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信網:P2P監管細則中的五大掘金技巧
2024-08-18 12:09:10 2
2015年可以說是名副其實的網際網路金融「監管年」,繼7月份網際網路金融指導意見出臺,P2P網貸行業的監管細則徵求意見稿也於12月28日正式公布。在該徵求意見稿中,明確了P2P網貸平臺的業務規則與風險管理,劃定了「12道紅線」,在規範網貸行業發展的同時,也充分體現了對投資人的保護。
對此,金信網副總裁王鳳華認為,監管新政在防範系統性風險的基礎上,一方面兼顧了保護金融創新的「松」,同時也對P2P網貸平臺的風險控制、網絡與信息安全、資金存管和信息披露等都給出了十分「嚴」的要求,從制度上規避了平臺的道德風險,給投資者提供了制度上的保護。
不過,王鳳華同時也提醒,監管細則在給予投資人制度保護的同時,也明確了投資風險自負的原則,因此投資人未來在進行P2P投資時,應更注重平臺的篩選,理性地進行投資。事實上,如何選擇一家靠譜的P2P網貸平臺,最新出臺的監管細則已經給出了明確的答案,投資人不妨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考察:
1、平臺是否觸及政策紅線
在徵求意見稿中,再次重申了網貸機構的信息中介身份,並指出其是以網際網路為主要渠道,提供信息交互、借貸撮合等服務。與此同時,徵求意見稿中還劃定了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不得觸碰的「12道紅線」,不僅包括禁止自融、禁止設立資金池、禁止期限錯配外,還明確了禁止平臺代銷金融理財產品、禁止從事股票配資等創新業務。投資者應在進行P2P理財時,可首先考量所要投資的平臺是否違反了上述「禁令」,遠離那些觸碰紅線的平臺。
2、債權標的是否小額分散
此次公布的細則在對風險控制的規定中,明確強調網絡借貸金額應當以小額為主,控制同一借款人在本機構的單筆借款上限和借款餘額上限,防範信貸集中風險。金信網副總裁王鳳華認為,P2P網貸的初衷就是解決小微經濟體的小額資金需求,強調的小額屬性一方面符合P2P信息中介、普惠金融的定位,另一方面也有利於強制平臺合理控制風險。金信網自成立以來,就始終堅持「小額分散」的經營模式,借款多用於小微企業資金周轉、家庭消費等,並且要求等額本息償還,因此平臺逾期率得到了有效地控制,保證投資人的資金安全。
3、是否有合理有效的風險保障機制
根據細則的內容可以看到,監管新政一旦實施,合規的平臺均自身不得提供擔保或者承諾保本保息,且平臺也不可有任何增信行為,平臺只作為信息中介的角色,投資者需風險自擔。如此以來,一個平臺的風險控制能力,對債權質量的把控顯得尤為重要。尤其對小額債權標的來說,在當前的徵信環境下,如果單純靠線上審核很難有效識別風險,必須有像金信網一樣100%實地考察的線下風控作為補充,才能全面的把控風險,保證債權真實性與安全性。此外,金信網擁有億元級風險保障金機制,一旦出現壞帳,風險保障金可先行賠付,相當於為投資增加了一道風險防線。
4、信息系統是否足夠有保障
網際網路金融作為網際網路等新興技術與金融融合的產物,其本身在網絡與信息安全方面的要求就很高。監管細則也明確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需要按照國家在網絡安全方面的規定和要求,完善網絡與信息安全的基礎設施建設和管理機制,保護出借人和借款人的信息安全。
根據公安部信息安全產品檢測中心的《信息安全等級測評報告》,金信網已經正式通過了安全保護等級第二級;同時,金信網還通過完善的防火牆、網站監控系統等設施增強網絡安全,並在數據加密、災備應急方面制訂了完善的方案,以最大程度保障網絡與信息安全。
5、信息披露是否足夠透明
在涉及投資者保護方面,徵求意見稿對資金存管和信息披露也給出了十分明確的要求,規定了平臺需披露借款人的借款用途、風險評估、還款能力等基本融資信息外,還需要充分披露平臺自身所撮合借貸項目交易信息、定期年度報告及第三方審計信息等。金信網副總裁王鳳華對此表示,監管細則對信息披露的要求已經非常細化和透明,各家平臺也會根據這一標準,逐漸完善自身的信息披露體系,讓投資人明明白白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