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沛霖為什麼會被誘捕而犧牲?真的是因為年輕單純嘛?
2023-04-01 21:21:54 2
陳玉成被苗沛霖誘捕犧牲,真的是因為年輕單純而上當受騙嗎?這是很多讀者都比較關心的問題,接下來就和各位讀者一起來了解,給大家一個參考。
在太平天國之戰中,陳玉成是最年輕有為的將領。他14歲從軍,25歲就義,十一年的生命燦若櫻花。然而,陳玉成也和櫻花一樣,在盛極之時凋落在了壽州。
人們扼腕少年英雄早逝的同時,也在青史中默默凝視著兇手。
苗沛霖,就是殺死英王的元兇。
然而,苗沛霖雖然對陳玉成下了最後的黑手,但二人之間並非沒有相濡以沫的蜜月期。
1862年,也就是同治元年的春天,四封書信送到北京,並被呈遞到總理軍機大臣議政王弈訢的案前。看罷,他不禁拍了桌子。
四封信有三封是陳玉成手下餘安定寫給親戚和上級的,一封是苗沛霖寫給陳玉成的。究竟是什麼令弈訢大發雷霆呢?自然是他被信中大秀恩愛的畫面虐到了。苗陳二人雖然一個是清朝二品的官員,一個是長毛的大頭領英王,卻好的蜜裡調油,你儂我儂。
苗沛霖親自接待陳玉成手下的重要將領陳得才、馬融和不算,還給陳玉成送來了糧食和製造火藥的原料。為了投桃報李,陳玉成親自為苗沛霖討來了太平天國的王位,並送給他數位王娘。
所以說陳玉成走壽州,絕不是年輕幼稚,而是兩人間有著極深的淵源。
不過,陳玉成在歷史上一直走著單純路線,送美女一事和他的畫風實在不搭,倒是不免會令人想起另外一位太平天國人物李秀成來。
其實,陳玉成拉攏苗沛霖,與李秀成拉攏李昭壽性質是一樣的,都是自身勢力微弱時聯合地方豪強。不止他倆,曾國藩以客軍身份在江西時也拉攏過一個名叫彭壽頤的地頭蛇。陳玉成拉攏苗沛霖只拿出空頭王位和美女,李秀成可比他捨得下本錢。當年,李秀成地盤很小,僅限於天京周邊,但他硬是把一個分量極重的滁州送給了李昭壽,說是傾城之戀也不為過。
然而,最終結果是李昭壽背叛了李秀成,還使出反間計,挑撥李秀成與洪秀全的君臣關係。當時,李秀成守浦口,洪秀全中計後嚇的封鎖江面,斷絕了對浦口的接濟。
然而,聯合豪強風險雖大,但在己身弱小的情況下,卻是不得不為。早在1857年3月,陳玉成曾經聯絡過苗沛霖,只不過人家沒有理會而已。
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使得苗沛霖與陳玉成走到一起,並開始了一段蜜月期呢?
