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一龍電影人生大事多少分鐘(從電影開始就心懸不下)
2023-06-18 13:24:40 1
自然災害也叫「天災」,是全世界人類所必須面對的來自大自然的挑戰。為什麼叫「天災」,就是比喻這是人類與天的「戰鬥」。
關於「天災」的好萊塢電影有不少,《活火熔城》《完美風暴》《龍捲風》《天地大衝撞》《後天》《末日崩塌》《海嘯奇蹟》……
無論是氣候異變,冰山融化,龍捲風,海嘯,地震,乃至隕石撞擊,各式各樣的「天災」應有盡有,可以說基本上我們能想像到的自然災害,已經被好萊塢拍了個遍。
而且每一部災難片的評價都很高,也很受觀眾們的歡迎,因為在每一部好萊塢災難片中總會有一位敢於挑戰自然和人類極限的英雄主角出現。
讓「好萊塢式災難片」成為一種屢試不爽的災難片類型。
但我認為「好萊塢式災難片」並不意味著,也決不能代表,是唯一打開該類型片的方式。
近日,電影《峰爆》在全國點映後,我更加的堅信不移!
因電影中有句臺詞令我記憶猶新:西方人救世傳說是諾亞方舟,我們的傳說是精衛填海和愚公移山!
如果說西方人崇尚個人英雄,那麼東方文明更彰顯的是眾志成城,矢志不渝。
西方的災難片永遠是一個人帶著一群人避難,而我們的災難片則是一群人去救助另一群人,從而構建起一套災難類型片中「中國式救援」的新敘事。
在以往諸多同題材電影中,出現了越來越多的全球性「科幻假想式災難」,比如電影《後天》是全球氣候變暖,導致整個地球兩極反轉,自然生態異常,地球猶如地獄。
比如電影《2012》是地球內部的能量平衡系統崩潰,整個人類將遭遇滅頂之災。總之災難能有多大就整多大,能有多邪乎就整多邪乎。
在無與倫比的特效和登峰造極的視覺震撼之後,難掩蓋的是故事俗套,情節狗血,反而讓觀眾產生了視覺疲勞。
而電影《峰爆》則避開了這些「大」,它將視角放在一個山區的「小」縣城,同時將災害設定為一種大家經常能在新聞裡聽到見到,屬於比較常見的地質災害上——暴雨,山體滑坡。
簡單來說,就是將故事立足於一場我們真的有可能遇到的一般災害上,立足於真實。
相比於遮天蔽日,天崩地裂,一味追求「大」的「好萊塢式幻想」,《峰爆》所展現出的則是一種沉浸式的震撼,因為一場真實的自然災害比假想出的災難要真實得多。
故事發生在被群山包圍的雲江縣城,這裡有一條鐵道人,基建人,修建了十年,眼看竣工在即的隧道。
而伴隨一段對全球地質變動引發災情的新聞播報,一場「天崩地裂」的全城大危機迅速呈現在觀眾眼前:
地震,地面上的裂縫快速蔓延。
地陷,深坑吞沒著汽車和人群。
火車脫軌衝向民居,房屋傾覆垮塌......一切發生的即突然又劇烈。
由黃志忠飾演的老洪是一名退伍的老鐵道兵,他要去隧道工地看兒子,此時卻恰好碰到地質災害發生,轉眼間,自己剛剛乘坐的大巴就墜落塌陷的深坑。
出於軍人的本能和一名老鐵道兵訓練有素的身手,在面對突發災害時,他的第一反應不是避難逃生,而是在第一時間就地展開義務救援,不顧自己的安危跳進塌陷的深坑中,從墜落的大巴中救出不少被困的群眾。
因為作為一名老鐵道兵,基建人,他深深地知道,這是搶救倖存者的黃金救援時間,越早展開救援就能救出越多的人!
