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題作文:告別依賴
2024-08-24 11:48:10
每一個孩子在家中都是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日子。但我們的成長就要告別依賴,小編收集了告別依賴作文,歡迎閱讀。
第一篇:告別依賴
人的一生是一個成長的過程,不斷地更新自我,改變自我。初中,這個曾經幾度幻想的名詞,已成為一個需要用努力去完成的現實。我也要告別小學,告別那個熟悉的地方,告別以前那個不敢表現自己、依賴於父母的我。
或許說給你聽,你會驚訝於現在站在你面前,能夠自立、冷靜處事的大女孩,是個曾經依賴於父母,爸媽不在身邊就會哇哇大哭的小女孩。
我告別了依賴,走向了獨立。還記得月考之前,老師給了我們足夠的時間在家複習,但媽媽卻讓我到單位的圖書館,當三天的管理員,這可是前所未有過的,足夠的新奇。在正式「上崗」之前,我先了解了圖書管理員的職責,並為自己設定了一系列要求,要耐心、要細心、做事要有條理。圖書管理員的生活就這樣開始了:
早上,圖書館的人較少,我便先了解地形,整理、擦拭圖書。天哪,這麼多書,加油幹吧!我這樣給自己暗暗打勁。臨近中午,人多了起來,我也忙得不亦樂乎,幫這個找書,給那個借書。「這初中生就是不一樣啊!」聽到誇獎,我也更為興奮。但風雲變幻莫測呀!
第二天,我像昨天一樣努力工作,正幫一個阿姨找書呢,只聽安靜的圖書館發出一聲巨響,我急忙從梯子上下來,循聲跑去。天哪!靠牆的一排書架倒了下來,地下全是零散的書,原來是兩個小朋友在打鬧時碰倒的。這可是我昨天辛辛苦苦「加班」三個小時整理出來的,被一瞬間就碰倒了,想到這裡,眼淚似乎又迫不及待地想出來玩了。我剛想去找其他管理員來幫忙,又想:不!我已經是一個初中生了,不能再依賴他人了,不能丟臉!況且都是小孩,也是無意,訓斥他們會使圖書館暫時沒有秩序的,考慮到大局,我還是和顏悅色地對兩位小朋友說:「小朋友,嚇到了吧,以後不要在這裡玩,很危險的,你們出去玩,好不好啊?」看著兩個小朋友走去的背影,我又重新拾起書本,把它歸回原位。經過了這件事,第三天的工作受到了大家的支持,因為我寬容,因為我處事冷靜,因為我無需他人幫助能夠獨立解決事情。
我告別了依賴,學會了冷靜處事。更新了自我,改變了自我,我驕傲我告別了依賴於父母的影子。
第二篇:告別依賴
一眨眼,十三個春秋消消地走了。我卻宛如吃奶的孩子,什麼也不會。在家裡,買菜有爸,燒菜有媽,過著「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生活。很自然,「小皇帝」這個美名不知不覺地落到我的頭上。但是,「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
那天,爸爸到廣州出差了,媽媽要去照顧病重的奶奶。這下,我可遭殃了!他們走的那天,我吃了兩頓快食麵,那滋味真是苦不堪言。晚上,窗外下著瓢潑大雨,我躺在床上翻來覆去,睡不著就自言自語:「慘啦!以後的日子怎麼過?唉!求人不如求己。明天看著辦吧!」
第二天,我一大清早就起身生爐子。哪知,那玩意可真不好侍候。紙放少了,「蓬!」一竄火就熄了:放多了吧,只是冒煙。嗆得眼睛和喉嚨酸溜溜的。折騰了半天,火星不見一個,倒把臉弄得比包公還漂亮。快上課了,急急忙忙扒了幾口飯,朝學校飛奔而去!……
以後,擁擠的菜市場裡有我的身影;副食店的門口留下了我的足跡。在搓衣板前,我在埋頭洗衣,搓喲搓喲,手指都起了水泡子。在廚房裡,我燒菜煮飯,鄰居的阿姨當了我老師。在這三點一線的生活中,我每天都忙得不亦樂乎。
一天中午放學後,我心血來潮,就去探望奶奶。遇見了媽媽,她撫摸著我的手,看見了手上磨碎的水泡,心疼地說:「媽媽不在家,可苦了我的寶寶。」辛苦嘛,有點兒。不過我滿不在乎地對媽媽說:「你瞧,我沒掉一兩肉,生活得不是蠻好的嘛!」媽媽深情地望著我,臉上露出了微笑……
好不容易熬過了一個月。爸爸風塵僕僕地趕回來了。他見到我正在廚房裡燒燒鯉魚驚奇地問:「你媽呢?」我高興地說:「爸,你回得正好,快去醫院和媽媽一起接奶奶出院吧!今天,我要讓大家大飽口福。」這時,爸爸才茅塞頓開,拍案叫絕。晚上全家歡聚在飯桌前。他們品嘗著我精心烹煮的菜,讚不絕口。媽媽說我懂事了;爸爸說我長高了;奶奶說有這樣的孫子,是她的福氣。我抑住滿心的歡喜,一本正經地說:「這叫『逼上梁山』唄!」「哈哈……」
