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寫霜降節氣的詩(賞析明代鄭茂的都門霜降日作)
2023-04-23 17:33:56 1
《都門霜降日作》
【明代】鄭茂
風雨連朝動客愁,笳聲嗚咽滿邊樓。
捲簾何事看新月,一夜霜寒木葉秋。
譯文
風雨交加,一連幾日,牽動詩人的憂愁;胡笳聲調,低沉嗚咽,充滿了邊關城樓。
捲起珠簾,因為何事,遙望一彎新月;一夜霜降,天氣嚴寒,落葉蕭蕭,一片秋意。
注釋
都門:指京城的城門附近。
連朝:指連日。
笳聲:為胡笳吹奏的曲調。
邊樓:指邊關的城樓。
霜寒:指寒光閃閃的樣子。
木葉:即為樹葉。
賞析
這是明代詩人鄭茂的一首霜降邊塞詩。
自明成祖朱棣將都城由南京遷往北京,就等於以京城守門戶,因而京城與塞外非常接近。
詩人雖然身在京城城門附近,卻擔心著守邊的將士,他們是否孤清、寒冷、寂寞、思鄉,表達了詩人對於邊關將士的關心,對於和平生活的嚮往。
一個「愁」字,可作全詩詩眼,亦奠定了全詩的感情基調。
風雨交加,一連幾日,牽動詩人的憂愁;胡笳聲調,低沉嗚咽,充滿了邊關城樓。這是寫「邊愁之起」,即連日風雨,胡笳悲咽,使得詩人不自然想起邊關戰士之寒苦。「客愁」是寫自己,「邊愁」則是寫戰士,都是為了國家背井離鄉,同是鄉愁無限情。
捲起珠簾,因為何事,遙望一彎新月;一夜霜降,天氣嚴寒,落葉蕭蕭,一片秋意。這是寫「邊愁之深」。「看新月」,非但沒有感受到新月之美,反而感受到新月之悲、新月之寒、新月之孤。詩人的情感在捲簾那一刻,情緒醞釀到達了高潮。「何事」是反問,加強了這種「邊愁」的情感。
「一夜霜寒木葉秋」可謂千古名句。它不僅寫出了霜降時節的天氣情況,更寫出了守邊戰士內心的愁苦,可謂一語雙關,寄寓高遠。
作者簡介:嚴勇,文學碩士,江蘇省作家協會會員,全國青年作家班第三期學員。現任泰州晚報副刊編輯,《稻河》編輯。已出版散文集《讀書旅行》,文史集《泰州史話:運鹽河邊的城市》,隨筆集《風韻泰州》。公開發表文章三百餘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