很快,肩負使命的救援人員及時趕到現場,在被救援人員從塌陷坑中拉出後,老洪想起了大巴裡還有小孩,於是毅然決然又鑽了下去。
第二波地震來臨,一聲轟響,前來接老洪的兒子女友,由焦俊豔飾演的隧道技術人員盧小靳眼見大巴中的倖存者,救援人員和老洪一起墜入地下河......自己無能為力,只能通知老洪的兒子後繼續救援其他人。
老洪的兒子,由朱一龍飾演的洪翼舟是隧道項目的爆破研究室主任,得知父親的情況後開車衝向地下河的終點去拯救被困者。
在幽閉,複雜的地下洞穴中,老洪憑藉著自己的隧道作業經驗,帶著4名倖存者尋找出口,而一道深澗卻將他們本就渺茫的生存機會降到更低。
黑暗中,我們能切身體會到他們的恐懼與無助,由於一切發生的是那麼突然,有那麼真實,每名觀眾都很難將自己從這種災難場景中抽離。
在同樣黑暗的影廳中,你會有一種身臨其境的窒息感,甚至一度分不清自己是在影院還是身處地下洞穴的錯覺!
電影《峰爆》能讓觀眾如此的身臨其境,有一個「高招」也是「險招」就是實景拍攝。為了以最真實的質感呈現抗災場景,能用實景拍攝的各種驚險刺激的鏡頭劇組都採取實拍。
為了深入進亞洲最長的溶洞取景,在最艱深險峻之處,需數百人連續20天修築出通行道路,運進器材設備進行拍攝。
置景團隊1:1搭建還原出了一座真實的施工隧道,一切都按照真實隧道的標準嚴格進行複製。可以說為了《峰爆》拍攝的取景工作,主創人員真正是跋山涉水,翻山越嶺。
也正是由於這份職業精神,最後我們才能在片中欣賞到諸多震撼的大場面。
而一部高質量的災難電影,不僅要有震撼的視覺效果,更要有飽滿的人物和情感。
黑暗中,絕望中,一道希望的紅光碟機散了黑暗,老洪的兒子洪翼舟身著救援裝備,點燃照明彈,為地下救援帶來轉機。
有驚險緊張,也有偶爾的小舒緩。
在地洞裡老洪與兒子小洪在岔道發生爭執,老洪一句「以我四十年的經驗」把經驗主義和固執老爹的氣質演繹得可愛有趣。
終於,一場小危機度過了,4個人的寶貴生命保住了。而另一場更大的危機正在來臨,這次是16萬人命懸一線!災情進一步升級,山體滑坡將在2小時內吞沒整座縣城。
全城危在旦夕之時,張譯飾演的縣長令人印象深刻。
在狂風暴雨中堅守在一線,緊急疏散群眾,高聲疾呼「家可以重建,人必須活著」。
時間分秒流逝,巨大的山體滑坡隨時將至。
誰都知道,在兩個小時內不可能完全撤出16萬人,所有觀眾的心繃得更緊了。
面對這種危機狀況,由張國立飾演的指揮部中心領導依法迅速啟動國家級響應,必須保證人民群眾的安全!
