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加西亞的一封信範本
2023-08-13 09:24:22 2
導語:以前科技沒那麼發達的時候,我們經常以書信為聯繫方式,但是,現在基本遺失了,我們一起來看看關於致加西亞的一封信吧!
【篇一:致加西亞的一封信】
好品質促成好機會好心境決定好生活,剛拿到這本書,第一感覺是什麼叫致加西亞的信?是一封什麼樣的信?第二感覺是這本書居然是全球銷量超過8億冊的書?有那麼神奇嗎?
出於好奇的心情,同時也夾帶著任務的角色意識,我小心翼翼的翻開了這本書,並且一字一句的詳讀起來。讀後得知,這本書介紹了安德魯-羅文的一名軍人,在美西戰爭爆發後,美國需要立即跟西班牙的反抗軍首加西亞取得聯繫。當時在沒有人知道她確切的位臵,幾乎不太可能將信帶給加西亞的情況下,羅文接受任務,克服一切困難,竭盡一切智慧,並圓滿完成了任務。為了對他這種精神的尊重與紀念,人們都尊稱為「羅文式的送信人」。因此送信則早已成為一種象徵,成為人們敬業、忠誠、主動與榮譽的象徵。故事傳達的理念影響力之大是不可想像的,足以超越任何理論說教,它不局限於個人、企業、國家,甚至貫穿了人類文。
除了認真拜讀了羅文從接到命定到歷經困難到最後完成任務的所有細節外,書中的兩個故事也令我深受反思與啟示:
故事(一)
好品質促成好機會
在我們的生活中,經常聽到「現在是休息時間,你下午打來吧」、「那是某某人的工作,不是我的工作」、「我太忙了」這樣的字眼,其實這都是正常的生活現象,但如果我們能夠從他人角度考慮,多一些幫助,少一些拒絕,那樣的工作效率也一定是不減反增。面對上述的現象,再分析下列的故事,斯拉是公司的打字員,一天同事都去吃飯,一位董事想找一些信件,這並不是斯拉的份內事,斯拉欣然幫助並完成了不相干的事,4星期後她被提升到一個重要部門,並且薪水提高了30%。
從這個故事本身來看,主人具有高尚的樂於助人的精神品德,從側面也反映出工作態度以及價值取向。可以說是好品質構成了好機會,成功的機會往往多於別人。
故事(二)
好心境決定好生活
有一位美國記者到墨西哥的一個部落採訪,這天是一個集市日,當地的土著人都拿著自己的物產到集市上去交易。這位美國記者看見一個老太太在賣檸檬,五美分一個。
老太太的生意顯然不大好,一上午沒賣出幾個,這位記者動了側隱之心,打算把老太太的檸檬全部買下來,以便讓她能"高高興興地早些回家"。
當他把自己的想法告訴給老太太的時候,老太太的話卻使他大吃一驚:"都賣給了你,那我下午賣什麼?"老太太沒有想到記者會這麼說,記者也沒料到老太太絲毫沒有感謝自己的一番好意。在記者看來,是良好的主觀願望沒有收到良好的客觀效果;對老太太而言,如果檸檬全賣了,有良好的客觀效果,卻不能實現良好的主觀願望.看來,老太太賣檸檬,本意似不在賺錢,她是在享受這一天賣檸檬的生活過程,她心裡所愜意的,是在那熙熙攘攘的集市上吆喝叫賣檸檬的那麼一種生活狀態。
一個人沒有了一種生活狀態,沒有了一種精神上的支柱,那麼他也便失去了生活的色彩,因而也就失去了生存的意義。我想我們的工作亦是如此,如果能把工作當做生活習慣,生活所需,那麼再多的事也不多,再辛苦的活也變得輕鬆。其實,以上的兩則故事猶如大海中的兩滴水滴,雖然渺小,但激起的浪花也是最大化的。給人以啟示,給人以反思,用一句話來結束我的感想:工作著美麗著!
