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心中永遠的雷鋒徵文
2023-10-12 09:06:29 1
【心中永遠的雷鋒徵文_篇一】
1963年3月5日毛澤東主席題詞「向雷鋒同志學習」。
1964年1月25毛澤東主席發出號召「工業學大慶」並親自接見王進喜,在中國掀起了一陣學習的熱潮,無論是當時還是現在雷鋒精神與鐵人精神無疑是一個熱點的話題,無疑是一個永恆的話題,雷鋒與王進喜也無疑是一個時代的模範,中國的驕傲,世界的道德先鋒。
每當提起雷鋒精神,長輩們總會這樣告訴我,「它是雷鋒留給中國乃至世界珍貴的寶物」。
每次問起鐵人精神,老師們總會這樣總結。「它是王進喜一生薈萃的精華。」他們的道德本質——為人民服務,這精神說小不小,說大不大,只要處處留心,便可發現生活中的王進喜、雷鋒。
在現當代不必說國家領導為我們提出政策是精神的實施;不必說警察叔叔節假日堅守崗位是精神的落實;也不必說班幹部解決班級小糾紛是精神的體現,單單是我的英語老師就可以看到。開學初時印象最深就是她書上密密麻麻的小字:從MODULE1到MODULE10一課不落,整整齊齊,滿噹噹的排列在書上。細細來看才明白,那是老師備課的內容。不僅如此,在一天上午我偶然間發現一位同學的桌上擺著麵包香腸,嘴裡喝著飲料,在英語課上「狂傲」的「耀武揚威」。我不解,老師怎麼不批評他呢?下課後,我「左右敲擊」打聽出了答案——那位同學生病,餓著肚子上課聽不進去,英語老師就把午飯分給他。
這的確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但它們體現出的卻是兩種精神的一個方面。它們包含了老師全心全意要學生更進一步,以及對學生的關愛。在校園裡還會有許許多多的老師這樣做,也會有許許多多的同學做出好事。在孩子眼裡,他們雷鋒就是王進喜。
雷鋒與鐵人已成為代名詞,它代表著所有助人為樂、盡心盡力為身邊人解決問題的人。哪怕只是一件發生在身邊的小事也是好的。雷鋒的「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中去」和鐵人「甘願為黨和人民當一輩子老黃牛」的價值取向體現著同樣的奉獻意識。雷鋒精神與鐵人精神的相同之處就在於他們都為「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作為一名中學生我也會盡力而為,同時也期待著雷鋒精神、鐵人精神走進校園,走進社會,為每個人所熟知且付諸行動!
【心中永遠的雷鋒徵文_篇二】
我之所以堅持不懈的學習雷鋒,真心誠意的做人做事,源於我對雷鋒精神的理解。雷鋒精神是偉大的,雷鋒精神是永恆的。雷鋒精神是中華民族的美德與時代精神的結合產物,是我們民族精神的重要部分。是全國人民的精神財富,對雷鋒精神的概括。我們以故的周總理的題詞非常全面。1990年10月29日江澤民同志在訪問雷鋒團時有一個講話,其中對於雷鋒精神的實質看法,江澤民同志認為雷鋒的實質、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為了人們的事業無私奉獻。學習雷鋒要有一定的行動。學習雷鋒就要大力提倡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中去像雷鋒一樣艱苦奮鬥、勤儉節約、像雷鋒那樣發揚釘子精神努力學習,用文化來武裝自己、提高自己、完善自己像雷鋒那樣做好本職工作。做一顆永不生鏽的螺絲釘。這就是雷鋒精神
大慶,從一個荒蕪的平原到一個繁華的城市,一個普通的油田,到全國聞名。如果問這是為什麼,我只能說有一些無私的人。他們是誰,他們是有鐵人精神的人.只有他們才配的上鐵人的稱號。說起鐵人精神,我們是不會忘記那個人,那個人就是王進喜。1960年春,我國石油戰線傳出喜訊,發現大慶油田。一場規模空前的石油大會戰在大慶展開王進喜從西北的玉門油田率領1205鑽井隊趕來參加石油大會戰。一到大慶,王進喜面前是許多難以想像的困難。沒有公路,沒有車輛,吃和住都是問題。但王進喜和他的同事下定決心,有天大困難也要拿下大油田1958年九月,他帶領鑽井隊當時月鑽井進尺的全國最高的記錄,榮獲鋼鐵鑽井隊的稱號。1960年3月,王進喜率隊從玉門到大慶參加石油大會,發揚為國分憂、為民族爭氣的愛國主義思想,為結束洋油時代而頑強拼搏。打第一口井時,為了解決供水不足,王進喜帶領隊員破冰取水,盆端桶提運水保開鑽。打第二口井時發生了噴井,王進喜不顧腿傷帶頭跳了下去,用身體去攪拌石油,被譽為鐵人……
【心中永遠的雷鋒徵文_篇三】
春回大地,萬物復甦,在這春意盎然的三月,我們迎來了學雷鋒活動月。雷鋒同志是中國家喻戶曉的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楷模、偉大的共產主義戰士。他短暫的一生中做好事無數,助人無數,偉大領袖毛澤東主席於1963年3月5日親筆為他題詞「向雷鋒同志學習」,並把3月5日定為學雷鋒紀念日。
有人說,現在都進入二十一世紀了,人人都想著怎樣為自己,誰還會發揚雷鋒精神去助別人呢」那麼在進入俄二十一世紀的今天,我們還要不要學雷鋒,雷鋒精神就真的過時了嗎!
