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懸崖上的鳥類:藍帶翠鳥(喜歡水源充足的地方)
2024-02-06 09:46:16 1
藍帶翠鳥的身體體長在17釐米,藍帶翠鳥的體重38克。藍帶翠鳥整個身體的羽毛呈黑色,在中間有藍色羽毛,脖子出由於白斑,胸部的毛色是橘黃色,肩膀和尾巴處是天藍色。嘴巴比較直,並且很長,鼻翼很長,頭很大但是脖子卻很短。
一、藍帶翠鳥生活習性
藍帶翠鳥大多生活在婆羅洲,喜歡在灌叢以及疏林處棲息,附近的水質要清澈,並且要靠近小河、湖泊等水域。藍帶翠鳥活動的區域在100米,生存的海拔在1250米,生活於婆羅洲的藍帶翠鳥,海拔在1500米,這種屬於比較罕見。
藍帶翠鳥的性格孤獨,經常會獨自站在樹枝上,等待機會去捕捉獵物,主要的食物是小魚,也會吃小的昆蟲。藍帶翠鳥的視力很好,將頭扎進水中,還可以清楚的看到水裡的食物,所以捕捉魚類很熟練,本領很強。藍帶翠鳥的眼睛很特別,很多生物眼睛進水後,無法去觀察事物,而藍帶翠鳥的眼睛進水後,能夠進行調解,將光線改變,形成了藍帶翠鳥自身的視角反差,這是一種獨特的本領,很少有生物能夠做到。
二、藍帶翠鳥繁殖方式
藍帶翠鳥的營巢大多會建立在崖壁上,也會在田野或者是堤壩上,藍帶翠鳥會用嘴巴去挖掘洞穴來作為作巢,在洞穴中不會有任何鋪墊,在產卵時會直接產在洞穴內,直接放置在地面上,每一次最多產下7個蛋。藍帶翠鳥的幼卵是純白色,泛著光亮,在上面會有些許斑點,藍帶翠鳥卵的大小在28-18毫米左右,每年最多兩窩幼崽,需要21天的孵化期,由雌雄共同與養育幼崽,但是餵養由雌鳥負責。
藍帶翠鳥共有兩個亞種,分布較廣泛,在緬甸、馬來半島、蘇門答臘、婆羅洲都會出現。藍帶翠鳥的種群現狀為低危數量持續下降,棲息地遭到了破壞,生存地的喪失對於其生存都有一定的影響。這些都是影響各種生物生存的重要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