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服務設施建設項目方案
2023-04-01 08:35:21 1
社區服務設施建設項目方案
一、項目概要
項目名稱:平涼市崆峒區社區服務設施建設
建設性質:新建
建設地點:崆峒區中街辦事處轄區內
主管單位:甘肅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甘肅省民政廳
建設單位:崆峒區民政局
責任人:何天平(崆峒區民政局局長)
建設內容及規模:在崆峒區中街辦事處轄區內建成1個示範性街道社區服務中心和新民路、南河道、寶塔、二天門4個社區服務站。具體建設內容為:
1、中街街道社區服務中心:在崆峒中路138號新建三層磚混結構樓房33間、二層磚混結構樓房20間,建築面積1300平方米;購置辦公桌椅、資料櫃、文體器材、電腦等辦公服務設施。
2、新民路社區服務站:在西蘭中路2號新建四層磚混結構社區辦公服務樓,建築面積500平方米;購置辦公桌椅、資料櫃、文體器材、電腦等辦公設施。
3、寶塔社區服務站:在寶塔路5號新建三層磚混結構辦公樓服務樓,建築面積500平方米;購置電腦、桌椅等辦公設施。
4、南河道社區服務站:在南河道66號新建三層磚混結構辦公樓服務樓,建築面積500平方米;購置辦公桌椅、資料櫃、文體器材、電腦等設施。
5、二天門社區服務站:在崆峒中路235號新建三層磚混結構辦公樓服務樓,建築面積500平方米;購置辦公桌椅、資料櫃、文體器材、電腦等設施。
項目投資:項目總投資385.2萬元,其中:中街社區服務中心150萬元,四個社區服務站各58.5萬元。分項目投資額及比例為:基本設施建設投資330萬元,佔85.7%;設備購置投資55.2萬元,佔14.3%。
資金籌措:項目總投資385.2萬元。資金來源為申請國家投資220萬元,地方配套165.2萬元。
二、項目建設的背景
(一)崆峒區基本情況
1、自然概況
(1)地理位置:平涼市崆峒區地處甘肅東部、六盤山東麓、涇河上遊的隴東黃土高原腹部,位於東經106°25′-107°27′,北緯35°12′-35°45′之間。東臨涇川、鎮原,南依華亭、崇信,西與寧夏回族自治區涇源、固原接壤,北與彭陽和甘肅鎮原毗鄰。
(2)行政區劃:8月撤銷原平涼市(縣級),設立崆峒區。全區轄17個鄉鎮、1個經濟開發區、1個工業園區、3個街道辦事處、252個行政村。全區東西長75km,南北最寬處43km,總面積1936km2,有漢、回、蒙、滿等18個民族,其中漢族約佔73%,回族約佔26.5%,其它少數民族約佔0.5%。底總人口49.1萬人,其中城市人口16.6萬人。
2、社會經濟狀況
據統計資料,全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46.86億元,比上年增長12.83%;實現工農業總產值45.98億元,其中工業總產值37.9億元,農業總產值8.08億元;全區大口徑財政收入完成2.98億元,其中地方財政收入完成1.54萬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850元。糧食總產量達到17.91萬噸;底全區肉牛飼養量達到26.03萬頭。
3、交通道路狀況
平涼市崆峒區為陝甘寧三省區交通樞紐,是古「絲綢之路」必經重鎮,素有「旱碼頭」之稱。亞歐大陸橋複線寶(雞)中(衛)鐵路縱貫全境,312國道橫穿東西,平定高速公路全線開工,寶中鐵路最大貨運站位於區域中央,天平鐵路(天水—平涼)、西平鐵路(西安—平涼)正在建設之中。境內公路縱橫交錯,四通八達,西接蘭州,北上銀川,東連西安,南下寶雞,跨三省而連六縣。全區共有車輛7208輛,其中客車2770輛,貨車4438輛,貨運量641萬噸,年貨物周轉量53672噸,客運量896萬人(次),周轉量62747萬人。城鄉交通營運路線31條,公共汽車93輛,計程車1300多輛。
4、社區建設概況
崆峒區城市規劃面積255平方公裡,建成面積36平方公裡。城區共轄東關、中街和西郊3個街道辦事處,其中東關辦事處轄興合莊、解放中路、解放北路3個社區居委會;中街辦事處轄東大街、萬安門、新民路、南河道、二天門、寶塔6個社區居委會;西郊辦事處轄廣場、西門口、三天門3個社區居委會。共有社區幹部90名,建立社區服務網點166個,創建省級文明社區2個、市級示範社區3個、市級文明小區11個、區級文明小區62個。8月,崆峒區被省民政廳命名為全省城市社區建設示範城。
(二)社區服務設施現狀和社區服務活動開展情況
近年來,崆峒區積極探索「資源共享、優勢互補、條塊結合、共駐共建」的社區建設路子,經過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新的社區自治組織格局基本形成。一是社區工作基礎鞏固發展。根據「財政支持、費隨事轉、社區自籌、社會資助」的籌資原則,解決了社區工作經費。每個社區每月辦公經費確定為400元,社區幹部生活補貼為350—400元,投資240餘萬元,解決了5個社區居委會的辦公地址和辦公用房。二是社區服務領域不斷拓展延伸。社區服務堅持面向社會、面向群眾、條塊結合,優勢互補的工作方針,已建立服務網點166個,從業人員846人,其中下崗職工佔52%。服務項目由理髮縫紉、百貨副食、自行車停放發展到家政服務、物業管理、裝璜修理、法律諮詢、信息交流、中介服務等。社區服務在改善居民生活,擴大就業機會,建立社會保障社會化服務體系,大力發展服務業等方面發揮了積極的作用。三是社區醫療衛生服務和文化建設穩步發展。在城區已規劃設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3個和衛生服務站7個,目前,累計完成投資357.3萬元,建成3個衛生服務中心和3個衛生服務站,專業技術人員已達77人,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的「六位一體」的功能得到了充分發揮。
