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抒情作文:思鄉
2024-09-09 10:40:10 2
鳥近黃昏皆繞樹,人當歲暮定思鄉。今天小編就來分享高中抒情作文:思鄉,請各位讀者好好欣賞和借鑑。
高中抒情作文:思鄉(一)
天依舊很藍,海依舊很寬;陽光依舊刺眼,那一輪明月下的家鄉,依舊在我心間。
——題記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這首連我弟弟都朗朗上口的古詩,簡單易記,但每每念起,總勾起我思鄉的無限情緒。我的家鄉並不是什麼著名的旅遊景點,但是我還是很愛很愛我的家鄉。每逢佳節倍思親,除了春節或者是什麼比較重要的節日,否則我會老家的機會少得可以忽略不計,每年我回去的次數也就兩三次。回去也沒有多長時間,我們就馬上回來了。每當我坐在車裡,看著我的家愈來愈遠,愈來愈小,直到房子變得沙粒般大小,看不清了,才肯回頭。
我從小跟著父母來到廈門念書,那個時候還覺得離開家鄉沒什麼不好的,可以到城市裡面念書,多好啊。但是漸漸長大了,開始懊悔那個時候我的這些想法。我怎麼可以嫌棄生我養我的家鄉?
記得小時候,我和家人們回老家時,每個晚上我和姐姐們都會坐在三樓的陽臺,聊著天,別提多興奮了。我們一抬頭,就可以看見一輪明月掛在天上,很美很美。那個時候,我們總會在陽臺那,聊上整個黑夜,不開燈。我喜歡這種感覺。
我有時候會在想,如果我不是降生在這片土地,我就不會對這一片厚土有這麼一份特殊的熱忱。如果我的親戚們中的一部分不是農民,也許我也不會將「粒粒皆辛苦」詮釋。如果…
感謝這些如果,沒有這些如果。
很多人都覺得農村不發達,生活條件不好,甚至有的人會嫌棄那裡。不過,別人怎麼想,我並不在乎。我只知道,我熱愛那片土地。有誰曾想過,如果沒有你們所說的這些「土農民」抑或是「鄉巴佬」或者更多更多不好聽的詞彙,沒有這些你們口中的社會階層的人民,你們吃什么喝什麼。沒錯,他們是生活在社會底層的人們,也正因為他們處於底層,所以他們撐起了這個社會。甚至有人罵粗口的時候會有意無意的說別人是「鄉巴佬」,但是你們所說的「鄉巴佬」真的是那些為人民服務而默默不問的人們麼?他們不是「鄉巴佬」,他們是這個社會上最最無私,最最高尚的人!他們的心如同月光般純潔、無暇,而不像是那些所謂的「高階層人民」,他們在社會上久了,已經在潛移默化中被世俗一點一點的磨去高尚,只剩下一顆骯髒的心。
一輪明月,照亮我的家鄉,照亮他們的心。
高中抒情作文:思鄉(二)
酸澀的,開心的,那隸屬於思鄉的味道久久纏繞在我的心畔,我的身旁……
酸澀的,那苦鹹的淚水在一步一步刺激我的味蕾。伴隨著淚腺,我不願讓他人看到的水滴在靜靜流淌。家鄉的一切一切都在我腦海裡一遍又一遍地回放。即使是那枯樹也倍感親切。
曾經,我夢中曾幾次迴繞這青山綠水,曾多少次設想在這美景中吟詩作畫,同那古今名人共享山水之樂。如今,卻早已沒有了那份閒情逸緻。有的只是那久久揮之不去的故鄉的荒野。那沒有一絲美意的景色在我眼裡就是世間最美的事物!
可如今,我有的,只是那一行行伴隨淚兒留下的酸澀。
但,也許我也該高興。我不再是一個不懂情感的傻傻的稚童。我已懂了何謂思鄉,我也可以與那李杜同唱相思之歌了!所以,
開心的,為我懂這相思之意而開心,為我可以與古今騷客同譜相思而開心!
思鄉的味道,是酸澀的。那苦鹹的味道讓我不想去回憶,不想去再次離開這故鄉的懷抱。如同一個稚兒不想離開母親一般,我不想再去品嘗這思鄉的味道了!
思鄉的味道,是開心的。那懂事的愉悅仍徘徊在我心中,令我總是在細細回味。
思鄉的味道,是酸澀開心的。或許這樣說有些矛盾,但,這就是唯屬於我的--思鄉的味道!
