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真道士丘處機與成吉思汗的關係 丘處機活了多少歲?
2024-02-04 20:16:15 1
通過《射鵰英雄傳》和《神鵰俠侶》的廣泛傳播,後世人對丘處機這個人並不陌生。當然作為蒙古帝國的創建者,將蒙古鐵騎的腳步一直邁到其他大陸的一代天驕成吉思汗本身就是個發光的存在,很少有人不知道。
兩個人分開都是名人,合在一起就必須提一提當初十分著名的「止殺」事件了。丘處機作為當時聲望極高的道家真人,受到各國領導人和天下百姓的敬仰。在金朝金宣宗、南宋宋寧宗、蒙古帝國成吉思汗共同對他伸出橄欖枝的時候,丘處機最終接受了成吉思汗的邀請,前往草原與成吉思汗見面。
在與成吉思汗見面談話過程中,丘處機一直勸說成吉思汗接受「止殺」思想,活民無數。清高宗讚揚丘處機:「萬古長生,不用餐霞求秘訣;一言止殺,始知濟世有奇功。」
丘處機和成吉思汗的關係,其實更偏向於統治者和謀士之間的關係。成吉思汗與丘處機見面,雖然表面上問的是長生之道,但實際上談論的卻是治國思想。很明顯丘處機的許多思想被成吉思汗讚揚接受,並且貫徹到實際的行動中。「止殺」思想,便是其中之一。
《長春真人西遊記》記載,丘處機和成吉思汗一共有十二次談話。
第一次談話:「上悅,賜坐,食次,問真人遠來,有何長生之藥以資朕乎?師曰:有衛生之道,而無長生之藥。」
第二次談話:「住的來就食,可乎?師曰:山野修道之人,惟好靜處。上令從便。」
第三次談話:「師有所說,即令太師以蒙古語譯奏,頗愜聖懷。」
第四次談話:「清夜,再召師論道,上大悅。」
第五次談話:「又宣師入幄,禮如初。上溫顏以聽,令左右錄之,仍敕志以漢字。」
第六次談話:「左右不去,如何?師曰:不訪。」
第七次談話:「帝問以震雷事,對曰:山野聞國人夏不浴於河,不浣衣、不造氈,野有繭則禁其採,畏天威也,此非奉天之道也。嘗聞二千之罪,莫大於不孝者,天故以是警之。今聞國俗多不孝父母,帝乘威德,可戒其眾。上悅,曰:神仙是言,正合朕心。」
第八次談話:「師入見,奏曰:山野離海上,約三年回,今茲三年,復得歸山,固所願也」
第九次談話:「但神仙勸我語,以後都依也。」
第十次談話:「再辭朝」。
第十一次談話:「又辭,上賜牛馬等物,師皆不受。」
第十二次談話:「辭朝行。」
從成吉思汗與丘處機的幾次對話來看,成吉思汗對丘處機十分尊敬。想來在兩人交談的過程中,成吉思汗從丘處機這兒得到了許多十分重要的建議,為他日後統一中原具有很大的影響。否則一代帝王,不至於禮遇丘處機至此。甚至說出」但神仙勸我語,以後都依也「的話語。說到這兒,還需提一句,成吉思汗第一次見丘處機的時候叫的是」真人「,從第二次開始一直到最後,都以」神仙「喚之。
道教注重養生之道,追求的是長生,所以道教重要人物到底活了多少歲,是許多人關注的一個焦點。人們想知道,道教的長生是否真的能延年益壽,增長壽命。
明朝之時,出了個張三丰,到底活了多少歲,成了一個謎。後世許多人,都試圖尋找各種蛛絲馬跡,得出張三丰到底活了多少歲。
丘處機和張三丰不同,兩人雖然都是道教歷史上佔有舉重輕重地位之人,但是丘處機本人的壽數卻是歷史上明明白白記載的。
公元1148年,丘處機生於山東登州棲霞,公元1227年,在北京白雲觀仙逝,享年80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