三、項目建設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1、項目建設的必要性
一是構建和諧社會的要求。和諧社會建設包括經濟、政治、文化等各個方面,建設和諧社區是構建和諧社會的一個必不可少的部分,而社區服務設施建設是建設和諧社區的基礎,推進和諧社區建設就必須加強社區服務設施建設。二是拓展社區服務領域的要求。隨著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快,居民對社區的服務管理提出了新的更高和要求,建設配套齊全的社區服務中心和服務站,已成為堅持和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和諧社會的迫切需求,有利於加強社區社區服務設施建設、拓寬社區服務領域,推進社區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等基層服務工作全方位開展。三是促進社區「三個文明」建設協調發展的客觀需要。隨著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城市居民對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不斷加大。社區服務設施工程的建設,能夠為城市居民提供更多的服務,引導他們參與各種健康、文明的活動,使聚眾,打架、鬥毆等不良社會風氣明顯下降,社會風氣明顯好轉,有力地促進城市「三個文明」建設協調發展。
2、項目建設的可行性
一是有利於拓展社區服務領域。社區居民群眾參與社區建設和社區服務的熱情很高,社區已成為凝聚民心的重要基層組織,建成社區服務中心和服務站,將進一步拓展社區服務領域,使社區更好地為群眾服務。二是有利於加強社區居民精神文明建設。發展社區服務中心建設,對於繁榮和發展社區文化,豐富居民業餘文化生活,培養居民群眾建立新的生活方式,形成和諧的`鄰裡關係和文明社區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三是有利於增強社區的凝聚力。社區工作人員依託社區服務中心和服務站組織城市居民參加各種集體活動,培養他們競爭、頑強拼搏的意識和團結向上、互助合作的集體主義精神,從而增強社區的凝聚力。四是具備開展社區服務項目的條件。中街辦事處位於平涼城區中心地段,各社區都具備建設項目所需要的土地、水電配套設施等基本條件,建設社區服務中心和社區服務站切實可行。
四、擬建設街道和社區基本情況
項目建設涉及中街辦事處和其下轄的4個社區,具體情況如下:
1、中街街道辦事處基本情況
平涼市崆峒區中街街道辦事處是區政府於1986年在原城關鎮的基礎上撤鎮設處成立的,區域總面積5.47平方公裡,居民人口8.24萬人。下設6個社區居民委員會,其中省級文明社區1個。轄區內有行政事業單位89個,企業單位87個,商貿經營網點128個,中小學校7所,醫療衛生機構48個,宗教活動場所6處,有一定規模和檔次的住宅開發小區15個。原街道社區服務中心地處崆峒中路138號,佔地面積平方米,現有八十年代修建的三層樓房1幢,建築面積600平方米,服務設施陳舊,已不能適應新形勢下社區服務的需要。
2、新民路社區基本情況
新民路社區位於中街辦事處北部,轄區總面積2.24平方公裡。社區下設16個居民小組,常住人口16438人,其中少數民族9205人,佔總人口52%。轄區駐有行政、企事業單位43個,有醫療服務網點15個,經營門店1250個,宗教活動場所3處。社區服務站現租用新世紀集團四層樓房1幢,建築面積410平方米。
3、南河道社區基本情況
南河道社區位於中街辦事處南部,轄區總面積1.72平方公裡。有9個居民小組,常住人口9359人,其中回族3559人。社區內有行政企事業單位22個,學校2所,宗教活動場所1處,部隊2個,企業單位9個。有醫療衛生單位2個,各類商貿服務網點73個,幼兒園1所。社區現有土木結構平房7間100平方米,由於年久失修,已成危房,且服務設施陳舊,不能適應新形勢下社區服務的需要。
4、寶塔社區基本情況
寶塔社區位於崆峒區中街辦事處東部,因境內有明代寶塔而冠名。轄區總面積1.68平方公裡,有居民小組16個,常住人口9436人。社區內有行政企事業單位35個,其中各類學校6所,是平涼文化教育集中地。社區設民調小組、黨員志願者服務隊、青年志願者服務隊、夕陽紅老年活動隊、秦腔自樂班、社區服務中心、治安巡邏隊等組織,初步形成了以社區為中心輻射周邊的服務體系。社區服務站現租用新世紀集團三層樓房1幢,建築面積510平方米。
5、二天門社區基本情況
二天門社區位於中街辦事處西部,總面積為1.8平方公裡。轄12個居民小組,常住人口11559人,其中少數民族626人,佔總人口5.4%。轄區駐有行政企事業單位59個,駐軍單位3個。社區設有民調小組、黨員志願者服務隊、青年志願者服務隊、夕陽紅老年活動隊、秦腔自樂班、社區服務中心、治安巡邏隊等服務體系。現有舊辦公樓1幢,建築面積400平方米,服務設施陳舊,已不能適應新形勢下社區服務的需要。
五、建設內容與規模
(一)建設目標
在中街街道辦事處轄區內建成1個示範性街道服務中心和新民路、南河道、寶塔、二天門4個社區服務站,初步形成功能齊全、服務一流的社區服務網絡。
(二)建設內容和標準
1、中街街道社區服務中心:在崆峒中路138號新建三層磚混結構樓房33間、二層磚混結構樓房20間,建築面積1300平方米;購置辦公桌椅、資料櫃、文體器材、電腦等辦公服務設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