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山山頂上的大墓 居然能和秦始皇陵齊名(越王之墓)
2024-02-27 09:29:17
印山山頂上的墓穴主人是勾踐之父越王允城。在紹興西南的印山有一座越國王陵,被稱為江南第一大墓,它是目前我國發現的第一座越國王陵,也是南方已發現的最大的一座先秦時期的古墓,面積足足有3000平米,因此也有了北秦陵,南印山的說法。印山位於木村與紹興林場交界處,由於平面看似方形,裡面又高聳絲印,因此而得名印山。1996年,考古人員發現印山越王墓上多了一個15米深的盜洞,順著盜洞進去,竟然發現了厚達13米的人工夯土層。這就使得印山大墓的挖掘工作刻不容緩。只是這座大墓的挖掘並不容易,考古隊用了兩年才將整座古墓挖掘完畢。不過令考古專家意外的是,這座古墓很早以前就已經被盜挖過,他們發現有七個碩大的盜洞直通墓室。
在其中一個盜洞發現一個鐵器經過驗證後發現這是古人用來幹農活兒的工具。專家經過勘察研究發現。這七個盜洞屬於同一個時期,甚至很可能是同一伙人挖的。只是讓專家迷惑的是,這座古墓的規格和陪葬品都顯示墓主的身份至少是王侯級別的,墓中出土了玉陣、玉鉤、青銅鐸,製作風格明顯都是屬於春秋時期。
最終,考古隊挖了兩年,也只出土了40多件文物。儘管墓中出土的文物並不多,可是這次考古收穫卻不算小。後來專家經過查閱史料證實,墓主是勾踐的父親越王允城,他是夏朝君主少康庶子無餘的後裔。春秋時期越國的君主,雖然越王與秦王的古墓形制不同,但是越王允長與秦始皇之間相隔的時間並不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