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進口的凡士林 卻是非洲人的救命藥(非洲工作)
2024-02-03 14:21:18 1
凡士林可以防止水和皮膚直接接觸。在衣索比亞南部與肯亞接壤的地方,布拉那人從數千年前這座火山形成的巨大沉積物中提取鹽。它位於火山口湖的底部。人們用尖頭的杆子把泥打碎,形成堅硬的厚殼。他們必須努力工作,盡他們所能打破它。當人們分離出一大塊足夠大的泥漿時,它就會沉入濃度難以想像的鹽水中。他們徒手將一塊沉重的黑色物體拖到水下,帶到岸邊。鹽湖對榨取它的人來說既是救贖,也是地獄。提取鹽是一項艱苦的工作,大多數人一生都在火山口底部工作。這是生存的問題。水中含有太多的鹽,就像腐蝕性乳酸一樣,會進入永遠無法癒合的傷口。他們在最小的劃痕處塗上一層從中國進口的凡士林,以防止水直接接觸皮膚。然後,他們在傷口上貼上簡單的塑料布,這樣鹽水就不會進入傷口。他們在腳踝和手腕上纏的破布並不能提供多少保護。
鹽業的開採受到嚴格監管,鹽業工人是博拉納人,沒有其他人能得到這份工作。他們屬於一個緊密團結的兄弟會,有300到400名成員。鹽場工人們下到火山口底部,根據他們入湖的次數分享利潤。那些患有風溼病或年齡太大而不能下水的人把鹽放在袋子裡,那些筋疲力盡或飢餓的人在必須由同伴抬上岸時顫抖。泥漿很快被衝走,最大的石頭被馱到驢身上。
這些袋子重約50公斤,然後爬到隕石坑的上邊緣。這座火山深250米,要爬上環繞火山口一側的小路大約需要半個小時。這些都是由驢馱著的鹽儲存在通風口的四面放在裡面,這樣就能風乾了。乾燥後黑鹽會變成淺灰色,根據純度的不同,它會被賣給動物或工人。在非洲的一些偏遠地區,人們只是簡單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