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父親的記憶作文
2024-09-11 13:47:11 1
父親,我還記得小時候你抱我的感覺,父親,我還記得小時候你親我的感覺!今天小編就來分享關於父親的記憶,請各位讀者好好欣賞和借鑑。
父親我很想你
轉眼間父親離開我將近兩年了,我對他的思念一天也沒有減少。在這兩年中,我一直想寫一些關於父親的文字,卻每次筆還未動,淚水早已成行,故遲遲未能如願。
時值中秋月圓夜,一人獨坐窗前,再也禁不住對父親的想念和愧疚,在淚眼朦朧中,父親的面容在月光下若隱若現,那是我久違了的笑容,卻又是滿臉的憐惜和疼愛。
父親走的很突然,以至於我沒能見他最後一面。接到大哥的電話已是深夜,聽到噩耗後的我頓時淚流滿面。我再也見不到我的父親了,想到這裡,我哭了一夜,第二天晚上坐上了回家的火車。
趕到家中已是凌晨五點,我只看到大門口貼著的輓聯還有老屋門口父親的棺木,就哭倒在父親的靈前。家中很冷清,父親的靈前只是擺放著一些簡單的祭品,一根白色的蠟燭在風中搖曳,沒有遺像,因為父親生前很少照像。站在庭院中只能聽見寒風的哀號,旁邊的幾間房子裡是母親和哥哥姐姐們在等我回來。看到我,母親還沒有說話就哭出聲來,我理解母親的苦,父親病重的一年多中,癱瘓在床,一直是母親悉心照料,就在父親的身體恢復好了的時候卻突然撒手而去。母親一哭,一家人都忍不住哭成一團……
父親的葬禮很隆重,農村所有的習俗哦們都操辦了,他苦了一輩子,生前沒有享到兒女們的福,現在走了就應該走的轟轟烈烈,我是這樣想的。父親的墓地選在他生前經常勞作的那塊地裡,從我家大門口向南一眼就能看到,也許這樣就可以讓父親永遠陪著我們了。一株柳樹,一堆黃土,組成了父親墓地的內容,一如他平實的一生。
父親永遠地走了,聽母親說父親彌留前最想見的人是我——他最疼愛的小兒子,也是他一生的心血和驕傲。然而,我卻在千裡之外的古城西安,沒能陪在他的身邊,這也是我最大的遺憾和愧疚。我想,父親是不會怪我的,因為他給了我其他哥哥和姐姐們從沒有過的疼愛,父親總能給予我無盡的寬容,也給了我最深的記憶……
柳笛的記憶
記得在我很小的時候,父親還很年輕。那時候因為我的乖巧而懂事,他不管走到哪裡都會把我帶著,春天的時候他去地裡幹農活也會讓我跟上。
春天的田野裡一片碧綠,柳樹也吐出了新芽。我總是跟在父親的屁股後面,看他拿鋤頭給麥子鬆土,休息的時候,父親會用鋤頭把柳枝鉤下來,然後在他的手裡很快變成一個個柳笛,放在嘴裡,能吹出「嗚…嗚…」的聲響。我很驚詫與父親手的精巧,很快就會吹著柳笛滿地裡跑,而父親這時總是微笑著在我身後,坐在田埂上抽菸。
後來父親又會用楊書樹枝和蘆葦給我製作笛子,而且比柳笛吹出來的聲音還要好聽。等到慢慢長大了,我自己也跟著父親學會了製作這些玩具。
也許那時候的父親根本就不知道,二十多年後的我還能記得那最初的玩具,就是那些父親手裡的「作品」,竟成了我童年最大的也是唯一的樂趣。
香菸的記憶
父親抽菸很厲害,這是我從記事的時候就知道的,後來他突發惱溢血癱瘓,才算徹底戒掉了,一直到臨終前,父親都始終沒有抽菸。
我還記得父親最早抽的香菸,牌子叫「魏河」,父親叫它「一毛找」。因為每盒售價八分錢,給一毛錢還要找回二分,而父親從來都是把那找回來的錢順手都給我買了糖果,那時候的糖果也很便宜,每個剛好二分錢。後來我就喜歡經常給父親買煙,因為每次都有糖果可以吃。
後來父親又改抽了一種叫「古城」的香菸,外面是灰綠色的包裝,裡面的紙是灰色和黑色的兩層。後來又換成了「春梅」啊什麼的。那時候的香菸是沒有過濾嘴的,很粗糙的包裝,煙味很嗆人。我喜歡收集父親的煙盒,花花綠綠的,很好看。同時也更喜歡給父親買煙了,因為他會順手給我一些零錢,讓我自己買零食吃……
等我上高中的時候,父親卻突然成自己捲菸抽了,他說外面賣的煙沒味道,還不如自己中幾棵菸葉,曬乾後捲紙煙抽。其實我心裡明白,那是上了年紀的父親為了給我攢學費而故意省錢,捨不得買煙了。
我上了大學以後,自己也早已經學會抽菸了,每年回家都會給父親帶回兩條香菸,他總說抽著沒有味道,都發給別人抽了。我又給他買回一種叫「巴山雪茄」的煙,一包只有十根裝的,普通人一口氣抽下一根都會受不了,而父親竟然連抽三根都說沒勁,說這些話的時候父親的臉上總是掛著笑……
