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v4地址剩餘不足4億 兩年後全部耗盡
2024-09-08 00:41:10 1
泡泡網資訊頻道1月29日 日前中國網際網路信息中心(CNNIC)表示,全球網際網路IP位址剛剛突破了一個新的關鍵臨界點,IANA可分配IPv4地址剩餘量已不足10%。CNNIC同時呼籲:應儘快從國家層面加快部署向IPv6地址的平穩過渡,避免在下一代網際網路發展中掉隊。
ICANN主席和執行長Rod Beckstrom認為:「為了讓全球網際網路跨越界限地增長與發展,我們需要快速推廣IPv6協議的使用,現在是網際網路社群聯合行動的時候了!」
CNNIC報告中分析:3G推動下的移動網際網路發展,也會產生對IP位址巨大需求。未來5年中,移動網際網路的IP位址的需求預計達到5-9億。顯而易見,目前的IPv4地址資源遠無法滿足增長迅速的網民需求,如果我國們不採取及時的應對措施,屆時,運營商、用戶和設備提供商將有一系列不良連鎖反應。
IPv4地址剩餘不足4億 兩年後全部耗盡(圖片來自網際網路)
網際網路協議(IP)作為一項協議標準為網絡設備連入網絡做唯一的標識。目前IP協議版本分為IPv4和IPv6兩種。而Ipv6能提供比IPv4更龐大的地址資源。面對如此緊缺的IPv4資源,所有網際網路管理者應立即採取措施,推進IPv6網絡部署的規劃。IP位址是逐級分配的,由網際網路名稱與地址分配機構(ICANN)授權網際網路編號管理局(IANA)負責分配;IANA將IP位址分配給全球五大區域網址分配管理機構(RIRs),例如亞太地區的APNIC ,RIRs再將其分配到各自所管理的區域。面對不足10%的待分配IPv4地址資源,這迫使全球網際網路社群慎重考慮並採取堅決措施確保全球向IPv6的逐步過渡。
面對兩年後即將枯竭的IPv4,實現IPv4向IPv6的過渡已經迫在眉睫,世界各國已經對IPv6地址的部署「摩拳擦掌」,歐美等發達國家更是將其上升到國家戰略的層面,成立專門的政府工作小組進行相關工作的推進。
相比之下,目前我國的IPv6產業鏈不完善。根據最新數據:目前中國的IPv6地址為63塊,排名全球18,遠遠落後於巴西(65728塊)、美國(15025塊)、德國(9861塊)、日本(8356塊)。不難看出,如果不積極應對,我國可能會將輸在基於IPv6地址下一代網際網路的起跑線上。
針對這一局面, APNIC執委、CNNIC專家張健認為:要實現IPv4向IPv6的平穩過渡,保證我國下一代網際網路的穩健發展,需要在網絡應用、終端設備、技術標準、IP位址資源分配管理上有一個整體的規劃布局,政府、設備供應商、電信運營商,以及內容提供商要履行他們在IPv6過渡中的角色。在這個系統性的工程中,國家力量就顯得不可或缺,需要政府不斷加強在該領域的投入和政策導向。NRO主席Axel Pawlik的呼籲與此「不謀而合」,他強調,「政府部門應該在本國的IPv6部署推進中扮演主要角色。」
CNNIC在2008年提議啟動「IP位址國家行動計劃」,呼籲從國家層面,在組織機構、技術標準、資金和政策等多個方面入手,根據IPv4地址耗盡的時間段來整體布局我國的IPv6推進計劃,確保我國能夠順利地從IPv4過渡到下一代IPv6地址。據了解,CNNIC已經累計為我國分配IPv4地址5600萬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