雷鋒精神是什麼?是幫助他人才快樂。當你在大街道上跌倒,有人在一旁嘲笑你,卻沒有扶你的時候;當你的錢包被小偷偷走,旁人看見卻不敢吱聲的時候;當你一個人需要人幫助,卻沒有人願意幫助你的時候。您,會是什麼心情呢想必會酸,苦,澀。可就在這時候,有一個人伸出了自己的手,去扶你,去幫助你,你是喝令他走,並說這種精神過時了,還是心存感激地接受幫助呢!這答案是很明顯的。
雷鋒精神是什麼?是默默奉獻不留名。去年10月29日晚上,在廣州市某路口發生了一起重大車禍事故,兩位行人拿倒在血泊之中,司機攔了幾輛車都不停。遇難者處於生命危急關頭。就在這時,一位部隊的司機劉某同志經過這裡,他毫不猶豫地將兩位遇難者扶到自己車上,立即送往某市醫院,遇難者得救了,他卻沒有留下自己的姓名,單位,就悄悄地走了。《今晚六十分》欄目曾經報導過一位身患重病的小孩,因為家庭經濟困難,只能停藥回家休養的後,一位不願透漏姓名的阿姨送去了3萬元幫助他們。同學們,我們身邊還有很多這樣的人。
大慶是油化之都,石油之城。我們是大慶人,鐵人的後代。在雷鋒同志逝世50周年之際,我們公呼大慶人的口號「學雷鋒樹新風、學鐵人立新功」踏著鐵人的腳步走。
大慶,從一個荒蕪的平原到現在偌大的城市,從普通的油田到全國聞名。只因有無數不平凡的人,有「鐵人」精神的人,只有他們,才配稱之為「鐵人」。
「鐵人」是五六十年代社會送給石油工人王進喜的稱號。一個鐵骨錚錚的漢子,一個高喊「寧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石油工人。他的很多事跡至今感動著我們,歷歷在目,刻骨銘心:石油井噴,王進喜拖著傷腳跳進水泥池子裡,充當起「人體攪拌機」,他哪裡是在打井?簡直是在用自己的鮮血和生命換取石油!在那戰鬥最緊張的日子裡,他成日成夜地奮戰在井場上,為著一個宏偉的目標,他把自己的一切置之度外。他曾經寫過這樣一首詩來抒發自己的革命豪情:"北風當電扇,大雪是炒麵,天南海北來會戰,誓奪頭號大油田。幹!幹!幹!"。他們為祖國的事業建設拼盡了全力,可歌可泣!作為石油工人的後代,這不僅是一個耳熟能詳的名字,還是一種精神的象徵,一個時代的榜樣,一個催人奮進的號角。而鐵人精神是王進喜崇高思想、優秀品德的高度概括,也集中體現出我國石油工人精神風貌。鐵人精神無論在過去、現在和將來都有著不朽的價值和永恆的生命力。
「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臥薪嘗膽三千越甲可吞吳」鐵人是一個奇蹟,最純樸的奇蹟,最偉大的奇蹟!大慶是鐵人們用身軀創造的神話,一個最樸素的神話,最輝煌的神話!那麼,作為跨世紀的我們何嘗不是未來的神話呢?!
朋友們,大家一起行動起來!讓我們追隨鐵人的足跡,牢記鐵人的意志,沿著鐵人未竟之路走下去,相信未來的我們一定能用智慧和雙手撐起一片豔陽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