生病的記憶
我從小體質不好,小時候更是體弱多病。每次生病都是父親帶我到鎮上的衛生所去看,因為我害怕打針,又嫌藥太苦而不願意吃,父親就從大夫那裡給我拿了好多幹吃糖。剛開始我不敢吃,後來發現那雖然是一種藥,可是嚼在嘴裡卻很甜。以至於後來到我病好以後竟然還吵著要吃幹吃糖。
有一年我的腿骨折了,父親帶我到市裡面的大醫院去看病,我因為疼痛而哭鬧不止,父親就給我買了幾個水煎包讓我吃,我竟然不哭了,因為水煎包的味道確實太香了。後來因為嘴饞,每次去市裡我都會哭鬧,不是因為腿疼,而是想吃水煎包了,而父親每次都慷慨地滿足了我的要求。那是我小時候最愛吃的美食了。那時候我竟然傻傻地認為,生病確實是一件幸福的事。
直到我長大後和父親一塊去集市上賣菜,中午賣完菜後我們會在集市上吃飯,而我經常吃的飯也是水煎包。記得有一次實在是餓了,我竟然一口氣吃了五十個水煎包,惹得父親和哥哥都笑我。
「歷史」的記憶
我從上學的時候開始,學習成績就非常的突出,在我們那樣沒有一個大學生甚至沒有高中生的村莊,誰家的孩子學習好是一件非常光榮的事,因為在所有鄉親們的眼裡,那就是「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了。因此我就成了我們村所有家長教育孩子的榜樣,也是父親眼中的驕傲。
初中的時候,父親就知道我文科學得好,因為我寫的文章常常獲獎。雖然父親沒有念過一天書,也不懂什麼叫歷史,可他知道我需要了解過去的事。於是,每次全家看電視,只要有我在,父親總是不顧全家人的反對,堅持選在播放古裝片和戰爭片的頻道。其實,大家都知道,父親最喜歡看的是戲曲,尤其是豫劇,像《打金枝》、《穆桂英掛帥》之類的。好多時候,他都看著看著睡著了,還捨不得離開電視機。
不僅如此,每次我跟著父親去田裡幹農活的時候,他還會有意無意的跟我講起他生活過的那個年代,比如文革,比如大躍進……現在想想,我對歷史的熱衷,很大程度上也是得益於父親的影響。
電話的記憶
我上學的時候,學校和社會上發給的獎品、獎盃和榮譽證書很多,至盡我都記不清有多少了,一直是父親給我小心地保存著。我每次得到的那些榮譽,都是父親最大的欣慰。父親去世後,我的那些東西也拉得七零八散,不見了蹤跡,而唯有一部紅色的電話機,至今放在桌子上,歷久猶新。
那還是我在上高中的時候,有一篇文章在徵文比賽中獲了獎,電信局獎勵要給我們家免費安裝一部電話。那時候我們村還很少有人能裝上電話,光是安裝費用就將近上千元。全家人知道後都很興奮,父親更是很激動。
但是後來因為捨不得每月二十多塊錢的月租費,家人都建議不要裝電話了,父親就很生氣,堅持要安裝。還是母親協調說等我考上大學了再裝電話吧,那時候我往家裡打電話也就方便了,反正電話機也送到家裡了,父親只好不再堅持了。
誰知道等我上了大學,家裡的經濟條件卻每況愈下,年邁的父親也無力再賺錢供我上學,更不用提安裝電話的事了。每次我從西安給父母打電話,都是打到鄰居家裡,母親再跑去接,而父親卻很少去接我的電話。雖然那部電話機一直沒有安裝,父親卻一直把它放在我家堂屋的桌子上,每日擦拭,還用一塊布蓋著,害怕落上灰塵。
等我大學畢業了,村子裡卻早已興起了手機,哥哥們都在家,也有手機,我有什麼事直接打電話回家就可以了,父親也就不再提安裝電話的事了。就這樣,一直到父親去世,竟然都沒有機會了卻他這一樁心願……
一聲嘆息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父親給予我的愛太多太多,而我回報他卻極少極少,因為工作的原因,每年也只能回家那麼一兩次,他生病的時候我也只在家呆了不到半個月,就匆匆的趕回西安了。
我知道父親從來沒有怪過我,即使在他最生氣的時候,他也不會對我發火。父親的愛是無言的,他從來不多說一句話,卻用實際行動向我詮釋著父愛的真諦。
「那是我小時候,常做在父親肩頭,父親是兒那登天的梯,父親是那拉車的牛……」每每聽到這首《父親》,我都禁不住含淚長嘆。父愛如山,父親的脊梁永遠是我心裡最溫馨的港灣,他為我遮風擋雨,給我撐起一片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