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第一顆人造衛星:斯普特尼克一號(1957年蘇聯發射)
2024-02-18 04:30:16 1
我們都知道是「東方紅一號」衛星,那麼大家知道世界第一顆人造衛星叫什麼嗎?它是哪個國家發射成功的呢?接下來大家就跟著小編一起去看看吧。
世界第一顆人造衛星
世界第一顆人造衛星是斯普特尼克一號,1957年10月4日在蘇聯成功發射。
研發背景
斯普特尼克一號出現的背景主要是冷戰和與美國的競爭,當時蘇聯在飛彈彈頭項目上遇到了阻礙,於是蘇聯國立噴氣推進研究所的科羅廖夫勸說政府允許自己發射一顆衛星。1957年1月,科羅廖夫的請求被批准;後來科羅廖夫下令設計一個簡易的衛星,於是斯普特尼克一號出現了。
斯普特尼克一號的情況
斯普特尼克一號又被稱為「衛星一號」,俄語的意思是同行者、旅伴或者是伴侶。它是由蘇聯火箭專家科羅廖夫利用飛彈改制而成的,材料是鋁合金,直徑是58釐米,重量是83.6千克,天線有4根,裡面有科學儀器。1957年10月4日,斯普特尼克一號在拜科努爾航天中心發射成功;1957年10月26日,電池壽命耗盡,停止發射信號;之後在軌道中度過了3個多月,圍繞地球一共轉了1400圈。
發射意義
斯普特尼克一號的發射是世界上第一顆進入地球軌道的衛星,為世界航天事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開啟了人類探索神秘的大門,人類開始邁進航空時代,並且學會了用太空飛行器來探索外太空。由於斯普特尼克一號毫無聲息的就發射了,所以引起了美國的恐慌,造成了史潑尼克危機,而且也激起了美蘇兩國的太空競賽,是西方國家冷戰對抗的標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