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趙孟頫\這個人?趙孟頫\的詩詞
2024-02-03 05:39:15 1
趙孟頫是宋朝宗室子弟,是宋朝一代書畫大家,字子昂,號松雪,多以松雪道人相稱。
趙孟頫是宋太祖趙匡胤的第十一世孫,秦王趙德芳的嫡派子孫,父親趙與告曾經在宋朝任戶部侍郎兼知臨安府浙西安撫使。宋朝滅亡之後,趙與告回到家鄉定居,趙孟頫隨父親一起在浙江湖州長大。
趙孟頫生活的年代差不多是宋末元初之時,作為宋朝宗室子弟,見證了子自己國家的滅亡和趙姓子弟的逝去。這樣一個年代,對於趙孟頫來說是非常尷尬的時代。因為其出生的特殊性,以及日後的人生道路,趙孟頫在後世的評價備受爭議。這其中,貶義的評價還要佔上風。
趙孟頫生於趙宋王朝,本身又是皇姓子孫,但是在宋朝被蒙古帝國滅亡後,趙孟頫竟然在元朝任職,並且經歷了元朝數位皇帝。趙孟頫這樣就相當於是在給滅了自己國家的人打工,後世許多人都說趙孟頫是叛徒,漢奸,有愧於趙氏祖先。若是一般人可能時間久了,大家自然也就淡化了,但是偏偏趙孟頫是趙姓子孫,所以就更惹人爭議了。
宋朝滅亡之後,趙孟頫隨父親一直閒居在故鄉,日子過的十分清貧。等到他父親去世後,生活就更加艱難了。至元二十三年,行臺恃御史程鉅夫「奉詔搜訪遺逸於江南」,就是在這個時候趙孟頫進入元世祖忽必烈的眼中。
忽必烈認為趙孟頫此人才貌雙全,因此將他留在京中,並授予職位。趙孟頫開始是推辭的,後來便也就接受了。到了後來他慢慢晉升,在元朝官場上佔有一席之地,受到元世祖忽必烈非一般的信任。
但是也有人說,一切都不能從表面看。趙孟頫雖然接受了元朝的任命,並且很長一段時間都在元朝朝廷任職,為元朝君主效力,但是這一切也並不一定是趙孟頫自願的。
等到元朝徹底統一中國之後,宋朝的宗室子弟,實際上已經成了元朝統治者案板上的魚肉,想剁成塊就剁成塊,想片成片就片成片。元世祖忽必烈看中趙孟頫的才貌,留他任職,趙孟頫又哪裡敢拒絕呢?
有些人說,趙孟頫有什麼不敢拒絕的,無非就是一死而已。但是趙孟頫顯然沒有慨然赴死的決心,這一點從他的書法作品中就可以看出來。
趙孟頫曾經寫過一首詩,此詩言:
在山為遠志,出山為小草。
古語已云然,見事苦不早。
平生獨往願,丘壑寄懷抱。
圖書時自娛,野性期自保。
誰令墜塵網,宛轉受纏繞。
昔為水上鷗,今如籠中鳥。
這首詩實際上已經道出了趙孟頫的無奈,世事無常,他就像籠中的小鳥一樣不得解脫。元朝政府給他的官職,何嘗不是一種束縛呢?
趙孟頫是一代書畫大家,因為他作為南宋遺逸而出仕元朝,所以「薄其人遂薄其書」,貶低趙孟頫的書風。然而趙孟頫本身就博學多才,能詩善文,懂經濟,工書法,精繪藝,擅金石,通律呂,解鑑賞。也許他出仕確實惹人爭議,但是他本人才華極高確實無法拒絕的。趙孟頫在書畫方面成就最高,人言其開創元代新畫風,被稱為「元人冠冕」。
書畫常與詩詞相連,所以趙孟頫除了書畫作品外,還留下了不少的詩詞。
《嶽鄂王墓》
嶽王墳上草離離,秋日荒涼石獸危。南渡君臣輕社稷,中原父老望旌旗。
英雄已死嗟何及,天下中分遂不支。莫向西湖歌此曲,水光山色不勝悲。
《黃鐘。人月圓》
一枝仙桂香生玉,消得喚卿卿。緩歌金縷,輕敲 象板,傾國傾城。
幾時不見,紅裙翠袖,多少閒情。想應如舊,春山澹澹,秋水盈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