高中抒情作文:思鄉(三)
人生有親情、愛情、友情、第四感情,還有一種感情便是鄉情,這種神繞夢牽的情感總是讓人心裡多了一份淡淡的哀愁和惆悵,多了一份守望和嚮往。沒有人逗留他鄉時會忘記自己的故鄉,會總是因為某件事、某種物品、聽到一首久違的歌聲或音樂,或在街上偶爾聽到親切的鄉音,都會讓自己心緒難平,甚至淚光盈盈。
離開了故鄉的人有的是榮升高就的人,多數人則是為了生活才選擇了遠去異鄉為異客,我屬於後者,理解這些人的切身的感受。走在自己戶籍不在的城市裡,我們很難、或者沒有資格昂起頭,只能在人行道上遛邊走,隨著外鄉人流入城市裡從事各種生意,我們在購房、買車等、在一些社會福利面前受到了種種限制而只能後退三步,我最有感觸的是,在甲流蔓延時,防疫針供應有本市戶口的居民使用,我們外地人在生命平等的嚴肅話題面前不得不黯然神傷,好在甲流病毒被控制住了,我們算是在天意的幫助下躲過了一劫。其實,外地人在他鄉遭遇的歧視何止是這些,我們除了忍耐、淡定之外也沒有其他別的辦法了。也應了老人們常說的「物離鄉貴、人離鄉賤」這句老話。本身離鄉是為了生活,能夠掙點錢,有一天回到故鄉有飯吃、過上富裕一點的生活就是我們唯一的心願。
思鄉的情結裡也有著我們對生命中逝去的時間的眷戀,我們的童年、少年一般都是在自己的故鄉裡度過的,在回憶中我們也能重溫父親的慈祥、深沉的愛,母親那包容、溫暖的愛,總是可以激勵我們在異鄉敢於吃苦受累、堅強奮進,那怕有一天在異鄉我們受傷了、落魄了,我們在自己的父母親面前也要強歡笑顏,聲稱自己在這裡過的很好,這裡的本地人熱情好客,錢也好賺,吃住便宜,氣候風景俱佳等,善意的謊言背後我們也只能強咽淚水,我們長大了,不能讓自己已經年邁的父母親為自己牽腸掛肚,這也是我們回報父母恩的一種簡單無奈的方式吧。讓遠在故鄉的父母親能安心,甚至認為我們有了作為而感到驕傲。
當每年的各大節日到來時,我們倍加思念家鄉和家中的親人,除了寄點錢、打電話問候之外,我們更多是在心中湧滿了祝福,孤懸在這個陌生的都市裡,看到節日璀璨的燈火,市場裡熙熙攘攘購置生活用品的人流,看到本地人親情融融地在一起吃團圓飯,讓我們夢醒淚落、情以何堪,也讓我們深深地覺得命運難違的無奈,需要心中有一種充實的心態來面對背井離鄉的生活,因為我們還有夢,還有對生活的美好的熱望,還有一個積極進取的心。每當春節臨近時,我們可以放下手中的一切而返回故鄉,儘管我們在時間上、經濟方面都有付出很大的代價,但我們值得其所,能夠在辭歲迎新之際與自己的親人在一起祝福明天、心向未來,這是一個不可更改的習俗和中華民族的自古到今的傳統。
而我慘了,因為患有呼吸系統疾病沒有痊癒,春節正是東北最寒冷的時節,我只能有家難歸,在異鄉聆聽爆竹聲聲辭舊歲,只能坐在自己臨時的家裡看電視、上網,沒有心思購置年貨讓自己在春節吃到可口的飯菜。我只能希望有一天我真的有錢了,把我的親人們從故鄉接到我居住的城市,我能和他們在一起。而這舉家遷移只能是一個幻想。
從李中的「旅次經寒食,思鄉淚溼巾」,還有李白的「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這些詩作中,理解了古人思鄉之情也是如此地迫切,我們這些為夢想而流浪的人也感同身受,是的,沒有誰逼著我們離開自己的故鄉,只是我們在思想上有些不安分,不想過著那種近於平庸的傳統生活,於是,我們想到了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的勵志之言,希望自己去外面的世界能夠得到更大的發展空間,從某種程度上說,我們擠進一個陌生的城市也是一個侵略者,可能會影響到人家本來寧靜祥和的生活環境,我們也不應有更多的怨言,只能默默地勤奮工作,尊重本地人的生活習俗和感激人家能夠善意接納我們,懇望有一天我們本地人和外鄉人能親如一家,相互幫助,讓生活變得更加和諧美好。
旅愁思鄉,需要我們忍耐、努力,需要我們銘記親人的囑託,也需要我們用文字、歌聲來寄託對故鄉的思念。
高中抒情作文:思鄉(四)
二十年前,我離開家鄉到了一個完全陌生的地方求學。人在異地他鄉,難免思念家鄉,對於剛剛離家求學的少年來說,獨自一人,置身於完全陌生的天地裡,孤獨寂寞常常襲上心頭。記得那時我每當思鄉情切,就常站在學校的大門口眺望著故鄉的方向,有時還會暗自垂淚,思念著久別的父母,家鄉的親人。
我從來沒有這樣久的離開過家,也從來沒有離開過父母身邊,更沒有獨自一人應對生活,此時此刻就會倍加思念父母。想一想,在家千日好,出門一時難,在家有父母的呵護,衣來伸手飯來張口,蜜罐裡生蜜罐裡長,父母為兒女鋪平了生活的道路,操碎了心,從吃飯到穿衣,從生活到心靈的撫慰,無一不想到,無一不做到,做兒女的躺在父母的保護傘下幸福的生活,不知道什麼叫做憂愁,什麼叫做煩惱。如今,我離開了父母的懷抱,沒有了父母的保護傘,就像雛鷹獨自在藍天上翱翔,面對風風雨雨的洗禮,煽動著稚嫩的翅膀,在天空中書寫著青春的宣言。
想家的時候,就會給父母寫信,因為那時沒有手機,電話也很少,是機關單位的專用品,對於我們這些窮學生來說是可望不可即的奢侈品。我們和家裡人溝通的通訊工具就是寫信,想家想父母就開始寫信,寫的情深意切,淚水常常溢滿眼眶,思鄉情濃,紙短情長,問候父母工作是否順利,身體是否安康,告訴父母不要掛念孩兒,請父母放心,孩兒已經長大,一個人能夠獨立生活,能夠獨自處理好所面對的一切生活和學習上的問題,孩兒已經成了堅強的男子漢。思想情濃,便想起了從前,想起了父母的叮嚀,我把他牢記心間,我從來沒把他忘卻,想起父母的期望,我不曾把它辜負。
我每每想到這些,都會倍感振奮,激情滿懷,仿佛父母就在身邊,用慈愛的目光把我仔細打量;思想情濃,使我倍加珍視鄉情,讓我更加感謝父母的恩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