陳玉成致陳得才書
我們先從苗沛霖這個人說起。
在太平天國之戰中,1798年出生的苗沛霖與駱秉章、曾天養都屬於年齡最大的那一掛——90後。看罷他的歷史,總令我不禁想起另外一個人——洪秀全。因為苗沛霖與洪秀全一樣,都是塾師出身,科舉之路也都走的頗為不順,最終二人也都造了清朝的反。苗沛霖比洪秀全還強一點,那就是他考中過秀才。不過,90後的苗沛霖比起10後的洪秀全顯然在壯志未酬的痛苦中煎熬的更久。
苗沛霖出生於安徽鳳臺,此地屬於淮北,自來便是捻軍出沒之地。太平天國定都南京後,捻軍更是開始了風起雲湧的活動。不過,苗沛霖並沒有參加捻軍,而是辦起團練,和造反者唱起對臺戲,開始了剿捻、剿太的營生。
不久,他投靠了滿人欽差大臣勝保,藉機發展自己的勢力,在幾次大敗捻軍之後,苗沛霖青雲直上,從一個窮秀才升為清廷加布政使銜的二品官。與此同時,他慢慢培養出一支苗家軍,並開始了割據一方的歲月。
一般來說,普通人到了苗沛霖這種地步已經今生何求了,然而,苗沛霖志向遠大,他是不會為一個二品官滿足的。他生活極為儉樸,發跡後很少吃肉,卻把錢財都賞給了手下,藉此拉攏人心。「皇帝本無種,男兒當自強。」苗沛霖一直在等待一個實現自己皇帝夢的機會。
1861年2月,苗沛霖突然一反常態,他派人聯絡捻軍的張樂行龔德樹,太平天國的陳玉成,向這些交戰多年的敵人主動遞出了橄欖枝。
苗沛霖為何會這麼幹呢?主要原因是1860年發生了兩件大事,一件是英法聯軍打入北京,鹹豐逃往了熱河;另一件是太平軍二破江南大營,並順利攻取了蘇常。苗沛霖認為,天下已經大亂,實現自己王圖霸業的機會來了。
苗沛霖是以剿捻起家的,張樂行、龔德樹包括陳玉成都吃過他不少苦頭,但苗沛霖放出求和的信號,他們還是放下的仇怨,為了共同的反清大業坐在了一起。
要不說小孩子才分對錯,大人間只談利益。
之後,便是苗沛霖與捻軍、太平天國長達一年多的蜜月期,可以說三家雖然同床異夢,卻也舉案齊眉。
然而,苗沛霖想在亂世渾水摸魚,但局勢還是逐漸向有利於清政府的方向轉化著。
1861年9月5日,陳玉成的大本營安慶陷落,太平天國的勢力大減。同年11月2日,北京條約籤訂,清政府與列強達成了協議,穩定了國際局勢。
行文至此,我們按下苗沛霖不表,再說一說陳玉成。
安慶保衛戰之後,陳玉成退到了廬州,何去何從,擺在他面前的其實有上中下三條路。我們逐條說一說:
下策是困守廬州,等待援軍。
廬州城十分堅固,在冷兵器時代,防守一方有著天然的優勢,而且,陳玉成離開廬州前,城中的糧草足夠支撐兩個月。所以說,廬州並不是被以湘軍將領多隆阿為首的清軍攻破,而是陳玉成主動撤離的。繼續守城,並不是不可能。然而,援軍遲遲不來,繼續守下去勢必會與當年的安慶落得同樣的下場。陳玉成捨棄了下策。
中策是回到天京,與大本營靠攏。
事實上,天京方面並沒有放棄救援陳玉成和廬州。就在他撤出廬州的一個半月前,洪秀全曾經派陳坤書、洪春元等四王自天京下關渡江,前去援救廬州。誰知被李昭壽在浦口攔截,救援行動並未成功。
洪秀全的確因為安慶的陷落罷免過陳玉成的王位,但時過境遷,英王的王位已經奉還。在共同而強大的敵人面前,如果陳玉成肯回天京,洪秀全會是很歡迎很歡迎的。
然而,天京值得陳玉成回去嗎?我們來看一看廬州陷落前天京的情況。
自安慶保衛戰之後,湘系和非湘系的清軍從東西兩方步步緊逼,截止至陳玉成退出廬州前,以縣為單位,太平天國之前在皖北的佔領地除了一個廬州,全部淪陷,無一倖免。長江江面遊弋著湘軍的水師,沿江據點太平天國只控制著一個蕪湖。
太平天國曾經有過無比強大的水師,卻早在楊秀清時代便已經凋零。為了與敵人一競短長,陳玉成發展出強大的騎兵部隊,即使在安慶保衛戰那樣惡劣的條件下,他也設法保全了下來,回天京顯然不利於他的兵種作戰。
既然如此,那就只有上策了。
事實上,英王的上策早在撤離廬州前便開始實施。那就是向河南陝西一帶發展。為此,他一面派出自己的手下大將陳得才、梁成富、賴文光、藍成春進軍陝西;一面派出親信馬融和聯合捻軍張樂行等攻打潁上。
我們可以看一看地圖,在陳玉成離開廬州前,陳得才部到了陝西西安附近的孝義廳。
很顯然,即使是上策,陳玉成也做出了兩手準備,並把更大的一注押在了陝西。從陳得才部取得的成果看,也是成功的。
我們再看一看英王上策中的另外一部分——馬融和。
早在1862年1月,馬融和便聯合捻軍攻打潁州。苗沛霖大力支持,出錢出力,甚至把自己的地盤潁上讓出來,作為聯軍進攻的大本營。然而,冷兵器時代的攻城戰你知道的,是打來打去打不下來。與此同時,控制了整個皖北的清軍開始向潁州方向集結了。
於是,苗沛霖寫信給勝保,要求「反正」。3月初,苗沛霖倒戈,4月1日,他會合勝保的大軍,與潁州守軍裡應外合,把圍城的捻軍和太平軍殺了個大敗。
至此,陳玉成與苗沛霖的蜜月在背叛與炮彈中結束了。然而,經過了一個半月,困守孤城的陳玉成知不知道呢?
