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作文:千裡馬
2024-09-07 01:26:10 1
作文一:假如我是千裡馬
也許在幾千年之前,我就是一匹千裡馬。那時的我沒有伯樂相識,更沒有被冠以「千裡馬」之名。就這樣,「老死在槽櫪之間」。可如今時代不同了,如果我再一次地成了千裡馬,我一定要當一匹不平凡的千裡馬,過一回瀟灑的「馬生」。
假如我是千裡馬,如果沒有伯樂,我不會憑空等待,我要借我所長去展示自己;如果有了伯樂,那更好,我會極力發揮千裡馬的優勢,讓伯樂相識,成為一匹貨真價實的千裡馬。
假如我是千裡馬,如果等不來伯樂,我不會在槽櫪間待一輩子。我會憑藉千裡之姿,和其他的馬兒一起奔騰在廣袤的草原。
假如我是千裡馬,我不會笨笨地只會嘶鳴。我會發揮我的聰明才智,試著與「食馬者」以一種特殊的方式溝通。找工作還要面試,「溝通」好了什麼事都好辦。
假如我是千裡馬,我不會慵懶地享受我的「貴族生活」。即使真被人們識別了,也不會驕傲,不會仗勢欺人。我會極力幫助在我的光環下被埋沒的其他「貧困」的馬兒,讓他們也過上好日子。我也會努力學習,彌補自己的一些不足之處,藉此來成為一匹完美的千裡馬。縱使是「頭懸梁,錐刺股」,也在所不惜。
假如我是千裡馬,我要去找我的伯樂。只有伯樂才懂我的心思。只有在伯樂身邊,我的生活才會過得有滋有味。倘若身在富貴之家,被稱以千裡馬之名。雖有豪華飯食,舒適生活,也不及平凡人家自由。
千裡馬固然好,雖有千裡之能,但失了伯樂,沒有自由,也是一大憾事。
普通平凡的馬兒雖然過得清苦,但自由快樂。就算沒有千裡之能,也過得安逸。
如果我是一匹千裡馬,我就要做一匹既有伯樂,又擁有自由的千裡馬;如果我是一匹千裡馬,我就要做善良、聰明的千裡馬,我要過一回瀟灑、幸福的「馬生」。
作文二:千裡馬
從前,有一匹奄奄一息的千裡馬,在翻越太行山時由於感激伯樂對它的賞識和體貼,竟能一躍而起,嘶聲直抵雲霄!這就是千裡馬遇伯樂的故事。由此我從故事中有一所感——世間「千裡馬」再多,也需要「伯樂」去發現,並且對待它們要「策之以其道,食之要能盡其材,鳴之要能通其意。」這樣「千裡馬」的日行千裡之能才能表現出來。
唐代韓愈通過《馬說》強調了一個觀點:千裡馬需要伯樂去發現。恰巧在當時,作者就是一匹沒被發現的「千裡馬」。他在初登仕途時,就很不得志,曾三次上書宰相求擢用,然而,宰相沒有「伯樂」慧眼識英才的能力,更沒有伯樂一樣的胸懷,終於足三及門而閽人(守門人)辭焉。
在《馬說》中,作者借「千裡馬」不遇「伯樂」而辱於奴隸人之手,駢死於槽櫪之間來比喻自己懷才不遇明主的遭遇,實在再恰當不過了。聯想當時,正如作者所說:「千裡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像李白、杜甫等一批懷著「天生我才必有用」的「千裡馬」最終卻落得「浪跡天涯」,也不得不感嘆道:「天生我才亦無用」!雖然早在隋朝就推行了科舉考試,廣納人才為國效勞,可是在XXX*的統治之下,又有多少「千裡馬」能被「伯樂」相中呢?像作者一樣的「千裡馬」也只被埋沒在庸愚的「食馬者」手上,而真正像「伯樂」一樣能慧眼識英才的明主又有幾人呢?他們不但不能識別良駒,還妄自感嘆:「天下無馬矣!」這是何等的荒唐!嗚呼!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
聯繫現實,不難看出:在知識爆炸的今天,的確有無數的「千裡馬」得到「伯樂」的賞識,使自己的能力得到了發揮,例如現行的各行各業的機構zuowen.zk168.com.cn改革、結構調整,它就徹底打破了傳統的「鐵飯碗」,形成了能者居之的大好形勢。給了「千裡馬」以施展的空間,還有許許多多的「伯樂」——大公司、企業和國家科研機關等也在求賢若渴地招募「千裡馬」。例如,最近西安某單位就辭去了那些有資格而沒有能力的工人,而不惜重金去聘請那些雖無資歷卻很有能力的人員。
同樣,在現實生活中,也存在有像韓愈一樣的有日行千裡之能的千裡馬不遇「伯樂」的現象。但是在物慾橫流的現代社會中,存在的是博學多才的「千裡馬」得不到「伯樂」的賞識;而那些不學無術的富家公子及高門權貴子弟卻能憑著金錢權勢在官場上謀得個「一官半職」!這是為何?這難道就是所謂的「社會進步」嗎?——由原始社會進步到現在的社會主義社會以至將來的XXXXXX**!難道社會就是這樣進步的嗎?不!這只是因為社會中存在著少量的心靈被腐蝕了的「食馬者」,他們面對金錢的誘惑,會對國家利益、前途視若無睹,以謀求物質上的優越;面對「權力的壓迫」,他們也會「不得已」而幹出違法亂紀的事情來。
同時,現代社會中仍然有「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的淺薄愚妄的「食馬者」。他們總是懷著「又想馬兒跑,又想馬兒不吃草」的思想到處去「訪賢」。如此的「食馬者」安能覓到「千裡馬」?即使找到了所謂的「千裡馬」,那一定也是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的酒囊飯袋。
二十一世紀的中國,就需要的「千裡馬」為她的繁榮富強付出的努力,這中間就需要「伯樂」去慧眼識英才,所以,我真心的希望在未來的時間裡能有的「千裡馬」能在「伯樂」的發掘下,真能「日行千裡」也!