【篇二:致加西亞的一封信】
親愛的加西亞:
我們分別一晃已經好多年了,在這些年發生了許多的事,多到我都不知怎麼開口講出。總之是,世事滄桑,不堪回首。雖然,那麼多年過去,但我依然會在夜明星稀的晚上想到你,會想起你可愛的臉和倔強的表情,而這一切正是這幾年志支撐我在外面拼搏的動力。我總是幻想著有一天回到故裡,你未嫁,我未娶……
願望總是看上去很美,當我聽說你和某某某正在處朋友時我才發現,也許我的願望永遠只能用來看了。你曾說過,他喜歡你好久好久了,而你一直在觀望著。直到我的忽然出現,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捕獲你的芳心…也許我們那不算愛情吧,因為它是如此的短暫,短暫得讓人懷疑是否是真的!雖然那段感情是如此地短暫,但它確實來過,這點我清楚地知道著,因為我心裡有了印記。
我總是有意或無意地去刺探你的生活,這並不是見不得人的事,但我依舊緊張,從來都不敢光明正大地問你朋友。似乎那樣的話會透露出我的不舍與懷念,然後大家會將它在大庭廣眾之下狠狠批鬥,再踏上1000隻腳,讓他永世不得翻身…
我是個懦弱的人,害怕正視自己的情感,也害怕肩負責任,更害怕讓人失望。於是,我把自己弄的像個流浪者,四處去心轅意馬,四處去放逐感情,以掩飾我心中那莫名的不安與彷徨…
加西亞原本是二戰時期一個反叛軍首領,在叢林的深處帶領著人民進行反暴政起義。盟軍為了能聯絡和幫助到他,於是,給了他一封信。這是一個很困難的事,不僅要突破敵人的封鎖,更重要的是:誰也不知道他在哪裡?但是這又是必須完成的事。於是,這個故事就被廣泛運用於管理學,用來培養員工積極應對問題和思考的能力…我用這封信的格式只是想要表達我的加西亞也不知道在何方,但我會一直想著她,直到我親手將這封信交給她…
好了,加西亞。莫名其妙地不知所云講了許多,還望你海涵!
【篇三:致加西亞的一封信】
歷史上美西戰爭爆發後,美國必須立即跟西班牙的反抗軍首領加西亞取得聯繫。加西亞在古巴叢林的山裡——沒有人知道確切的地點,所以無法帶信給他。然而,美國總統必須儘快地獲得他的合作。怎麼辦呢?有人對總統說:「有一個名叫羅文的人,有辦法找到加西亞,也只有他才找得到。」他們把羅文找來,交給他一封寫給加西亞的信。關於那個名叫羅文的人,如何拿了信,把它裝進一個油紙袋裡,封好,吊在胸口,3個星期之後,徒步走過一個危機四伏的國家,把那封信交給加西亞——這些細節都不是我想說明的。我要強調的重點是:美國總統把一封寫給加西亞的信交給羅文;而羅文接過信之後,並沒有問:「他在什麼地方?」像他這種人,我們應該為他塑造不朽的雕像,放在每一所大學裡。年輕人所需要的不只是學習書本上的知識,也不只是聆聽他人種種的指導,而是更需要一種敬業精神,對上級的託付,立即採取行動,全心全意去完成任務——「把信送給加西亞」。這是一段歷史,也是一段傳承。加西亞將軍已不在人間,但現在還有其他的加西亞。
我欽佩的是那些不論單位領導是否在辦公室都會努力工作的人,我也敬佩那些能夠把信交給加西亞的人。靜靜地把信拿去,不會提出任何愚笨問題,也不會隨手把信丟進水溝裡,而是不顧一切地把信達到。這種人永遠不會被失落,也永遠不必為了要求太多。文明,就是為了焦心地尋找這種人才的一段長遠過程。這種人不論要求任何事物都會獲得。他在每個城市都會受到歡迎。
世界上極需這種人才,這種能夠把信送給加西亞的人。對於管理者來說,《致加西亞的信》能夠給自己的團隊一些重要的啟示。從內容上看起來,這是一本勸告員工如何敬業和勤奮工作的書籍,然而一個世紀以來,卻在更為廣泛的領域被人們所應用。
當整個世界都在談論著「變化、創新、實惠」等等時髦的概念時,重提「忠誠、敬業、服從、信用」之類的話題未免過於陳舊。然而,我們卻又無法迴避。員工的忠誠、敬業、道德風險無時無刻不在困擾著企業的老闆和公司管理者們。我們所面臨的變化也帶走了許多有價值的東西,包括那些經濟騰飛所依賴的基本的商業精神——信用、勤奮和敬業。這也是日本可以在短短的時間崛起的原因!
在現實生活中,到處都可看到有才華的窮人。試想,一個年輕人,如果只有才華,沒有責任心,缺乏獨立創業的勇氣,敬業精神,而且不願自我反省,養成一種嘲弄、吹毛求疵、抱怨和批評的惡習,只能在被迫和監督的情況下才能工作,根本無法獨立地自發做任何事,這種人能成為把信送給加西亞的人嗎?