據我看過的史料,有知道和不知道兩種說法。不過,陳玉成即使知道又能如何呢?一切都是未知,而皖北腹地早已被清軍全部佔據卻是已知的。
陳玉成離開了廬州,他計劃在苗沛霖的壽州歇一歇腳,然而再尋找部下與之會合。
1862年5月12日夜二更,陳玉成撤出廬州,15日晨,他來到壽州城外的5裡的東津渡。經過清軍兩天兩夜的追殺,此時陳玉成的身邊只有小左隊兩千多人了。不過,他們是英殿精銳中的精銳,有他們在,陳玉成就不愁沒有翻盤的機會。
下面,我就講一講陳玉成被俘的兩大關鍵:
第一、苗沛霖未必欺騙了陳玉成。
有關苗沛霖欺騙陳玉成的源頭在哪裡呢?
答:刀口餘生的《被虜紀略》。其中是這樣說的:
苗沛霖派人來到圍城中的廬州,花言巧語請陳玉成到壽州來,商議共同攻打開封的大計。苗沛霖還說,他可以出120人幫助英王。陳玉成聽到後心動不已,所以不顧眾人的反對來到壽州,最終被苗沛霖抓獲。
刀口餘生的爆料準不準確呢?我們看一看他的情況。
刀口餘生是河南光山縣人,原本與陳玉成風馬牛不相及。然而,在安慶保衛戰中,陳玉成為了保存實力,把小左隊的馬融和、王宗陳玉龍,亮天義藍得功三隊共兩萬餘人安置在了與主戰場相距甚遠的德安、棗陽和隨州。到了安慶保衛戰後期,這三隊人馬奉命回救皖北,取道河南,經過光山縣,順手把十幾歲的刀口餘生抓了壯丁。
於是,自1861年8月29日至1862年5月12日,刀口餘生一直在英王的軍中渡過,他把所見所聞記錄下來,便是《被虜紀略》。
刀口餘生是個小兵,無從接觸高層機密。苗沛霖手下全部人口加起來也不到120萬,苗沛霖又怎麼會用這種刀口餘生聽到不明覺厲,陳玉成聽到只有嗤之以鼻的謊言騙明白人呢?所以說,苗沛霖幫120萬人云雲,當出自陳玉成一方的宣傳,目的就是為了穩定廬州的人心。
接下來,我們再看一看陳玉成被俘前後的時間。
1862年5月15日7點-9點,陳玉成率手下小左隊騎兵精銳2000餘人來到了壽州城外5裡的東津渡,旋即入城。然而,苗沛霖並沒有在壽州,而是在一百多裡外的潁上江口集,是苗沛霖的侄子苗景開接待了來客。英王在壽州安然無恙過了兩天半,17日的5點-7點苗景開動手抓人。
試想,如果苗沛霖早已布置下一個騙局,他即使不在當場指揮,也會早做抓捕的安排,以免夜長夢多。然而,當陳玉成來到壽州時,苗景開是完全懵逼的狀態,他不得不向叔父請示後,才展開了抓捕行動。
那麼,苗沛霖為何要這麼幹呢?
