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CEO易主:倒行逆施還是王者歸來
2024-09-06 21:39:10 1
泡泡網顯卡頻道4月5日 Google當地時間周四宣布,聯合創始人,38歲的拉裡·佩奇(Larry Page)將取代埃裡克·施密特(Eric Schmidt)出任CEO。
佩奇將於4月4日正式出任Google CEO,負責公司正常管理工作,施密特將出任Google執行董事長,專注於合作和政府事務。Google另外一名聯合創始人塞吉·布林(Sergey Brin)將專注於戰略項目和新產品。
2001年7月份,施密特取代佩奇出任Google CEO至今。
施密特在財報分析師電話會議上表示,一直以來,一直是他們3人共同策,但過程緩慢。新的組織架構將簡化決策過程。
一名知情人士稱,施密特辭任CEO的部分原因是他太累了。另外一名知情人士稱,施密特厭倦了與媒體打交道。
作為公司的聯合創始人,佩奇適合擔任CEO職位嗎?
拉裡·佩奇為美國密西根安娜堡大學的畢業生,擁有理工科學士學位;因其出色的領導才能獲得過多項榮譽,以獎勵他對工學院的貢獻。他曾擔任密西根大學Eta Kappa Nu 榮譽學會的會長。
如今,在運營十年,谷歌的收入增長從少於1萬美元直至幾乎300億美元之後,佩奇終於又當上了CEO,一個他始終覺得自己能把握的角色。公眾可能並不能領會這個變化的量級——至多,佩奇只是看起來可以位置對換的兩個古怪的「谷歌小子」之一。但佩奇是自成一格的,並且可能有潛力能達到比爾?蓋茨和史蒂芬?賈伯斯曾有過的影響力。再沒有其他人比他更好地內化了谷歌的雄心,它的倫理觀,和它的世界觀。與此同時,佩奇可能是古怪、傲慢而神秘的。在他的領導之下,公司將會變得更加難以預測。
谷歌2004年與證券交易委員會進行的擬上市歸檔包括了佩奇給潛在股東的一個說明。其中,他提出的警告頗有名氣:「谷歌不是一個傳統型的企業。我們不打算成為其中之一。」在其後的年月中,谷歌證明了這個承諾是正確的。但是在它的管理三駕馬車的運營之下,施密特幫助平衡了創辦人迫切要求的特殊性,引進了更多傳統的做法。如今在佩奇掌舵之下,沒有人知道如何——或是否——這一微妙的平衡能夠維持下去。現在公司處在一個真正的企業激進分子手中了。
拉裡?佩奇的性格大餐裡,一部分材料是顯著無疑的。他聰明,自信,吝嗇於社會互動。但這道菜裡最主要的風味還是他無止境的抱負,不僅要在個體上優於他人,也要整個兒地改善這個星球的狀況。他將這一富有歷史意義的技術大繁榮看作一個實現這一抱負的機會,將那些未能這麼做的人看作是在厚臉皮地浪費這一機會。對佩奇來說,唯一真正的失敗是沒有嘗試大膽冒險。「在你野心勃勃的事情上,即使你失敗了,也不可能是完全沒有收穫的。」他說道,「這是人們沒弄明白的事情。」
佩奇現在被委任的工作是復興谷歌的活力和驅力,並且從某些方面看來,他是執行這一任務的較好人選。他恐怕也是曾有過的運營300億美元公司的人當中,最花花腸子的一個。谷歌在它最初的12年裡一直有著開闊的經營思路。它將會變得更加開闊。
在科技市場,公司創始人重新出山擔任CEO的主要有兩大人物:蘋果CEO史蒂夫·賈伯斯(Steve Jobs)和雅虎創始人楊致遠。
賈伯斯的表現十分完美,讓蘋果東山再起,並成為科技公司中的佼佼者。而楊致遠則沒有這麼幸運,接連犯下戰略錯誤,由於未能拯救雅虎而黯然退出。
至於佩奇,將成為下一個賈伯斯,還是下一個楊致遠呢?這個答案在一定程度上取決於佩奇作為谷歌對外形象的扮演能力,而這在過去恰恰是佩奇所不願做,或者說沒有能力做的事情。
有些人並不看好佩奇,美國作家肯·奧利塔(Ken Auletta)曾表示:「佩奇是一個很自我的人,開會時總是低著頭玩弄著Android手機,他不適合在公共場合演講,他討厭安排滿滿的日程表,他認為花費太多時間與記者、分析師或政府官員打交道是浪費時間。」
奧利塔接著說:「作為CEO,這個自我的男人必須要開放、活潑起來,必須要放棄大多數工程師才具有的一些傾向。」出任谷歌CEO後,佩奇將如何處理媒體關係?如何在公共場合發表演講?如何應對谷歌所面臨的反壟斷聽證會呢?作為谷歌CEO,埃裡克舉止端莊、文雅,相比之下,佩奇則不具備這樣的特徵。
但似乎更多的人持有對此事表示樂觀,谷歌首位營銷主管道格·愛德華茲(Doug Edwards)稱:「佩奇其實並不缺乏社交能力,他是很有思想的人,如果每周7天每天24小時讓他注重社交,這會影響他的工作效率。」
愛德華茲還稱:「佩奇處理信息的速度極快,社交只佔到他一小部分帶寬,因此在從事一些小的社交活動時,他會同時拿起筆記本來進行真正的工作。因此,很多人認為他沒禮貌。」
不管怎樣,對於谷歌的新任CEO,以粗魯的態度對待媒體或政府官員時肯定行不通。無論喜歡與否,社交活動將佔據佩奇很大一部分時間。如果沒有這樣的能力或耐心,挑戰將無處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