第三篇:告別依賴
合上《成長札記》這本書,我的心被作者劉知晨,一個15歲的初中生的成長曆程所感動與震撼。
劉知晨是北京師範大學附屬試驗中學的一名初中生,她沒有顯赫的家庭背景,沒有全國十佳的光環,沒有全國性大賽的獎項,沒有鋼琴十級的證書,也不是頂級的學生幹部。和大多數的學生一樣,她喜歡上網、聽歌、交友、看電影,也有少女常有的喜怒哀樂、多愁善感。可以說,普普通通。但她又很優秀,她的優秀在於她的全面——成熟懂事、充滿愛心並知道用愛心去關心別人,她愛學習但不死讀書,能夠寫出很多漂亮的文章,她善於思考問題、研究問題。就是這樣的一個中學生,在2003年「非典」特殊時期能夠帶領一個學生創辦的公司走出絕境;在2004年的聯合國國際中學生論壇上,面對外國學生對中國「人權問題」質疑,能夠挺身而出,用勇敢、智慧、友善和學識去徵服對方……。劉知晨姐姐的行為讓我深深地敬佩,而最讓我佩服的是她具有很強的獨立思考能力、獨立的意識和生活能力。
因此,要想自己的人生多姿多彩,學會獨立是關鍵。記得《成長札記》有一段寫到劉知晨在一次單獨出國學習回來時,因某種原因趕不上直達北京的航班,因此只好改道去香港,結果香港起飛的飛機又晚點,足足輾轉了33個小時,自己才回到北京,你知道嗎?她當時才12歲。小小的年紀,在離開父母,面對困難都能獨立地處理和在溫室裡長大、嬌生慣養的孩子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俗話說:溫室裡的花朵永遠沒有山上的野花開得燦爛。在我們周圍,有不少同學就像溫室裡的花朵,父母幫他們安排了一切,遇到什麼狂風大雨都是父母替他們擋,久而久之,他們便認為父母是一堵結實高大的牆,但是,牆也有風殘倒塌的一天,孩子也不可能永遠不長大,踏進人生,離開父母的港灣,是人成長的必經之路。
鳥兒長大了,就應該學會在碧藍的天空展翅翱翔;魚兒長大了,就應該學會在廣闊的海洋裡無邊暢遊;人長大了,就應該學會在坎坷的道路上獨立面對困難。孩子終究要離開父母,走自己的路,要想自己將來過得比上一代更精彩、更幸福、更出色,就應該從現在開始,走出依賴,學會獨立!讓父母放心,我們永遠是他們的驕傲!
第四篇:告別依賴
每一個孩子在家中都是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日子。
我當然也不例外。記得有一回我放學回家,在路上我高興地對同學說:「今天我家做餃子吃,我可以大飽口福一頓了!」
就這樣我高興的回到了家,到家後我看見爸爸媽媽還沒有回來,家中又沒有電話。於是我就坐在大廳裡邊看電視,邊等待著爸爸媽媽回來給我做餃子。可是十分鐘過去了,二十分鐘過去了,爸爸媽媽還是沒回來。我心裡非常著急,因為再過十分鐘我就要去學校了,怎麼辦呢?盼望著,盼望著,爸爸媽媽還是沒有回來,於是我只好帶著失望的表情去了學校。
來到學校後,那個同學跑過來問我:「怎麼樣,你媽媽做的餃子好吃嗎?你媽媽……」聽著她的話,使我心裡越來越氣,於是我打斷了她的問話說:「別再說下去了,不要說餃子,我連一粒米也沒有嘗到,肚子現在都還在空著。」朋友聽了我說的話笑著說:「我說你一來學校怎麼不高興呢!原來是沒有吃餃子啊!那你為什麼不吃飯呢?」我說:「爸爸媽媽都沒有回來,我吃什麼呢?」朋友說:「那你不知道自己煮飯吃嗎?」
我聽了她的話,心裡非常羞愧地回答說:「我不想動手煮。」朋友聽了臉色頓時變得嚴肅起來說:「你已經不小了,做什麼事都要自己做,不要依賴別人,等你長大了,你媽媽爸爸老了,還要你照顧他們,那你怎麼辦?要知道生活是自己創造的,如果你從小就不會去創造生活,你長大後該怎麼辦?」
聽了朋友的話後,我心裡突然間覺得朋友很偉大。當放學回到家後,我立刻放下書包自己去做飯菜等待爸爸媽媽回來吃,爸爸媽媽回來後說:「今天你怎麼這麼能幹?」我笑著回答說:「不,我今後也一樣會很能幹,因為我懂得生活是自己創造的,我從今以後再也不依賴你們了,我要告別依賴,創造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