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立思考高三作文
2024-08-22 19:42:10
新的時代需要有新思想的新人,讓我們學會獨立思考,為自己搭建一條通往成功的道路吧!小編收集了獨立思考作文,歡迎閱讀。
第一篇:獨立思考
我學會了獨立思考昨天晚上,我在寫作業,突然之間,我被一道題困住了。
蒙提,我們又沒教過,我怎麼會寫呀!我左思右想,把自己的腦筋都快要傷到了。就在這時候,妹妹這個「搗蛋鬼」又來煩我了,我都被妹妹這個「搗蛋鬼」又來煩我了,我不勝其煩了,我都被妹妹這個「搗蛋鬼」鬧個雞犬不寧,把我的思路都打斷了,害得我「賠了夫人,又折兵。」,也不知如何是好,我只好把她趕出去,不然還能怎樣呢?我被搗亂的不知從何想起。我在想的時候,我又「遭殃」了,我家小狗毛毛「汪,汪。」的叫,可把我害慘嘍!
我不得已只好請教鄰居,鄰居告訴我:「只要理解意思,就能想出正確的答案啦!」我可高興了,我蹦蹦跳跳地回了家。
不用說,老爸等一下又罵起我了,我只能趁老爸上樓的時候,才偷偷摸摸地跑進書房,還是被料事如神的老爸給逮住了。老爸瞪著白眼說:「給我如實招來。」我吞吞吐吐地說:「我沒幹什麼,只是出去玩玩。」老爸說:「你能騙得過我這雙眼睛,是不是,老師教過的題目不會做,去問鄰居。」我委屈地說:「不是的,我們沒教過的題目。」老爸親切地說:「對不起,我誤會你了,你原諒老爸好嗎?」我笑眯眯地說:「老爸你只是不知道事情的原因,我不怪您。」我心裡美滋滋地想:老爸還我清白了,事情總算有好的結果。
我回到了書房想題目,我想來想去,終於想出了意思。我現在只差答案了,別提多高興。我只好再認認真真的想,我終於把答案想出來了。老爸看我這麼晚還沒睡覺,就說:「很晚了,趕快去睡覺,明天還要讀書呢?」我隨聲應道:「我馬上去睡覺。」心想:大功告成了。
我回到了房間,進入了甜蜜的夢鄉。
第二篇:獨立思考
孔子說:「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意思是指,如果學習書本知識而不思考,就會不辨真偽,更不能融會貫通,學以致用;如果只是苦思冥想卻不認真讀書,就會孤陋寡聞,才疏學淺,更不能做到博見約取,標新立異。
孔子的這兩句話闡明了學習與思考的辯證關係。
學習與思考是人們在獲取知識過程中,兩個相輔相成,密不可分的思維活動。只學習不思考不行,只思考不學習也不行。只有將二者正確地結合起來,才算真正懂得了學習與思考的辯證關係。
這裡所說的學習,主要指從書本上汲取間接經驗。古今中外,凡成大學問者,無一不是博覽群書,讀破萬卷的。人非生而知之,只有不斷學習前人的經驗、成果,充實自己的頭腦,才能進一步有所發現,有所創造。革命導師馬克思為了完成資本論這一巨著,曾在大英博物館潛心研究,留下了深深的足跡。可見認真讀書是成才所不可缺少的。要勤於學習,必須博覽熟記,持之以恆。魯迅先生說:讀書「必須如蜜蜂一樣,採過許多花,才能釀出蜜來,倘若叮在一處,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另外,學習還要持之以恆,要「戒怠荒,戒無恆,戒躁急,戒泛雜」,只有這樣,才能學有所成。
然而,學習本身並非目的,學會舉一反三,靈活運用知識才是真正的目的。為此,就必須發揮主觀能動性,進行積極、認真的思考,弄清知識的來龍去脈以及知識的有機聯繫。如果學到的東西不經頭腦加工,就好比吃下的食物未經口腔咀嚼、腸胃消化,即便是美味佳餚,也不會被身體吸取一樣,非但無益,反而有害。法國作家伏爾泰對此有著十分精闢的論述,他說:「書讀得越多而不加思考,你就會覺得你知道得很多。而當你讀書思考得越多的時候,你就會清楚地看到你知道得還很少。」可見善於思考是多麼重要!
要善於思考,需要有蜜蜂釀蜜的精神。每一克甜美的蜂蜜不知凝聚了那小生命的多少的心血。思考也需要我們下苦功夫,以「打破沙鍋問到底」的探索精神去鑽研,切不可不懂裝懂,淺嘗輒止。
學習是思考的基礎,思考是學習的升華。在學習的基礎上思考,思考才能深入;在思考的前提下學習,學習才有效果。同時對所學的知識必須結合實際反覆運用,知識才能鞏固,技能才可純熟,這就是我們掌握知識的必由之路。
願我們大家都能勤於學習,善於思考,去勇敢地攀登科學知識之顛。
第三篇:獨立思考
每年高考,作文題目總是萬眾矚目的焦點。今年同樣如此,高考語文結束沒多久,網上就迅即出現了各地高考作文的題目。有意思的是,今年的作文題,有相當一部分是哲理性、勵志類的,猶如「心靈雞湯」,很容易讓考生有話說,也開始為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提供了空間。
一聽到浙江高考作文題是圍繞網友對博文《坐在路邊鼓掌的人》的不同觀點寫文章,杭州市作家協會副主席孫昌建就笑了,「我比較了其他省份的作文題,覺得浙江的這個很有彈性,沒有一個標準答案,這種開放性的題目很有意思。」
孫昌建最欣賞的就是一個多元的答案,他覺得文學不該是選擇題,非此即彼,而應該是豐富多彩的,甚至可以有爭議。「這個題目對考生來講會比較容易寫,但要寫好又不容易,因為他們的人生閱歷等局限不可能會把文章拉得太開。有人說作文寫得好能拉分,現實中並不是這樣,高考作文的評分方式也決定了高考作文的分差拉不開。」
杭州師範大學人文學院中文系教授劉曉偉覺得,浙江今年的高考作文能夠讓考生展現自我的生命景觀。「由於內容與考生的校園生活密切相關,如何快樂健康地成長本身就是中學生的生命話題,因而他們是能有感可發、有話可說的。」
接上了「地氣」,是另一種評價。現在的高考作文已經不再在審題上刁難考生,更多考察的是新一代對於社會的關注與判斷。
「作文題目來源於網絡熱帖,來源於博文。而網絡呈現的是民間性,這裡人人平等,每個人都有話語權,展示的也是普通人的東西。不同於以前的高考作文裡動不動就喜歡選擇引用國內外經典文學。這樣一來,很親切,同時也很有當代生活氣息。」杭州越讀館語文教育負責人郭初陽在評價浙江高考作文題時表示了肯定。
郭初陽也肯定了題目的內容,不再是宏大敘事,追求高大全的英雄人物,而是提出了「我願做普通人」的可能性,還原了有血有肉的普通人,而不是一定要塑造不食人間煙火的光輝形象,這傳遞出了一種精神:對於生活的重新定義和對個體日常生活的尊重。
在種種高考作文命題中,能激發考生獨立思考的,是最難能可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