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白寫網文的技巧(新人作者入門篇網文的分類方法C)
2023-11-11 23:50:12 2
小白寫網文的技巧? 網絡文學的分類和界定同樣是不容易的,有人也曾提出不必對網絡文學進行分類,尤其是對於寫作者不必進行傳統上的文學分類但是分類並非一無好處,它可以讓讀者在選擇閱讀對象時比較方便,對於初學的寫作者也可以選擇入手的創作類別,我來為大家講解一下關於小白寫網文的技巧?跟著小編一起來看一看吧!

小白寫網文的技巧
網絡文學的分類和界定同樣是不容易的,有人也曾提出不必對網絡文學進行分類,尤其是對於寫作者不必進行傳統上的文學分類。但是分類並非一無好處,它可以讓讀者在選擇閱讀對象時比較方便,對於初學的寫作者也可以選擇入手的創作類別。
目前一些大的文學網站,都有自己的欄目,也可以認為那就是他們編輯時對作品的分類,例如「榕樹下」網站「文學頻道」的欄目為:「散文」:隨筆小札、心有靈犀、平心而論、旅人手記、青青校園、開心一刻、英文來稿;「小說」:愛情故事、武俠天地、非常小說、聊齋夜話;「詩歌」:詩路花語、唐宋遺風。「橄欖樹」網站的欄目是:個人專欄、浮光掠影、現場個人專欄、現場小說、詩歌、散文、純文字.詩歌、純文字·小說、長篇連載、譯介縱橫、非虛擬批判。「中國文學」網站的欄目是:原創作品、駐站作者文學專題、作家風景、編輯手記、酷e圖書、電子雜誌、編輯推薦、互動小說、自由討論,其「文學專題」下有:極度恐慌、愛欲季節、夜、生活、鬼故事、遊記天下、絕對小資、師生情、調侃金庸、絕世之愛、青春期、青澀苦果、愛在校園等等;還有:惟武尊俠、幻想空間、散文詩歌文學討論、小說散文詩詞戲曲、諸子百家文論詩話、史籍典故宗教典籍、感受、生活,等等。可以說它們的分類都不嚴格,大多是從編輯的角度或者從便於讀者閱讀檢索的方面進行欄目設立的。
我們從網絡文學的閱讀和寫作角度考察,把網絡文學分為以下八類:
1.情愛類
如《第一次親密接觸》(痞子蔡)、《性感時代的小飯館》(尚愛蘭)、《告別薇安》(安妮寶貝)、《我愛上那個坐懷不亂的女子》(老谷)、《我的愛慢慢飄過你的網》(江煙雨)等。這類作品的要素大多是好的文筆+網絡+言情。情愛類的網絡文學,初期多為青春期的個人經歷,網戀故事,文筆隨意,感性重於理性。繼而部分網絡寫手在有意識地創作此類作品時或用調侃語氣,或精巧設置情節,或擷取片斷攝影於文字,行文風格有所變化,但是欠缺全面把握的功力,極少有鞭辟入裡的深度,更多充滿留戀、失落、惋惜、痛悔諸多情調,或瀰漫玩世不恭的迷惘氣息,脫離時代社會的背景。文學對生活的反映要「入乎其內,出乎其外」,而網絡文學往往具備了前者,缺少後者的成分。
2.武俠類
如《小兵物語》、《郭靖襄陽的腐敗生活》。這是兩個一時流傳的顛覆武俠的短篇,思維新穎,視角出人意料,在大量武俠網文中脫穎而出,引人注目。而為網民閱讀最多的仍然是金庸、古龍、梁羽生、黃易、倪匡等人的作品。網民雖然從他們的作品中汲取了一些傳統的營養,「但著迷於扣人心弦的情節起伏、刀光劍影,忽視作品本身的思想內涵,好其表而不究其裡。因此創作的武俠作品成千上萬,卻鮮有大氣之作。謀篇布局短小,中短篇長度為主,偶有新意。」
3.鬼怪類
如寧財神創作的網絡鬼系列(《第一章:阿呆之黑帽子》、《第二章:魚子之跳牆驚魂》......)和其他作品(《信使》、《誘惑》等)。作者在《信使》開頭寫道:「記得在以前的故事裡曾經說過我從來沒真正見過所謂的鬼,而我記錄的也都是朋友之間發生過的故事,我一直固執地認為那是因為深夜泡網太久、空氣流通不暢造成的一系列奇怪的幻覺,直到那天它真正來到我身邊的時候,我才相信它真的存在......」它的鬼怪情節給讀者帶來極大的刺激。「然觀者雲集,作者卻乏陳可數。縱觀之,雷同者多,模式固定,距離心靈衝擊相去甚遠,就如時尚跟風式的雜誌與純文學永遠走不到一起。鬼故事不會為網絡文學帶來光明,但由此可以看出宿命論的泛濫,表明大量網民人生觀的飄忽不定。」
