恆星元素加工廠 只聚變到鐵 更重元素咋來?(爆炸能量)
2024-02-06 11:05:17 3
科學家認為恆星產生了鐵元素,更重的元素是由超新星爆炸之後產生的。是由各種不同的元素組成的,已知有118種元素。除了氫元素和氦元素以外,其餘的元素都是後來慢慢生成的。宇宙的誕生
很多人都知道宇宙來源於「奇點大爆炸」,因為大爆炸之後產生了極高的熱量,所以一段時期內宇宙中並沒有任何物質。直到後來宇宙的溫度慢慢下降以後,才出現了氫元素,氫元素的聚變形成了氦元素。這兩種元素是宇宙中數量最多的。最初的恆星就是由氫元素和氦元素組成的,科學家對這些恆星進行研究後發現,它們的共同點是質量都很大。
既然是質量比較大的恆星,能夠在宇宙中存在的時間是很有限的。大質量恆星內核的氫元素燃燒殆盡以後,會在不斷的核聚變反應下,氦元素繼續產生更重的元素,直到生成鐵元素才停下來。可是已知的元素有92種要比鐵更加重,科學家長期以來也在研究這些元素的形成,他們認為這並不是鐵元素無法進行核聚變反應,而是僅有的熱量只能合成鐵元素。
儘管看起來恆星內部的氫元素不斷進行著核聚變反應,可是氫元素並不會完全消失,尤其是恆星最外層的氫元素,最終會脫離形成星雲。那些大質量的恆星在生命的末期,通常會發生劇烈的爆炸,釋放出來的能量根本不是我們能夠想到的。超新星爆發擁有巨大的能量,現在能量足夠鐵元素繼續進行核聚變反應。這樣比鐵更重的元素才能陸續出現。後來出現的這些元素比鐵元素重,可是穩定性和鐵元素相比較差很多,可見天體的演變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