叫做「老爺」,祖父母的同輩按排行稱為「大(二、三)老爺(奶奶);外祖父母叫做「姥爺、姥娘」,曾外祖父母叫做「老姥爺、老姥娘」。
父母的口語稱謂現在多數叫爸爸媽媽,40歲以上農村人多數把當面稱父親為「大大」或者「爹」,向別人介紹時則說成「我父親」「俺爹」,稱母親為「娘」,當面叫「Nia~(三聲,長音)」——慧哥以為這是「娘啊」二字的合音,雖然不如普通話中的「媽」叫起來乾脆,也不如南方話中的「阿媽」「媽咪」叫起來綿柔,寧陽方言中的一聲「Nia~(娘啊)」卻更飽含深情。
父親的哥哥嫂子書面用語稱「伯父伯母」,口語稱「大爺大娘(前綴排行,如二大爺、三大娘)」,父親的弟弟弟妹稱「叔(方言讀fu)、嬸子(前綴排行)」,父親的姐妹稱「姑(現在也有叫姑媽的」;母親的兄弟弟媳稱「舅、妗子(前綴排行)」,姐妹稱「姨(前綴排行)」;伯父、叔父家孩子稱「堂兄弟」「堂姐妹」,姑、舅和姨家的子女統稱為「表兄弟」「表姐妹」,當面口語稱呼依然按排行稱「哥(姐)弟(妹)」。
家庭長輩稱呼晚輩口語以小名或學名呼之,也有的祖父母稱孫子女為「小兒」「妮兒」。
丈夫對外稱妻子文雅點兒的叫「內人」「妻子」,或者直接說「俺媳婦兒」「俺對象」「俺家裡」或「孩兒他娘(已很少有這種稱呼)」;妻稱對外稱丈夫為「當家的」或「孩兒他爹(大大)」——現在很多年輕的則直接介紹「我老婆(老公)」。夫妻之間多為直呼其名(不帶姓氏),上歲數有的在姓氏前加一「老」字,互稱「老Ⅹ」,有的則互相起個暱稱或外號,兩口子叫起來蠻有情趣兒。但街坊對已婚女性稱呼則有明顯的男權思想遺風,比如「老二(三)家」、「XⅩ家」等。
已婚婦女稱丈夫的父母為「公公婆婆」,口語則隨丈夫稱「爸爸媽媽」或「大大Nⅰa~」,公公婆婆稱兒媳或直呼其名或叫「XX(孫子孫女小名)的媽」;稱丈夫姐妹為「大姑姐」「小姑子」(姑讀輕聲);妯娌之間叫大伯嫂、兄弟媳婦,口語稱為「嫂子、妹妹」;結婚的男姓稱妻子的父母為嶽父嶽母,口語叫「大爺大娘(現在已改稱爸爸媽媽)」,對外則稱「俺嶽父(母)」或「俺老丈人(丈母娘)」,稱呼妻子的兄弟為「舅子」,當面口語為「哥(弟),其對象叫「嫂子」或「妹妹」,稱呼妻子姐妹為「大姨子」「小姨子」,當面口語為「姐姐妹妹」。
兩男親家之間書面稱呼為「姻兄」,稱女親家為「姻嫂」,當面稱為「哥嫂」。
【2】同族稱謂:
同族通按「五服」(高祖、曾祖、祖父、父、自身)分親疏:「五服」內親屬按行輩稱呼,書面冠以「從」、「堂」等字,如從兄、從弟、堂叔、堂侄,口語則以排行稱呼;「五服」外親屬書面稱呼上冠以「族」字,如族叔、族兄、族侄、族嬸,囗語亦按排行稱呼。
【3】朋友稱謂:
交誼深的書面稱為「莫逆兄(弟)」,年齡差大又有交情的稱「忘年兄(弟)」,結拜乾親者同輩稱「盟兄(弟)」(俗稱乾哥、乾弟),有世交者同輩稱仁兄——這三種情況囗語依然用「哥哥弟弟」;對其長輩口語稱謂為「大爺大娘」「叔嬸子」,結拜的叫「乾爹乾娘」,口語稱「爸爸媽媽」。
【4】街坊稱謂:
同村不同姓氏之間,則按照約定俗成的習慣和對方排行互稱。
一張表讓你看懂誰是你的親人
表中以某男性自身為中心(女性亦然),距離中間越近,說明血緣關係越近——自上世紀實行獨生子女政策,恐怕很多三十歲以下的人都不知道「堂」「表」的含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