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露的由來及習俗(寒露的由來及習俗簡單介紹)
2023-10-12 12:46:37
寒露的由來及習俗?寒露的由來:(1)我國傳統將露作為天氣轉涼變冷的表徵寒露的意思是氣溫比白露時更低,地面的露水更冷,快要凝結成霜了寒露其實就是源於這一時期的自然環境,早上有露珠,然後露珠溫度很低,就叫寒露,我來為大家講解一下關於寒露的由來及習俗?跟著小編一起來看一看吧!

寒露的由來及習俗
寒露的由來:
(1)我國傳統將露作為天氣轉涼變冷的表徵寒露的意思是氣溫比白露時更低,地面的露水更冷,快要凝結成霜了。寒露其實就是源於這一時期的自然環境,早上有露珠,然後露珠溫度很低,就叫寒露。
(2)每年10月8日或9日是太陽到達黃經195°時為寒露。《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說:「九月節,露氣寒冷,將凝結也。」寒露的意思是氣溫比白露時更低,地面的露水更冷,快要凝結成霜了。寒露時節,南嶺及以北的廣大地區均已進入秋季,東北和西北地區已進入或即將進入冬季。首都北京大部分年份這時已可見初霜,除全年飛雪的青藏高原外,東北和新疆北部地區一般已開始降雪。
(3)我國古代將寒露分為三候:「一候鴻雁來賓;二候雀入大水為蛤;三候菊有黃華。」此節氣中鴻雁排成一字或人字形的隊列大舉南遷;深秋天寒,雀鳥都不見了,古人看到海邊突然出現很多蛤蜊,並且貝殼的條紋及顏色與雀鳥很相似,所以便以為是雀鳥變成的;第三候的「菊始黃華」是說在此時菊花已普遍開放。
習俗:
(1)芝麻
寒露到,天氣由涼爽轉向寒冷。根據中醫「春夏養陽,秋冬養陰」 的四時養生理論。這時人們應養陰防燥,潤肺益胃。於是,民間就有了「寒露吃芝麻」的習俗。在北京,與芝麻有關的食品都成了寒露前後的熱門貨,如芝麻酥,芝麻綠豆糕,芝麻燒餅等。
(2)登高
重陽節登高的習俗由來已久。由於重陽節在寒露節氣前後,寒露節氣宜人的氣候又十分適合登山,慢慢的重陽節登高的習俗也成了寒露風俗。如果說白露時節天氣轉涼,開始出現露水,那麼到了寒露,則露水增多,且氣溫更低。此時我國有些地區會出現霜凍,北方已呈深秋景象,白雲紅葉,偶見早霜,南方也秋意漸濃,蟬噤荷殘。
(3)吃花糕
由於天氣漸冷,樹木花草凋零在即,故人們謂此為 「辭青」。九九登高,還要吃糕,因「高」與「糕」諧音,故應節糕點謂之「重陽花糕」,寓意「步步高升」。花糕主要有「糙花糕」、「細花糕」和「金錢花糕」。粘些香菜葉以為標誌,中間夾上青果、小棗、核桃仁之類的乾果:細花糕有3層、2層不等,每層中間都夾有較細的蜜餞乾果,如蘋脯、桃脯、杏脯、烏棗之類;金錢花糕與細花糕基本同樣。但個兒較小,如同「金錢」一般,多是上層府第貴族的食品。
(4)飲菊花酒
寒露與重陽節接近,此時菊花盛開,為除秋燥,某些地區有飲「菊花酒」的習俗,這一習俗與登高一起,漸漸移至重陽節。菊花酒是由菊花加糯米、酒麴釀製而成,古稱「長壽酒」,其味清涼甜美,有養肝、明目、健腦、延緩衰老等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