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作文,長者的尊敬和美好祝福
2023-04-01 18:03:59
今日是中秋節,想來就覺得高興,吃月餅啊猜燈迷,可這次中秋沒猜燈謎,不太高興,但還有其它高興事兒啊!
由於我是金地。格林郡的業主(合同上簽了我的名),所以參加了他們的中秋晚會。各位演員的扮演真是美倫美煥啊——有吹笛子、拉二胡和大合唱。當然,我最神往的還不是這個,而是抽獎和吃大蛋糕(由於正好是金地。格林郡的生日)。可惜只拿到了半塊蛋糕……
中秋節咱們還去了外婆家。
在外婆家時,咱們玩了許多東西呢:
撈水草給鴨子吃時,我還想撈點魚,等餵好鴨子了以後,我拿起網想撈魚,成果撈了N多次都沒撈到魚,水草倒撈了好多根。沒辦法,只能再扔回河裡了。
中午給鴨子吃東西時,發現有個像鴨蛋的東東,我叫外公拿來一看,果真是鴨蛋。嘻嘻,本來我的視力不錯嘛……
中秋節我玩得很高興,只可惜爸爸不在,唉,真苦惱啊!
我國人民在古代就有「秋暮夕月」的風俗。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當中秋夜都要舉辦迎寒和祭月。設大香案,擺上月餅、西瓜、蘋果、紅棗、李子、葡萄等祭品,其間月餅和西瓜是絕對不能少的。西瓜還要切成蓮花狀。在月下,將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個方向,紅燭高燃,全家人順次拜祭月亮,然後由當家主婦切開團圓月餅。切的人預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同,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巨細要相同。
相傳古代齊國醜女無鹽,幼年時曾虔誠拜月,長大後,以超群道德入宮,但未被寵幸。某年八月十五賞月,皇帝在月光下見到她,覺得她美麗拔尖,後立她為皇后,中秋拜月由此而來。月中嫦娥,以美貌著稱,故少女拜月,願「形似嫦娥,面如皓月」。
在唐代,中秋賞月、玩月頗為盛行。在北宋京師。八月十五夜,滿城人家,不論貧富老小,都要穿上成人的衣服,焚香拜月說出心願,祈求月亮神的保佑。南宋,民間以月餅相贈,取團圓之義。有些地方還有舞草龍,砌寶塔等活動。明清以來,中秋節的風俗愈加盛行;許多地方形成了燒鬥香、樹中秋、點塔燈、放天燈、走月亮、舞火龍等特殊風俗。
今日,月下遊玩的風俗,已遠沒有舊時盛行。但設宴賞月仍很盛行,人們把酒問月,道賀美好的日子,或祝遠方的親人健康快樂,和家人「千裡共嬋娟」。
中秋節的風俗許多,方式也各不相同,但都寄託著人們對日子無限的酷愛和對美好日子的神往。
微風習習,落葉紛飛。轉瞬便是秋季來臨,亦是我日盼夜盼的中秋節。本年我與家人歡聚一堂盡情享受著這團圓之夜。
晚上,暗夜織上天空。星星在暗夜的襯託下愈加燦爛,但今夜主角並不是燦爛的星星,而是被燦爛星星包圍的明月。我與爸爸把圓桌子搬到屋子前的草地上,開端咱們家園的風俗「祭明月」。爸爸從屋子裡拿來兩個大月餅,翻開月餅盒香甜的氣息撲鼻而來,我咽了咽口水,心裡嘴饞不已。爺爺拿著保鮮紙和香,過來,把月餅用保鮮紙包起來又在月餅上面插了幾隻香在上面。我疑惑不已,我就問到:「爺爺為什麼要插香?」爺爺逗趣道:「今日但是月亮的生日,沒有生日蠟燭不是很可惜嗎?」世人拿著凳子圍坐在桌子旁,我們一口月餅,一口金柚,無聊時與親人說話,不時昂首望望懸掛在夜空上的皎皎明月,好不愜意。好茶的叔叔說:「中秋佳節不應該泡一壺上好的觀音嗎?」爸爸說:「對哦!怎樣沒有想到?」說著搔了搔後腦勺像離玄之箭一般衝進屋裡翻找茶葉。
爸爸拿出茶具準備泡茶,不小心碰到為燒完的香。爸爸連忙一縮手,逗趣說到:「看來月亮生氣我沒有泡茶給他喝。」我們鬨堂一笑。不一會兒,動人肺腑的茶香從四處散開,我們不由得深呼吸。我們抿一口好茶,吃一口月餅,嚼一口金柚,原本三樣香氣極重的東西,在口中卻相互調和變得美味不比!
月亮似乎感覺到咱們的快樂,變得愈加閃爍。連燦爛的星星都自慚形穢。這一夜咱們歡樂無比,也溫馨無比更在我的幼年華章中留下了燦爛的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