後來,湘軍方面說是多隆阿的大軍在後,苗沛霖迫於形勢才不得不為之。然而,這只是苗沛霖抓陳玉成原因中很小的一部分。正如我在前面說的,苗沛霖志向遠大,他的終極理想是取代清廷當皇帝。既然要與清廷為敵,就需要聯合一切能聯合的力量。之前,馬融和張樂行圍攻潁州,苗沛霖在背後戳了一刀,把張樂行團團包圍。卻還是在最後放了網開一面,讓張樂行逃走了。
陳玉成來到壽州,苗沛霖其實也不是不可以選擇讓陳玉成離開的。大家留得一線,日後也好見面。然而,陳玉成有一件寶物令苗沛霖動心不已,向陳玉成下黑手也只是他為了得到那件寶物的副產品。
寶物就是英王之著名小左隊。
在安慶保衛戰之前,英王手下有兩大精銳,一是小左隊,是無敵的騎兵,騎在馬上打槍依舊保持了極高的準確度;一是小小右隊,以步兵為主,人員多為兩廣和湖南的老兵。然而,如果pk戰鬥力,自然是騎兵更強一些了。
陳玉成到了壽州,身邊的人馬不多,只有2000多人,是小左隊的精銳。日後苗沛霖造反,手下被曾國藩鄙夷為烏合之眾,卻對替苗沛霖賣命的小左隊讚不絕口,稱其指揮布置頗有法度。苗沛霖缺少的這樣的人才,因此見色起意,為了搶走小左隊,他對曾經相親相愛的陳玉成下了黑手。
苗沛霖抓了陳玉成,造成了英王之死。然而,大敵當前,太平天國能為陳玉成報仇嗎?後來,苗沛霖造反,雙方還展開了密切的合作。苗沛霖唯一獲得的懲罰,也就只有後世的罵名了。
最後,我們說一說小左隊。
可以說,小左隊是導致陳玉成失敗的第一塊多米諾骨牌,又是英王生命的終結者。
安慶保衛戰時,陳玉成為了保存實力,把小左隊為首的兩萬多人安置在了湖北北部,與主戰場脫離,導致大批戰鬥力低下的援軍無法衝破多隆阿的馬隊來到安慶。為了接來援軍,陳玉成不得不把小右隊為首的四壘安置在了集賢關外,最終導致了小右隊的全軍覆沒。至此,安慶的陷落不可逆轉,英王的失敗也由此展開。
苗沛霖為了得到紅顏禍水小左隊抓捕了陳玉成,那麼,小左隊是如何反應的呢?
馬上投降了苗沛霖。
苗沛霖抓人是在陽曆5月的5-7點,天還沒有黑。即使偷偷把人送走,如果小左隊不答應,第二天照樣可以去江口集搶人。然而,陳玉成的部下沒有因主帥被抓展開過任何營救,之後則開始了為苗沛霖賣命。
小左隊為何對主帥的生死漠不關心,原因要從他們的兵源上探查。
早在楊秀清時代,太平天國就一直想訓練出一支屬於自己的騎兵,結果很不理想,參加訓練的兩廣人湖南人噼裡啪啦從馬上掉下來了。很顯然,這些人種就不適合騎馬。在晚清,騎兵產地一是滿人控制的東三省蒙古,二就是兩淮。後來,捻軍縱橫數省,靠的就是騎兵。
陳玉成採用拿來主義,從捻軍中挖掘了不少人才,組成了小左隊,這也是後來張樂行被俘後說「他們待人不好」 的主要原因。
所以說,小左隊的忠誠度是遠遠不如死在集賢關的小右隊的。試想,如果陳玉成當年不是因為一己之私,在安慶保衛戰中作為一枚閒子把小左隊藏在了湖北北部,身邊是忠誠度極高的小右隊,苗沛霖未必敢動他。
苗沛霖得到了小左隊,真是如虎添翼。不久,他起兵造反,然而,在清廷強大的軍事實力壓迫下,苗沛霖的皇帝夢被擊得粉碎。苗沛霖山窮水盡之時,陳玉成的舊部暗算了他。小編在慨嘆天理昭昭,報應不爽的同時,也敏銳的發現,這依舊是小左隊「龍勝幫龍,虎勝幫虎」風格的延續。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儘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