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文明,弘揚文化600字
2024-09-09 23:42:10 1
中華民族擁有五千年的悠久歷史,這樣的一個文明古國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
中國的文字也歷時久遠。從最初的倉頡造字,後來有了孔子的「敏而好學,不恥下問。」孟子的「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又經過李白的「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李清照的「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戚戚。……經過多年的流傳,有了如今的中華文化。
中華文化淵源流長,自然是學養深厚。
相傳,伯牙善彈琴,鍾子期善聽琴。伯牙彈到志在高山的曲調時,鍾子期就說「峨峨兮若泰山」;彈到志在流水的曲調時,鍾子期又說「洋洋兮若江河」。鍾子期死後,伯牙不再彈琴,因為沒有人能像鍾子期那樣懂得自己的音志。後遂以「知音」比喻對自己非常了解的人。一個「知音」裡,就有這樣一個動人的故事,可以想像,成千上萬的詞語中,包含了多少中國的歷史文化。
「願得一心人,白首不相離。」希望能有一個一心一意的人,就這樣,和他一起走到白頭也不分離。這樣一句家喻戶曉的詩句,沒有堆砌的華麗辭藻,卻扣人心弦,因為它飽含著真情實感。
古語云「百善孝為先。」那麼說起美德,孝順就是中華民族薪火相繼的傳統美德。父母給了我們生命,教育我們長大,不知付出了多少心血。我們應當感謝,應當報答。一篇廣告,至今讓我記憶猶新「一個小男孩吃力地端著一大盆水,笑著對媽媽說說『媽媽,洗腳!』」讓我記憶猶新的,不僅僅是那個小男孩的乖巧,還有他那份發自內心的感謝和至深的愛。他給了我們一個典範,一個讓年幼的孩子尚有這樣的感恩之心,我們又該怎樣做呢?
大家應該聽過這樣一個故事「一個人大學畢業,到一個公司應聘。他走進大廳,看見地上有一張紙屑,來應聘的人很多,卻都只顧著自己的事,沒有一個人撿起那張紙屑。於是,他走過去撿起紙屑,扔進垃圾桶裡。就是這樣一個舉動,改變了他的命運。他並沒有很高的學歷,卻在這次應聘中脫穎而出,正是因為那一個小小的舉動。」這樣微不足道的事,但它足已顯示出一個人的品行。這也是中華民族的美德。
身為中華民族的一員,讓我們肩負起這個責任「傳承文明,弘揚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