員工關於青春奉獻的演講稿
2024-02-23 22:25:16 2
第一篇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同事:
大家上午好!
夢想,是一種意識裡的追求,是人們尚未實現而又迫切渴望的未來,並由此催生趨向這個目標的強大奮鬥動力
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參觀中國國家博物館「復興之路」展覽現場和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都提出了「中國夢」,正如黨內著名理論家、中共中央黨校原副校長李君如說: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21世紀頭20年的「中國夢」。這是實現21世紀頭50年「中國夢」和後百年「中國夢」的最重要的一個發展階段。
這個夢想,凝聚著近代以來無數仁人志士的探索奮鬥;這個夢想,蘊藏著中華民族固有的「家國天下」情懷;這個夢想,更包含著中國走向未來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
一心中國夢,萬古下泉詩。中國夢關聯過去,指向未來。為了實現「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國夢」,作為年輕人,我們應該如何做?
首先,認真學習運用好科學文化知識,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作為新時代的年輕人,要鼓足中國信心,努力通過自身的學習實踐活動鍛鍊增強本領,在基層工作中,學習好科學文化知識,並將所學的運用到工作實踐中,為老百姓解難,幫助他們走向致富的道路,為逐步實現小康社會付諸行動,實現自我人生價值。
其次,明確個人目標,成就自身價值。作為年輕人,在基層工作,要滿懷激情,敢於擔當,敢於創造,用『兩個百年』的目標激勵自己頑強奮鬥、艱苦奮鬥、不懈奮鬥,奮勇投身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偉大實踐,才能為實現「中國夢」發揮生力軍作用,用「青年夢」託起「中國夢」。
第三,勇於創新,在創新中發展。時代在變遷,社會在進步,陳舊的思想已經適應不了只要廣大青年胸懷理想,只有創新才能實現我們的夢想,最終實現民族復興。「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作為火藥、造紙、指南針、活字印刷術發明者的後代,中華民族有著悠久的創新傳統,積澱了豐富的創新文化。然而,由於清朝中葉以後暮氣沉沉、固步自封,到了近代,作為世界文明古國的中國卻落後了,每個人都有一個只屬於自己的夢,中華民族是一個充滿著朝氣的民族,新時期的中國是我們實現夢想的時代,所以年輕人的夢想與國家民族興衰榮辱緊密相連,要勇敢追求自己心中的夢想,並付諸行動,為實現「中國夢「增添新的活力。
我們走過「雄關漫道真如鐵」的昨天,跨越「人間正道是滄桑」的今天,向著「長風破浪會有時」的明天,中國夢獲得了前所未有的廣闊空間。功崇惟志,業廣惟勤。13億人共同奮鬥,一個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中國,就在我們每一個人的腳下。
第二篇尊敬的各位領導,親愛的各位同事:
大家好!
青春的腳步如行雲流水,青春的歲月容不得些許浪費。青春又是漂亮的,她布滿活力、拼搏和執著,無論你從事什麼樣的職業,處在什麼樣崗位,我們都應該激情的面對生活,讓激情之火在你的生命中、事業中燃燒。
旅遊業在國際上被譽為「朝陽產業」,我國的旅遊業也已發展成為國民經濟性支柱產業。因此,她更需要有朝氣蓬勃、創新進取的青年朋友參與到其中,用自己如火的青春點燃這發展迅速、生氣無限的旅遊事業。山青水秀,環境幽雅,景色迷人,被譽為「京郊明珠」、「北京的後花園」。旅遊事業也是蒸蒸日上,發展迅猛。作為一名大學生志願者的我,懷著志願服務、鍛鍊成材的目的來到了旅遊局。初到這裡,一切對於我來說都是生疏的,生疏的環境,生疏的人群,生疏的工作。但一切又都是那麼的熟悉,熟悉的笑臉,親切的言語,使我仿佛又回到了那個熟悉、暖和的大家庭。在這裡,我如久旱的小草碰到甘露般汲取著知識、收穫著經驗。那不僅僅是業務上的知識,還包含著社會經驗和人際交往的技巧。這些都是我們步入社會所要具備的,但也正恰恰是初出校園的我們我們所欠缺的,急需把握的。在綜合科,我經常去收發一些傳真,接聽一些電話,這些看似簡單、瑣碎的工作,卻大大提高了我與人交流、溝通的能力。在旅遊局工作的半年裡,在領導的耐心教導,同事的關心與幫助下,我從一個最初連電話都接不好的學生逐漸成熟起來,做起事情已不再向從前那樣毛毛躁躁,毫無章法。一年的志願服務雖然很短暫,但我不會讓這短暫的時光在我的生命中虛度,我會盡力去完成交給我的工作。因為我知道,在我付出勞動的同時,它將回饋給我一筆不菲的人生財富,這筆財富將成為我以後成長、進步的一個契機。
此時,我們要用我們的聰明和勇氣揚起理想的風帆,用我們的青春和生命奏響時代的強音!當我們拋棄了迷茫,把握了航向;當我們勤字當頭,不懈搖槳,成功的閘門會向我們敞開,美好的時刻終將到來。我們要用青春的畫筆在人生的畫卷上留下絢麗輝煌的一頁。未來不是夢,而今天,把握在你我手中。我們要用今天在手的青春,讓她在旅遊事業中閃光、發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