4.抒情類
這類作品主要是散文和詩歌。例如:散文《蚊子的遺書》(蚊子)、《我至死不渝地愛著的地方》(餘輝)、《真的愛你》(曾光洋)、《父親的故事和母親的故事》(薛舟)等,詩歌《西北偏北》(小引)、《那一場風花雪月的事》(劉春)、《米洛的十四行》(翡冷翠mm )、《訛傳和小引梔芝麻開門抓》(能人)等。這些詩文,以及「榕樹下」的「旅人手記」中的散文,如《掠過浮華﹣文化的餘地》( rebei於2002.04.3010:02發表),帶有很強的個人生活特徵和豐富的私人情感性,或長或短,都在抒情言志方面取勝。但也有許多網絡詩歌、散文在抒發情感、託物言志和語言文字等方面顯得蒼白無力,既沒有文學性,也沒有可讀性。作者要寫出有分量的網絡詩歌和散文,還有待加倍努力。
5.搞笑類
以《大話西遊》為代表,仿效《大話西遊》的搞笑文章比比皆是,但其水準幾乎沒有一篇超越《大話西遊》,況且作者本身的意圖也多是借玩笑某種世態來獲得一時的快感,遊戲一番而已。《悟空傳》(今何在)等極少可堪消解的幽默精品代表了搞笑題材目前的高峰。其他風格的搞笑網文(如「中國搞笑第一網站」中的一些作品)也極受歡迎,譬如「雞為什麼過馬路」的滑稽闡釋,為雞過馬路附加了種種意義,最終達到了對其意義的諷刺嘲弄,成為網絡文學不可忽視的「雞過馬路現象」。對應各種節日慶典,譬如對應春節聯歡晚會,網上馬上出現《春節聯歡晚會之文化名人版》的快意挑刺。此類網文多是短篇,作者一發而就,典型的網絡文學快餐,不追求如何深刻透徹,就是逗人開懷,或是冷嘲熱諷。除了應景式的時效性搞笑網文,拽了古人來表演喜劇小品的也絡繹不絕。天上地下,世界萬物,沒有什麼不可以搞笑的,可惜多數是為搞笑而搞笑,缺少精神深度,文學品位不高。
6.雜感類
例如圖雅的雜文集《砍柴山歌》和「榕樹下」散文欄中的《隨筆》、《平心而論》等小欄目上的許多文章,都屬於雜感類作品。例如《日本家族體系之起源及與中國家族之比較》、《我論劉備》(chenana2)、《妥協的無奈與堅持的美麗一有感於梔大話西遊抓及梔少林足球抓》( hunjer )、《看綜藝節目有感》(咪咪狗狗)等等。它們是網文的一大景觀,縱橫笑罵,隨心無忌,任性發揮,風景萬千,其中反彈琵琶類旁鋒斜逸,文筆犀利,出其不意,風格不羈。
7.紀實類
「榕樹下」散文欄中《紀實關注》中的許多文章都是這一些作品,例如;《垃圾深處有一所「春晨小學」》(黎光壽,2002.04.2914:04發表)、《愛恨情仇,父愛是永遠割不斷的溫暖﹣歌星何靜和父親的故事》(一起去聽海,2002.04.2913:44發表)等。這類作品的特點是綜合新閘與紀實於一體,以真實性為特點,是虛擬的網絡中最富現實性的文章。它與網絡新閘一樣,以真實性的報導或報告為其存在價值,有比較強的可讀性。缺點是文學性較弱。
8.評論類
這類網絡作品主要是書評、網文評論和論文。例如:論文《中國當代文學向何處去?-21世紀漢語文學寫作面臨的困境與選擇》(周倫佑)、《那片心靈的開闊地》(學進)是對余杰的抒情散文所作的評論。《拓展小說的想像世界讀梔博爾赫斯文集抓》(陸建華),作者於寫作閱讀感受的同時對博爾赫斯及其文集進行了富有個性的評論。還有網易.文化頻道·大師論壇中的「魯迅論壇」、「張(愛玲)迷客廳」、「我愛海明威」等專欄中的許多評論。這些文章和作品以學術性為特徵,張揚文學理論個性,具有理論研究的理性思維光彩。但有些論文缺乏網絡特性,而對於網絡文學的有分量的評論、學術論文還很少,需要大力提倡。
以上列出了網絡文學主要的八個種類。這樣的分類不是絕對的,也不是一成不變的,如果我們從另外的角度研究,當會提出另外的一些類別。對於網絡文學的分類,可以繼續進行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