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4.26世界智慧財產權日演講稿
2024-01-21 00:10:15 1
也許,有人會問:什麼是智慧財產權呢?簡單地說,智慧財產權就是用法律手段來佔有知識資源。小編收集了20xx年4.26世界智慧財產權日演講稿,歡迎閱讀。
20xx年4.26世界智慧財產權日演講稿【一】
老師們、同學們,早上好!
今天——4月26日,是「世界智慧財產權日」。設立「世界智慧財產權日」旨在全世界範圍內樹立尊重知識,崇尚科學和保護智慧財產權的意識,營造鼓勵知識創新和保護智慧財產權的法律環境。而自覺維護「智慧財產權」的根本在於誠信。
誠是誠實、真誠,是「壁立千仞,無欲則剛」的博大;信是信用、信譽,是「君子一言駟馬難追」的承諾。誠信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每個人的立身之本。
孔子云:「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於是,重耳退避三舍,就是為了兌現自己顛沛流離時對楚成王的「日後兵戈相見,願下令後退三舍」的諾言,於是成就了「退避三舍」的千古佳話。程頤說過:「一言為重百金輕」。於是,柳季寧死也不願用自己的誠信去換國之重寶。誠信,實在是為人處世的基礎。
誠信如此之重要,但往往不經意間我們可能就違背了這一道德準則。就拿我們平時做作業來說,獨立完成作業、按時交作業,這些是誠信,反之,抄襲、拖拉則違背了誠信。同樣的,在每次考試中,我們更應該堅守誠信。今天,我們馬上就要走上期中考試的考場,誠信就是一塊試金石,它考驗我們做人的準則。堅守了,就能真實地考查出開學以來我們對知識的掌握情況;違背了,不但欺騙了他人,更蒙蔽了自己,讓自己陷入學習和做人的誤區,甚至要背負行政處分和輿論譴責,實在是得不償失。
故而,一點浩然正氣,千裡快哉風!誠信是以。
在學校的考場和人生的考驗中,我們準備好了嗎?
20xx年4.26世界智慧財產權日演講稿【二】
世界因創新而改變地球是圓的為了證明這一點,在15世紀,西班牙人哥倫布帶領他的船隊4次出海西行,試圖到達東方的印度和中國,但歷時十餘載並經歷九死一生的磨難,他們僅僅到達美洲大陸。而在今天,憑藉現代交通工具特別是通信技術,人們可以隨心所欲地與世界任何一隅的人相聚或交談,地球因此而變小,全世界的人們可以空前地彼此接近。
世界是平的對於技術發展帶來的人類社會生活方式的重大變化,美國作家託馬斯弗裡德曼在《世界是平的》一書中通過細緻的描述,得出了這一深刻而又令人激動的結論。短短數年,這部書已改編3次,有幾十種語言的版本,暢銷全球,但作者仍然感嘆,出書的速度趕不上創新技術的湧現。
創新將全世界聯繫在一起。在第16個世界智慧財產權日到來之際,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WIPO)發布的主題詞,進一步升華了全球化的觀點並揭示了這種變化的動力之源:創新技術正在創建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全球社會。譬如,基於網絡的遠程教育,讓那些偏遠地區能釋放出其知識潛力,並有助於縮小各國之間的知識鴻溝;尖端的電視會議技術,可以減少人們出差的次數,從而減少碳排放;快捷的數據管理與交換,不僅加快了創新周期,為集體創新提供了便利,而且有助於公司、研究機構和個人之間開展互惠互利的合作……
現代科學技術的複雜性和綜合性,促使國家之間、企業之間不得不擴大交流與合作,以提高自己的技術創新能力。研發組織通過與外部的聯結機制,形成一個龐大的知識交流合作網絡,廣泛地藉助外部知識和信息以及在全球範圍內獲取和配置資源,來構建自己的創新構架,從而突破現有資源和能力的限制,迅速擴展、提升了自己的創新能力,強化了自身的競爭優勢。技術創新手段的全球化帶來科學技術不斷取得新的重大突破,尤其是信息科學、生命科學技術的突飛猛進,不僅給世界生產力的發展帶來了巨大推動,而且也給人類的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造成了深刻影響。特別是上個世紀80年代以後,隨著科技成果在國際上的傳播、技術創新鏈條在全球的延伸,創新已越來越超越各國間有形邊界的限制,並迅速成為經濟全球化的一個新的顯著特徵。
