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豔后》 政治與愛情糾纏一生的最後一任埃及女法老
2024-02-05 14:17:16 1
埃及豔后和凱撒。不管外界有什麼不同的看法,但是直到死亡還有一條線索沒有被打斷,滲透著她們最為燦爛的一面、最為輝煌而又最為痛苦的一生。這條線即是她們的命運之繩。這條線路是,她們積極或者消極地利用其特有資源,以多重手段,綿密心機,推動更大的權力,比如男人,為了給自己爭取好處。她們中大多數人,都是被逼上梁山,成為了皇帝身邊的人。儘管同為貴族,但是克婁巴特拉出現時,天時,根本無法與楊玉環相比:後一個時代的李唐王朝,正處在一個欣欣向榮的時期,前者所依託的託勒密王朝統治下的埃及,已經是江河日下,王室積弊重重,內耗甚重;加之她自身的美貌和才情,以及與丈夫之間的特殊關係,使得她能夠在當時的社會環境中脫穎而出。加之吏治敗壞,百姓多有抱怨。擁有兩千多年歷史的古代銀幣,被考古學家發掘,近幾十年來,歷來由英國紐卡斯爾古董協會暗中保管,她們實際體現了同時期人們心目中埃及豔后及其戀人形象。銀幣是在公元前32年才製造的,鑄幣者顯然對安東尼與埃及豔后十分熟悉,不會將它們的形象鑄得太離譜。
而古羅馬人也曾有過這樣的記錄,克婁巴特拉機智勇敢,魅力十足,並且聲音很有誘惑力,但是從來沒有提過自己的漂亮。反正埃及豔后在歷史上長得一點也不驚豔,很平凡,當然安東尼在艷后問題上還有政治原因。
此後安東尼又做了個更嚇人的選擇:和老婆—屋大維之妹奧克塔維婭,離異,也曾公開許諾由女王來統治埃及和賽普勒斯,同時也有意使他與埃及豔后子女一起繼承羅馬帝國在東部地區的統治。艷后雖然和安東尼聯盟,而且纏綿悱惻,卻長年內憂外患,特別是凱撒的死,對她造成了沉重的打擊,使她長期游離於單純的女性思維之外或始終處於一種狀態,她是個君主,從不盲目愛慕愛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