作文三:千裡馬
「馬之千裡者,一食或盡粟一石。食馬者不知其能千裡而食也。是馬也,雖有千裡之能,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現,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裡也?」韓愈這寥寥幾筆寫盡了千裡馬的苦衷,其空有一身才幹卻發揮不了,可以說是人生中最痛苦的事之一。韓愈的這一說雖然寫於唐朝,但是在當今社會,類似等待伯樂而不得志的千裡馬還是大有人在。
這裡,我想提醒那些等著被人賞識重用的「高手」們,如今是知識爆發的年代,可以說讀書是我們青少年唯一的出路,幾乎只要家長有條件,都會給孩子上學,並給他們吃偏飯,你們這種人才是不可計數,人家公司想怎麼挑就怎麼挑,你這樣坐在家中,等待機遇,你當你是誰呀?諸葛亮還是姜太公?「機遇常常青眯有準備的人。」這句話在此我將它改為「機遇常常青眯毛遂自薦的人。」說到毛遂,我不得不佩服他的自信,他以一句「臣乃今日請處囊中耳,使遂蚤得處囊中,乃脫穎而出,非特其未見而已。」打動了平原君,且成功完成了使命,使他終得名垂青史。
因此,我要問大家的是:你假使是一個有才學的人,是願做一匹千裡馬,等待伯樂來讓你大發光彩,還是願意做毛遂,抓住一閃而過的機遇,努力證明自己呢?能被伯樂一眼相中,你的人生固然坦蕩燦爛,而學用毛遂自薦,可能所有的局面都需要你親手打拼。也許有些人願意一下子登上人生的顛峰,不必受那磨練之苦;也有些人願意自己踏踏實實的從底層做起,也許到不了前者的境界,但他的一生也算得精彩。如果要讓我選擇,我倒更願意選擇後者。為什麼?因為前者的順利成功,別人會更多地歸因於運氣,與你本身實力的多少無關,即使你肚藏乾坤,別人也反說你是「暴發戶」,而我之前也說明了,如今知識分子如此的多,卻你一個人又怎樣呢?會被相中的機遇是小之又小!而後者的成功,大部分靠你個人拼搏而來的,成功後回首自己背後辛酸的腳印,會讓我感到一種無比的自豪,別人亦會由衷地尊敬我,承認我的實力。
千裡馬,守著伯樂來發現,假如世無伯樂,那千裡馬也就免不了被埋沒的悲劇,與其坐等別人,還不如毛遂自薦,在成功與失敗的拼搏中,綻放自己生命中最燦爛的一刻。希望大家讀了鄙人拙作之後,有所感悟,挑戰自己,做一個讓人仰視的人。
作文四:不能走千裡的馬
「我打死你這個不中用的畜生。」
他一手掐著腰,一手拿著鞭子,兩眼通紅,用盡全部的力氣向我抽來,一陣撕心裂肺的痛。
我是一匹千裡馬,一匹不能行千裡的馬,每天面對的除了成堆的貨物外,就是無盡的折磨。
曾經,我相信,我是一匹千裡好馬,應該馳騁於沙場,受寵於豪傑,躋身於好馬之中。而不是在這陰冷昏暗的馬廄裡做苦隸,我努力著、堅持著。
我嘶鳴,飼馬者打我;我反抗,飼馬者打的更厲害。
然後,我安靜了,因為我想,他會來找我的。
直到那一天,我看到了他,對,就是他,伯樂。
熱血在我心中沸騰著,我鳴叫著、嘶喊著,不停的踢呀、蹬呀。他似乎離我很遠、很遠。他走了,沒有帶著我!
後蹄無力地刨著土,我是誰?千裡馬?但沒人承認,就連我自己都開始懷疑……。
面對山一般的貨物,我沒有力氣了,飼馬者揚起鞭子,打向我,嘴中喃喃道:「哎,天下竟沒有千裡馬了!」看著自己血肉模糊的身體,回想著飼馬者的話,恥辱和羞憤全部湧上心頭:「我是千裡馬!」一聲長鳴,打破了馬廄的死寂,掙脫了鐵鏈,馬蹄後是一層厚厚的黑霧,而我知道,我正在奔向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