世界正在因創新而改變,在這一波瀾壯闊的偉大進程中,智慧財產權制度的促進和保障作用居功至偉,它不僅是各國推動技術創新的基本法律制度和重要政策手段,也是推動全球化繼續朝著均衡、普惠、共贏方向發展的無可替代的重要工具。如WIPO總幹事弗朗西斯高銳所說,智慧財產權制度為開展技術交易和傳播工作提供了框架,獎勵創新和競爭,服務於鼓勵創新和創造這一根本目標,並確保人人能從智慧財產權制度中獲益,有序地攜手應對共同面臨的挑戰,從而有助於將全世界更緊密地聯繫在一起。翻一翻當今世界經濟生活中的很多熱門詞彙,諸如開放原始碼、承接外包、離岸生產、產業轉移、技術交易、搜尋引擎、外貿依存等等,無不是以智慧財產權制度為規則,以智慧財產權的創造、運用、保護和管理為依託,而正是這些活動成為剷平世界的動力,推動地球愈加快速地由圓變平。
當前的國際金融危機再次催生了新一輪的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把握世界大勢和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存在的突出矛盾和問題,黨中央、國務院帶領全國人民下最大決心加快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並力圖在一系列領域實現技術的新突破,包括加快實施科技重大專項,著力突破帶動技術革命、促進產業振興的關鍵科技問題,突破提高健康水平、保障改善民生的重大公益性科技問題,突破增強國際競爭力、維護國家安全的戰略高技術問題,為此,強調大力實施智慧財產權戰略,加強智慧財產權的創造、運用、保護和管理,以進一步激發廣大科技工作者和全社會的創新活力。所有這些,都是為了推動中國經濟進入創新驅動、內生增長的發展軌道,對世界經濟的復甦和可持續的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創新,將全世界聯繫在一起;智慧財產權,將創新聯結在一起。因為只有智慧財產權,才能使創新的湧現,獲得不竭的動力!
20xx年4.26世界智慧財產權日演講稿【三】
各位尊敬的領導、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我是來自筍崗小學的陳思雨,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由「景泰藍」之痛所想到的》。
眾所周知,景泰藍是我國特有的傳統工藝美術品,至今已有五百多年歷史,它以工藝精細、色澤晶瑩、外表華麗而馳名中外。然而,就是這一中華文化之瑰寶,由於智慧財產權意識淡薄,竟被前來參觀的外國客商偷取了其獨有的生產工藝,令我國蒙受了不可估量的損失。請問:這個沉痛的教訓告訴了我們什麼?那就是保護智慧財產權勢在必行!
也許,有人會問:什麼是智慧財產權呢?簡單地說,智慧財產權就是用法律手段來佔有知識資源。
智慧財產權的範圍很廣泛,並且隨著科技的日益進步,現在還在不斷地擴大。至今為止,智慧財產權已包括專利權、商標權、版權、名稱標記權、技術秘密、植物新品種、集成電路布圖設計等等。
隨著科學技術知識和知識資源成為經濟發展的支配力量,人類社會逐步進入了「知識經濟」時代。在知識經濟時代,誰擁有了知識資源,誰就擁有了最寶貴的財富。智慧財產權制度其實就是在一定時間、一定地域內對發明創造者的智力勞動給予專有權,使發明創造者獲得利益回報,從而激勵發明創造者的積極性。通俗地說,就是「給天才之火,添加利益之油」。試想,如果你費盡心血取得的發明創造卻得不到法律保護,別人可以無償的仿製或使用,那麼你還會有積極性再去進行下一個發明創造嗎?所以,智慧財產權制度可以保護髮明創造者的合法權益,激勵創新活動。
智慧財產權保護在我國雖行之未久,卻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從過去著名作曲家施光南創作的歌曲收入只是十幾元,到現在知名作家二月河版權收入超過一千萬元;從景泰藍的生產工藝外洩,成為國人心中之痛,到如今國內價值最高的「紅塔山」品牌價值達439億元人民幣……這一切都說明,目前我國智慧財產權保護已漸入軌道。更令人欣喜的是,我們小學生也加入到了保護智慧財產權的行列中來。有一個叫徐翔的同學,在讀小學四年級時,發明了「吹吸式掃路機」,及時申報並獲得了國家專利,還引來了某公司100萬元的資金投入。產品問世後,徐翔作為專利的擁有者,將以百分之十五的比例與投資者分享利潤。以此估計,每賣出一臺「吹吸式掃路機」,小徐翔便有5000多元的進帳呢!
老師們,同學們,讓我們也行動起來吧!雖然,保護智慧財產權,前路崎嶇,任重道遠,但我們相信,只要全社會提高智慧財產權意識,全面保護智慧財產權,「景泰藍」之痛的歷史就不會重演,我們的科技創新的戰略任務就一定會實現!
更多相關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