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祜族是什麼族:先民可追溯至秦漢時期(民族歷史悠久)
2024-02-04 20:23:16 2
我國少數民族眾多,但因為人口等原因,導致許多少數民族都不為人知曉,拉祜族就是這樣一個民族。這個民族的歷史最早能夠追溯到秦漢時期,可以說是一個十分古老的民族了。一起來了解一下拉祜族是什麼樣的民族吧。
拉祜族是什麼族
拉祜族中的拉祜兩字有著美好的含義,「拉」意思是大家拉起手來,代表團結,「祜」則是代表著幸福的意思。再後來的許多文章當中,從不同的角度對拉祜一詞做出的解讀還有「烤虎肉吃」、「獵虎民族」等。
拉祜族起源於甘、青地區的古羌人,在歷史上,曾經有古羌人的部分支系向南遷徙,進入到了雲南境內。秦漢時期,活動在洱海附近的彝語支各族體被泛稱為「昆明夷」,當中便有拉祜族的先民,唐代和元代等朝代拉祜族先民又有遷徙,直到13世紀前,拉祜族脫離出來,形成了單一的民族。
拉祜族的文化
在宗教方面,拉祜族地區信仰大乘佛教和基督教,大乘佛教是清初時候由大理白族僧侶傳入的,與此同時漢族的天文曆法、醫藥學和農業生產技術等也相繼傳入了拉祜族地區,促進了其經濟文化的發展。此外1920年基督教傳入拉祜族地區之後,也有許多人信奉基督教。
在藝術等方面,拉祜族非常擅長歌詠和舞蹈。拉祜族的音樂舞蹈有著濃鬱的生活氣息以及獨特的民族風格,拉祜族的民歌有著頌歌、敘事歌、情歌等五類,舞蹈則是有割麥子舞、打穀舞、豐收舞和擺手舞等。拉祜族的樂器則是蘆笙、三弦、鑼、簫、笛子等。
拉祜族的文學則是民間口頭文學,內容大多和勞動、頌揚反抗壓迫精神有關,形式多樣。可以說是個非常有自己本民族獨特文化的民族。感興趣的朋友可以了解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