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評CES上索尼展出的6支全幅微單鏡頭
2024-09-07 15:38:12 1
泡泡網鏡頭頻道1月7日 索尼在今年CES2015國際消費電子展上展出了6支FE卡口全幅微單鏡頭模型。包括了索蔡大光圈定焦、旅遊大變焦頭、微距頭等。雖然僅僅是模型,連工程樣品級別都談不上,最終是不是能造出來也不好說。但至少廣大全幅微單用戶還是看到了一絲曙光,」索尼大法「未來的全幅微單頭的發展路線還是非常值得期望的。(註:以下圖片全部來自國外朋友。)
索蔡FE35mm f1.4 」經典人文鏡頭「
索尼阿花系列全幅微單一直被用戶吐槽沒有大光圈鏡頭,去年發布的索蔡24-70、70-200G常用變焦頭均為f4恆定光圈,不僅畫質表現平平,價格普遍也比單反用的f4小三元鏡頭貴上一些。這麼一看阿花全幅微單只有索蔡55mm f1.8這唯一一支大光圈頭,而且光圈僅做到了f1.8。或許大法意識到了這點,用戶買我家的機身卻轉接別家大光圈鏡頭,如此一來FE全幅微單系統合適能發揚光大啊。於是今年CES上就給我們拋出了這支索蔡FE35mm f1.4。
這枚鏡頭採用了貼牌蔡司標,看那細膩的對焦環我判斷這頭做工肯定不錯,當然售價也不錯,1W附近肯定是拖拖的了。該頭體積比黑科技適馬家的S35mm f1.4還要猛,如果按照索蔡造頭傳統再使用大量金屬材質的話,那這枚鏡頭的重量十分可觀。今天富士發了支XF16-55 f2.8微單頭被猛吐槽說655g太重了,等索蔡FE35mm f1.4要是真的來了,那誰輕誰重還一定呢。最後,通過上圖我發現該鏡頭帶有手動光圈環,而索尼全幅微單頭早就使用了電磁控制的電子光圈系統,設計這個手動光圈環難到是為了視頻拍攝而用?
索尼FE90mm f2.8G微距
看到這支頭我得出的結論是,索尼FE全幅微單鏡頭群以初具規模。因為之前有發過廣角,有長焦,有定焦頭,就差一個微距了。該鏡頭與上面那支其實差不多,依然是體型巨大。我覺得索尼這輪新鏡頭研發是像安裝過去A卡口單電的級別來造吧。不過索尼FE90mm f2.8G微距頭上面的按鍵比較多,而且還帶OSS防抖系統,專業感十足。由於該鏡頭為索尼G鏡頭,所以光學素質不用太擔心,而且俗話說微距無弱旅。但我不太明白的是,大法為什麼不直接造出一支100mm百微呢?難到是被騰龍帶跑了?
索尼FE24-240mm f3.5-6.3 OSS標準旅遊頭
為全面照顧消費人群,適當的推出幾個大變焦旅遊鏡頭是很好的做法。一支大變焦旅遊頭能做到這個體積,我個人覺得它不算大,畢竟它的焦距涵蓋了24mm廣角到240mm長焦,中途經過了6個焦段,而上面那兩位就多少有點逆天了。對於大變焦旅遊頭來講,像OSS防抖系統是必不可少的。而且如今索尼A7 II已經用上了5軸機身防抖技術,雙重防抖會帶來更好的手持拍攝體驗,如果你還抱怨手持拍出來的片子發虛,那我建議你果斷去醫院看看吧。至於該鏡頭的定價,我個人覺得不要太貴,6K上下不知各位能不能接受。
左:FE24-240mm 中:FE90mm f2.8微距 右:索蔡35mm f1.4
老外拍的圖片沒有照到鏡頭濾鏡數值,我個人感覺索蔡35mm f1.4和90微距應該用72mm濾鏡,FE24-240mm可能是67mm這樣子。
索尼FE28mm f2廉價廣角頭
看到這頭我們終於回到了微單的世界,它的大小基本符合我們對微單鏡頭的理解。從規格上看該鏡頭沒什麼亮點,一不是蔡,二不是索尼G,所以我推測它很便宜。如果你預算不多,打算花7K多買臺A7全幅微單並且需求一支不貴的掛機頭,那這支FE28mm f2應該是很好的選擇。28mm雖不算很廣,但對於拍個風光、旅行照、甚至是掃街應該是妥妥的,而且f2光圈也比一般的f2.8大上1/3檔,拿出去在套機頭群體裡也有面兒。
魚眼附加鏡頭、0.75倍廣角鏡,我真不知它用在何處?
對於最後這兩個模型,我真心想不到它會用在何處。起初我以為是給RX100系列卡片機推出的鏡頭附件,但細細一看是FE型號,這定是給阿花7全幅微單用的。不管索尼研發人員怎麼想的,我反正是想不到它們要怎麼用,那讓我們一起來打開腦洞YY下吧。以上6支模型鏡頭就是索尼在今年CES上給攝影圈朋友交的答卷,我最直接感受是有盼頭,索尼全幅微單系統正在逐步完善,刷機身顯然已不滿足用戶的要求,只有完善的鏡頭群才能支撐這個系統發揚光大。各位朋友們也別閒著了,如果打算入頭兩支大光圈牛頭的話那就趕緊攢錢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