有關如何把信送給加西亞的故事,有關送信人羅文,有關《致加西亞的一封信》這本書,在全世界已廣為流傳。「送信」變成了一種具有象徵意義的東西,變成了一種忠於職守,一種承諾,一種敬業、服從、忠誠和榮譽的象徵。一種職業的責任感和對事業高度的忠誠一旦養成,會讓你成為一個值得信賴的人,可以被委以重任的人。看完以後,我想只要是個有心的人,都應該知道,要想幹一件事,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應該一步一步的去走,沒有什麼捷徑。
【篇四:致加西亞的一封信】
——-貧窮沒有什麼優越之處,也不值得讚美,衣衫襤褸更不值得驕傲,並非所有的僱主都採取高壓手段極力壓榨員工,並且我敢說,大多數僱主都更富有美德。
在所有關於古巴的事件中,有一個人最令我難以忘記,美國和西班牙戰爭爆發時,美國必須馬上同西班牙的對立勢力首領取得聯繫。這位首領就是加西亞將軍,他住在古巴叢林的某個地方。但是很少有人知道他的確切地點,所以無法取得聯繫。然而美國總統麥金萊非常需要加西亞的合作與幫助,他必須送一封信給加西亞。
有什麼辦法呢?正當猶豫不決時,有人報告總統:「有一個名叫羅文的人能幫您把信送給加西亞。就這樣,羅文帶著總統致加西亞將軍的信出發了,關於這個名叫羅文的人怎樣拿到信,如何用油布袋將它密封好,捆在胸前,然後乘敞蓬船航行四天後趁著夜幕在古巴海岸登陸,消失在叢林中,三周後來到古巴的另一端,接著步行穿過西班牙軍隊控制的領土,最終將信交給加西亞的全過程——-我不想在此詳述。但我想說明一點:威廉.金麥萊總統交給了羅文一封信,並委派他交給加西亞,羅文接到信後,連問都沒問一聲他在那便出發了。
羅文的形象應該被雕塑成不朽的銅像,矗立在各個高等學府的門前,它不是年輕人所應受的正規教育,也不是各級各類教育機構擬訂的政策,而是讓我們的意志變的更加堅強,信念更加堅定,行動更加迅捷,精力更加集中的精神-把信送給加西亞。
加西亞將軍已不在人間,但現在還有其他的加西亞,凡是需要眾多人手的企業經營者,有時候都會因一般人無法或不願專心去做一件事而大受震動——懶懶散散,漠不關心,馬馬虎虎的做事態度,似乎已經變成常態,除非苦口婆心,威逼利誘的叫屬下幫忙,或者,除非奇蹟出現,否則沒有人能把事情辦成。
不信的話我們來做個實驗:你此刻坐在辦公室裡—周圍有6名職員。這時你把其中一名叫來。對他說:請幫我查一查百科全書,把某某的生平做成一篇摘錄。
他會靜靜的說:好的先生然後他會去執行嗎?我保證他絕對不會,他會用死魚般的眼睛盯著你,然後滿臉疑惑的提出一個或數個問題:他是誰呀?那套百科全書?這是我的工作嗎?幹嗎不叫查理去做呢?需要的急迫嗎?你查他有什麼目的嗎?
我敢用十比一的賭注和你打賭,你回答了他提出的問題,解釋清楚如何去查那個人的資料,以及你要查這個資料的目的之後,那個職員會離開,去要求另一個職員替他查,過一陣子,他會回來對你說:根本就查不到你說的那個人的生平資料。如果你是聰明人,你不會向這個職員解釋要查的資料編在百科全書什麼類別裡,你會滿臉笑容的說:算了吧。然後你親自去查那個人的生平資料,並親手做摘錄。這種被動的行為,這種愚蠢的行為,這樣姑息原諒的作風,會把整個社會帶到三個和尚沒水喝的危險境地。如果人們連為自己做事都不能主動,你又怎麼能夠期望他們為別人主動做事呢?
乍看起來,所有公司都有許多可以委以任務的人選,但是事實真是如此嗎?你刊登廣告招聘一名速記員,應聘者中,十有八九不會拼也不會寫,他們甚至認為這些都無所謂,
這種人能夠寫出一封致加西亞的信嗎?你看那個職員,他是個很好的會計,不過如果我讓他去城裡辦個小差事,他可能會完成任務,但很可能在途中走進酒吧,而到了市區,他很可能會忘記他自己到底是來幹什麼的
這種人你能把重要的任務交給他嗎?我敬佩的是那種不論老闆在不在都一直勤奮工作的員工。當你交給他一封致加西亞的信時,他會迅速的接受任務,不會問任何愚蠢的問題,更不會隨手把信扔的水坑裡,而是全力以赴的把信送到。這樣的人永遠不會被解僱,也不會為加薪而罷工。
世界需要這樣的人才,這種能夠把信送給加西亞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