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思考引發的……作文
2024-09-03 05:50:10 1
除夕夜,家家戶戶張燈結彩,鑼鼓聲震天。一家人張羅好年夜飯總算坐下來吃了。活潑好動的弟弟狼吞虎咽的吃了點飯就想跑出去,剛起身卻被媽媽止住:「坐下來,飯都沒吃乾淨。」弟弟不情願的吃完了飯,之後又跑出去。
看著弟弟碗裡殘存的一粒米,我突然想到了什麼,而且它們越來越多的出現在我的腦海中……
過去:【「食」道篇:一米定興衰】
遠古時期社會生產力低下,人們對食物懷著一種極為崇敬的感情。天主教教徒在用餐前還會進行禱告:「感謝上帝賜予我們可以果腹的食物。」人們對食物的要求只是「果腹」,不高。
俗話說「民以食為天」,幾千年裡的朝代更替似乎都有直接的原因。若是盛世,那必定是「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倉廩俱豐實」的繁榮畫面,就像《清明上河圖》描繪的那樣:人人豐衣足食,安居樂業;房屋鱗次櫛比,交通井然有序;社會生活豐富多彩……而亂世裡多半是伴隨著「饑民無數,易子而食」的現象,因為飢餓而造反也不難理解。
每個朝代的誕生,都源於前朝的深度腐朽。在經歷了一個休養生息、較為清貧的開頭,一段或長或短的繁華之後,也都會無可避免的因為自身的深度腐朽再次走向覆亡。這算是封建王朝的興亡規律,其實當時的人民哪裡奢求那麼多,吃得飽就行。
「米少國則亡,米多國則興」,原來一個國家的興衰,竟然被這小小的一粒米所掌控。
現在:【人心篇:一米見人心】
改革開放帶來的一系列變化,讓人們嘗到了不少甜頭。許多美食也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中,像《舌尖上的中國》《一城一味》等介紹各地美食的紀錄片也是大受歡迎。可那些原生態美食卻與我們餐桌上的食物形成了鮮明的反差,餐桌上的它們,背景都相當不簡單:蔬菜的「乾爹」是農藥;水果的「後臺」是膨大劑;就連豬都是抗生素養大的。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
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到底去哪兒「度假了」?改革開放的成果有目共睹,可是還是有人受到誘惑而劍走偏鋒,其原因何在?其中的種種罄竹難書,講上三天三夜也講不完,畢竟「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那些角落裡的黑暗和罪惡害人不淺,他們把善良的人逼上絕路,實質上也是在危害我們的國家。雖然那永遠只是少數,但也要提防「千裡之堤毀於蟻穴」啊!
中國有先進的原子彈,航天技術等等。但中國人民的餐桌安全誰來保護?吃得放心真的「難於上青天」嗎?我不相信中華民族輝煌和平五千年敵不過這風雲變幻的三十年。
願有一束陽光照進社會的角落,滌蕩所有的黑暗與罪惡;願有一陣天籟安撫所有不安的,受傷的心靈;願這片土地上的人心永遠澄澈……
未來:【世道篇:一米啟盛世】
前人為能否吃飽而擔憂……
今人為能否吃而擔憂……
對於後人,我們有理由認為他們擁有更好的世界,它們的擔憂很少甚至為零。當然,「前人栽樹,後人乘涼」,為了後人可以有更好的世界,我們該懷揣著各種大大小小的夢想上路了,也算是給中國夢助力。你的夢想很寶貴,你能感覺到的:如果中國夢是浩瀚的大海,我們的夢想就是一滴滴小水珠;如果中國夢是美妙的樂曲,我們的夢想就是一個個音符;如果中國夢是璀璨的星空,我們的夢想就是一顆顆繁星。
佛語「一念境轉」。我覺得也是,很多時候,一個念頭就能改變歷史。當我們站在岔路口的時候,不要猶豫,心存善念,選擇善良,選擇正義;也許這樣的人並不成功,但是至少他做的都是對的事走的都是對的路,活得亦然快樂。就像「蝴蝶效應」,一個人帶頭常常能夠帶動一大群人。「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很多時候,很多事,一念之間,就是兩個結果,完全相反的結果。
億萬個善小,將匯聚成輝煌的明天。
億萬個惡小,卻能揭開動亂的序幕。
決定明天的鑰匙,就在我們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