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寫茉莉花的作文:茉莉花開暗香飄
2024-01-24 01:36:15 1
題記:不經意間,暗香襲來,沁人心脾。那一抹香,在心底悄悄流動。
一日,半夜醒來,嗅到花香,若有若無縈繞在房間的每一個角落,深嗅似無,卻香入骨髓,原來是我的茉莉花在悄悄綻放!「蝶衣片片輕,點點雪白小,百種千般巧,盈盈香氣繞」,詩興起,睡意皆無!於是頭腦中忽然閃現「暗香盈袖」「茉莉花開,馨香縷縷」……靜謐的夏夜裡,當茉莉的花香縈繞,竟然與我放在床頭一直在讀的《李清照傳》有了某種微妙的契合,一種不謀而合的心境油然而生。
李清照,我崇拜的南宋女詞人。我欣賞李清照,始於她的貌美,敬於她的才華,終於她的人品!半生煙雨,半世落花是她一生最好的詮釋!只因生在那個動蕩不安的年代。她把純真交付了自然,也把孤獨填成了詞行。曾經婉約明媚的少女,不受拘束,喜歡自由,於是走出閨房,乘舟誤入藕花深處,於是才有《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在封建禮教的宋代,腹有詩書的李清照借著酒意,在夕陽西下時分,以小舟為筆,以天地為紙,給我們描繪了一幅少女誤入藕花深處的唯美畫卷。少女的純真、活潑,畫面的鮮活、強烈一一呈現,猶如一股清新的風吹過。
花開有聲,風過無痕,都在她的詞句裡惦念著:「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捲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花季的李清照也曾有如詩的愛情。和趙明誠一見傾心,相互愛慕,婚後讀書潑茶的日子令人豔羨。可美到極致的愛情只是曇花一現。與趙明誠離別的日子裡「花自漂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閒愁」,「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道出了「濃雲薄霧愁永晝」的心境!落花自落水自流,載不動許多愁!她獨抱濃愁,獨斟悶酒,在三杯兩盞的淡酒裡,泡著滿心的寂寞與悽涼!
趙明誠死後,她孤獨漂泊,顛沛流離,居無定所,蕭索與悽涼主宰了她的生活。「尋尋覓覓,悽悽慘慘」的詞句裡有她的無奈,這個婉約極致的女子把歲月給她的悽涼譜寫成了堅強!在那個「風雨飄搖,身世浮沉」的動亂年代她登樓遠望發出「千古風流八詠樓,江山留於後人愁。水通南國三千裡,氣壓江城十四洲」的感慨!在南宋當權者苟且偷生,大宋子民氣節全無的時代,李清照用「生當做人傑,死亦為鬼雄」的夏日絕句,讓我們讀出了一個柔弱女子所向無懼的人生姿態!讀出了充斥天地間的凜然風骨,浩然正氣!讀出了巾幗不讓鬚眉的颯爽豪氣!
在一個黃葉滿地的秋天,她驀然轉身,了無痕跡,寂寞孤獨地離去,些許悽涼……但她何曾想到,許多年後,有多少人敬仰她的人品,喜愛她的詞句,對她念念不忘。
當我反覆玩味她的一生,竟也發現她的詞句猶如這茉莉的清香,似有如無的暗香浮動,縈繞在心間,讓我痴痴如醉地嗅著……
三毛說過:「讀書多了,容顏自然改變」。已近中年的'我,不怕容顏老去,只怕當歲月的年輪或深或淺的碾過,卻再也無法撿拾歲月的影子,只剩空空的皮囊。每當這時,我就會想起書。
許許多多的像這樣不眠的夜晚,我放下手機,關掉電視,拿起我心愛的書——楊絳的《我們仨》,林語堂的《蘇東坡傳》,汪曾祺的《草木春秋》《受戒》,還有美國作家卡拉德·胡塞尼《追風箏的人》,塞林格《麥田裡的守望者》,英國作家雷秋·喬伊斯《一個人的朝聖》,日本作家川端康成的《千紙鶴》……更會在生活的每一個有風無風的空閒時光裡,遠離喧囂和名利的紛爭,盡情陶醉書中。形形色色的人生故事,許許多多的人生感悟,都會隨著時光沉澱,在讀書頓悟的的那一刻讓我豁然開朗,倍感寧靜。與書為伴的日子,生命便有了依託,有了一份開闊的心境。
讀書變成了我生命的需要,它不僅滌蕩我的靈魂,潤澤我的生命,更讓我覺得我雖平凡,但不平庸。人生走過的每一步路都算數,我讀過的書都有收穫。偶翻日記,許多的讀書時做的摘抄觸動我心。
林清玄在《淨土的風中》寫到「花落在何處,就以最美的狀態在何處生長,開花,結果」;「從一個大的視景看起來,人的心也渺小的如植物的種子,我們當然有「往生」更好土地的心願,可是需要等待一種風,讓我們與流雲飛翔,在原地開花。」
「我在貧瘠的土地依然生長,開花,是為了讓種子成熟具足,等待來自淨土的風,凌空一躍」……
三毛說過「一個人至少擁有一個夢想,有一個理由去堅強。心若沒有棲息的地方,到哪裡都是流浪」。法國小說家埃克絮佩裡在《小王子》裡寫到「星星之所以美麗,是因為有一朵花沒有出現;沙漠之所以美麗,是因為在它的某個地方隱藏著一口井」……
這句句經典,恰似茉莉飄香。
當清晨的第一縷陽光照進窗來,我不會忘記,在茉莉飄香,夜深人靜的夜晚,我與書有場約會,那一抹醉人的清香靜靜流淌在心底,融進我的生命,暗香湧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