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跑者需要準備什麼(懂這四件事你就是跑者)
2023-10-13 16:14:13
有人說跑步很簡單,因為人天生會跑,也有人說跑步並不簡單,因為跑者傷痛率高達85%。綜合一下兩種說法,跑步很容易上手,似乎都不需要學習,但一旦把跑得多了,那麼不正確的跑步就可能給你帶來傷害,所以跑步既簡單其實也並不簡單。無論是一名初跑者,還是一名成熟跑者,以下這四件事是你一定要整明白。
跑者必知的四件事
一、跑前熱身
跑步要不要做熱身?怎麼做熱身?這些問題至今困擾了不少跑友。很多跑友換上運動服,穿上運動鞋,撒開腿就跑,大家也並不覺得有什麼不妥。從科學運動角度來說,不做熱身就直接開跑,你的心肺、肌肉、神經都沒有被充分激活喚醒,不僅導致進入狀態慢,而且往往跑不遠就會出現肌肉無力、呼吸困難、精神低落等「極點」表現,有些跑友還會出現關節疼痛,也就是說跑步剛開始的種種不適,只有一個理由——沒有充分熱身。所以,熱身不可或缺。
請點擊此處輸
入圖片描述
我們建議跑者作如下正確熱身:
√ 先進行結合跑姿的暖身原地跑和墊步抬腿跑,提高體溫,以適應跑步動作模式;
√ 然後針對跑步所涉及的肌肉實施動態牽拉,提升肌肉彈性和伸展性,預防運動損傷;
√ 接下來以一組高強度快速動作,激活肌肉,增強運動表現,實現激活後增強效應;
√√√正確熱身方式
前後墊步
交替墊步抬腿
臀肌動態牽拉
大腿前側動態牽拉
大腿後群動態牽拉
蹲跳
二、跑後拉伸
跑後拉伸如同跑前熱身一樣,仍然沒有引起一些跑友的重視,如果跑後長期不進行拉伸放鬆,會導致疲勞積累,肌肉僵硬,彈性下降,這會大大增加運動損傷發生概率,這是為什麼跑步傷痛發生率高達85%的重要原因。因此,跑後拉伸本質就是跑步的一部分,也是跑步的延續,跑友應當從這個高度認識到拉伸的重要性。
1、大腿後側拉伸
2、大腿前側拉伸
3、大腿外側拉伸
4、髖前部拉伸
5、臀肌拉伸
6、小腿拉伸
三、合理強度
只要是雙腳騰空離地就意味著需要克服體重,因此,無論速度有多慢,跑步基本上屬於大強度運動,當然跑得慢,強度會相對低一些,跑得快,強度當然會高一些。針對個人實際能力,保持合理強度,提升跑步體驗,是將跑步堅持下去的根本。
1、對於初跑者而言
初跑者心肺耐力差,在初期如果猛跑,容易導致心肺跟不上而放棄,我們建議初跑者走跑結合,以6-6.5公裡/小時(配速約為10:00-9:20)的速度快走最為合適,跑的速度則為7.5-8公裡/小時(配速為8:00-7:30時)就足矣,不超過8.5公裡/小時(配速大約為7:00),這樣可以大大提升初跑者跑步舒適性,也有利於初跑者培養運動習慣。
2、對於進階跑者而言
對於經歷了初跑階段,具備一定耐力基礎的跑者,我們建議大家採用MAF180訓練法,MAF是Max Aerobic Function Heart Rate的縮寫,翻譯過來即為最大有氧心率。很簡單,用180減去年齡作為跑步時的目標心率,跑步時最好不要長時間超過該心率,可進行小範圍的浮動。舉個例子,比如一個35歲的跑者,身體健康,根據MAF180計算即180-35=145,那145左右就是該跑者跑步時建議的目標心率。
3、對於資深跑者
對於計劃跑馬或者對成績有一定要求的跑者,只是進行LSD(長距離中低速慢跑)跑就顯得效率偏低,資深跑者需要通過將有氧耐力跑、乳酸閾跑、間歇跑、衝刺跑、馬拉松配速跑等不同配速訓練有機結合,才能最高效地提升耐力。問題是怎麼練呢?慧跑無憂幫助您!慧跑無憂APP是領先的個性化智能化跑步訓練計劃,可以根據你的跑力為你制定完全屬於你個人的訓練計劃和訓練配速,跟著這樣一個智慧型手機教練,PB那都不是事兒。
四、正確跑姿
良好的跑姿對於提高跑步效率、節省能量、減少傷痛都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正確跑姿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隨著速度變化而動態變化,但是不管如何變,我們都可以把把輕盈和放鬆作為衡量跑姿合理與否的主要標準。跑者必知的四件事12月11日晚上20:00,跑步專家戴劍松副教授將在知乎LIVE,為大家帶來一次主題課程——「用跑步開啟你的健康生活」。
關注「慧跑」微信公眾號,獲取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