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望與生存
2024-02-26 09:54:15 2
一個犯人被告知將執行死刑,行刑的方式是在他的手臂上割一個口子,讓他流盡鮮血而亡。次日,犯人被帶到一個房間裡,牆上有個小孔。劊子手把他的一隻手從孔中穿過。在牆的另一邊,用刀子在他的手上割開一個口子,並在手下邊放著一個瓦罐來盛血。
「滴嗒滴嗒……」犯人聽著這液體的滴落聲,雙眼變得呆滯,茫然,意識逐漸薄弱,嘴巴一張一合地含糊著些什麼。不久,死神便迎送他去了另一個世界。
在牆的那邊,他手上的小口子早就不流血了,劊子手身邊的桌子上放著一個大水瓶,水瓶中的水正通過一個特製的漏鬥軟管往下邊的水罐中滴嗒。
很愚鈍的犯人,想不到自己並不是流血而亡,而是被一種強烈的心理暗示所殺死。從一開始走進行刑房間,他便沒有了生存的念頭,滿腦子都是「死亡」,他沒有了求生的欲望,才會被一聲接一聲的滴水聲所蒙惑了。
近年來,學生的自殺時間頻頻發生。割脈、跳樓等觸目驚心的案件都牽動著每一位知情者。為什麼他們這麼有勇氣去死,卻沒有勇氣繼續生存下來呢?難道死真的能解決一切問題?
學習壓力大、辛苦,複雜的男女關係,家庭的矛盾……這些都是放棄生存的種種藉口,也是累死他們的導火索。但真正置他們於死地的其實是心理上的自我暗示,這才是真正的自盡。整天想著不開心,傷心到谷底的事情,在心理上形成一張難以撕掉的貼紙,使自己逐漸消失生存的欲望。最後,意識的偏嚮導致悲劇的發生。
那些想輕生的人在自認為憂鬱的世界裡,在他們即將離開這美好生活前,腦海中只不斷浮現出八個字:活著還有什麼意義?
一個滿臉愁苦的病人問安提豐:「活著到底有什麼意義?」安提豐說:「我至今也沒有弄清楚,所以我要活下去。」
其實,我們正因為生存在這個世界上,就是因為有欲望。想知道更多關於這個世界上的風土人情,自然風景,想知道我們的生存之道等等。我們活著就是要追求自己想得到的東西,探討我們的人生十字路口,知道我們還不知道的事情,尋找永不能滿足自己樂趣的活動……也許,這就是活著的意義吧。
有人問大哲學家亞里斯多德:「你和平庸的人有什麼不同的地方?」亞里斯多德回答:「他們活著是為了吃飯,而我吃飯是為了活著。」
當今社會存在著許多好吃懶做的庸人:整天趴在或跪在地上伸手問路人要錢的假乞丐;整天把頭塞在賭博中,害得傾家蕩產、家破人亡;整天在做著「周詳的計劃」,預謀著打家劫舍,不勞而獲……這些只享口福之樂,只享物質之樂的庸人生存欲望倒很強,但為了無意義的欲望,光顧著吃喝玩樂的生存又有何價值呢?
而聰明的人就不同,他們會知道自己想要的必須靠雙手取回來,靠動腦筋去贏回來。他們生存是要享智慧之樂,享精神之樂,努力充實人生,珍惜每一寸光陰。
一個城市在遭到圍攻時,居民們紛紛帶上自己最貴重的財物四散奔逃,只有畢阿斯一個人赤手空拳。為什麼?他告訴我們:「因為我的一切都在我的身上。」
每個人只有一次生命,不會因挫折而多給一次,失去便是失去,無法挽回。沒有比生命更寶貴的東西。生與死只差一線,只限抉擇的那一瞬,只是欲望的一格偏移。
「依依似君子,無地不相宜。」只要我們有生的欲望,有頑強的生命力,有奮鬥的目標,有堅持不懈的恆心,在什麼地方遇到任何棘手、傷腦筋的事都能迎刃而解。因為明天會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