此刻,一個關乎16萬人安危和一個修建了10年,耗費了無數心血,眼看就要竣工通車的隧道的兩難決定擺在了陳數飾演的隧道項目經理丁雅珺的眼前。
因為最佳的方案是將炸藥埋在隧道中,炸掉隧道所在的山體形成滑坡障礙,阻擋滑坡的山石流向縣城。而這一條隧道,鐵道人,基建人一共修建了10年,可以說傾注了太多人的心血。
炸了它不僅讓十年的付出毀於一旦,更是國家財產的重大損失。
成泰燊飾演的隧道總工程師痛心疾首:現在炸了它,就像親手掐死了自己的孩子。
雖然眼淚在眼窩裡打轉,可丁雅珺沒有猶豫,一句「多放一倍炸藥,炸!」
看得所有觀眾也跟著淚水在眼窩裡打轉。
因為,看到此情此景的所有中國人,沒人不會動容。這一處的感情戲相當飽滿,直擊觀眾淚點。
大家心裡都明白,隧道和家園可以重建,人活著最重要!這是「中國式救援」最偉大的原則和底線。但大家又能感同身受,一條耗費10年修建的隧道,包含了無數鐵道人的嘔心瀝血。
無疑,這是一個艱難,乃至殘酷的抉擇,但丁雅珺咬著牙做出了抉擇。
所有的鐵道工人聽到要炸隧道後都驚呆了,表情由驚愕到不解,從不甘心到惋惜,最後所有人起身離開——不是抗命,而是執行命令去隧道安裝爆破裝置。
以人民的生命和利益至上,才是「人類高質量救援」,也只有中國式救援,才能創造一個個生命的奇蹟。
此刻,影廳裡已經有不少的觀眾哭成一片。
說實話,國產災難片本來就不好拍,讓觀眾發自心底的滿意不容易。
既要有新穎的題材,比如電影中涉及到的這個群體,中國鐵道人和它的前身中國鐵道兵。
還要能從情感低層真正地打動觀眾,而在這一點上《峰爆》的主創最終還是「爆炸性」地完成了這個任務。
危急時刻,以老洪和小洪父子為代表的中國鐵道人,基建人挺身而出。
剛剛脫離險境,在救援直升機上的洪翼舟通過測算發現不停的地質變動使滑坡山體與縣城之間的一座山出現裂痕,可以深入放置炸藥。
所以只要炸掉山體就能形成滑坡障礙,阻擋滑坡的山石流向縣城,同時也能保住隧道。
但這個方案的難點在於直升飛機無法著陸,只能靠人跳上峭壁,徒手攀爬到裂縫處,固定纜繩形成滑道,從直升機運送炸藥。
千鈞一髮之際,距離山體最近的洪翼舟主動申請完成這個不可能的任務。在滂沱暴雨中,洪翼舟從極險的兩山之間向上攀爬,一腳踩空失去重心。
而一雙有力的手將他拖了回去!
上陣不離父子兵,滿腔熱血的老洪義無反顧地輔助兒子。
不得不說,《知否》裡的小公爺也好,前不久《叛逆者》裡的林楠笙也好,都是偏於文雅和憂鬱的角色。
而這一次,朱一龍飾演的洪翼舟讓我想起了《碟中諜》中徒手攀巖的硬漢湯姆·克魯斯。
還有黃志忠飾演的老洪,退伍多年卻依然熱血剛毅,通過多個細節演活了這位集固執、正直、嚴厲於一身的中國傳統父親形象和層次豐富,立體飽滿的精神世界。
他與兒子的那份說不出,卻包含的情感時刻感染著觀眾,而在大多數觀眾看來,《峰爆》中將這種濃濃的情感,都注入到了災難面前的每個凡人身上。
可以說這部電影的特效和人物都算立得住!
有觀眾看完感嘆:
演員們都演得好好啊,可以感受到他們是真的沉浸在這個故事裡,每個演員都灰頭土臉,但每個角色都閃閃發光!正是因為有這樣全身心投入的演員和精益求精的幕後班底,才成就了電影裡這麼熱血的中國式救援。
還有觀眾表示:
中國式救援,從不依託某一個人,《峰爆》讓我們看到風雨中戮力同心,守望相助的中國力量,讓這部電影沒有超級英雄,因為每個人都是無所畏懼的凡人英雄。
也有家裡人也是從事基建工作的觀眾更是感同身受:
基建人,就是神話本身。家裡人有從事基建相關工作的,所以看電影的時候更覺得揪心。他們遠離家鄉,建設荒原,一個地方建設完畢,就再次啟航,去開闢下一處荒蕪。愚公移山,精衛填海,他們就是神話本身。
在這裡我不透露老洪與小洪發生了什麼,但我敢保證在電影的最後時刻,沒人的臉上是不掛著淚水的。
當影片結束時,我前排的一位女觀眾已經哭的泣不成聲,我想可能她的家人是鐵道人,基建人,也可能是純粹的被電影所深深的打動。
因為電影《峰爆》無論是從質量上還是從故事上,無疑都是一部優秀的災難類型片巨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