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故事】董明珠到底是怎樣一個人?
2023-04-01 21:03:29 3
很多人將董明珠定位為「營銷高手」,實際上,董的營銷修養還包括她對品牌及廣告與眾不同的理解
文_劉步塵 編輯_房煜
回望近兩個月,董明珠正在經歷她作為企業家以來最受爭議的時期——雖然圍繞董明珠的爭議從來不斷,但是2014年10月份之後,關於董明珠的各種爭議達到歷史峰值。
曾經滄海難為水,對於董明珠,無論彈贊都已掀不起內心的波瀾。比如,面對反覆出現的「格力增長乏力」論,董明珠淡然地說:「格力天花板的問題已經講了十年了」,其意儼然是不足介懷。
2014年,董明珠幾乎是伴隨著媒體「和雷軍誰贏誰輸」的提問走過來的。雖然此前已有馬雲和王健林的億元賭約,但人們似乎更津津樂道於董明珠和雷軍的豪賭,不僅僅因為賭注一下子從1億漲到了10億,還因為與馬、王刻意迴避此話題不同,董明珠、雷軍二人都十分樂意「消費」這場賭局。高潮出現於2014年12月14日,那一天,情之所至,董明珠脫口而出「兩個騙子在一起,是小偷集團」,即刻引發輿論譁然。10天後的12月24日,董在經銷商內部會議上,將海爾、美的、TCL、志高(以及志高控股董事長)、科龍、華寶、春蘭等同行企業逐個大罵一遍,引發對手各種形式調侃。
2004年 董明珠接受媒體採訪時直言,格力對國美不屑一顧,並說格力所作出的反應沒錯
如果換了別人,我估計這個時候會思考一個問題:我是不是太累了?我是不是該換一個表達方式了?然而董不是,當媒體問及如何看蘇寧聯合6家企業發起「破格行動」時,董直斥「很無聊」。
這就是董明珠,哪怕面對所有人的攻伐,依舊面不改色心不跳。
2007年 董明珠在北京參加會議
那麼,董明珠到底是怎樣一個人?
一句話,董是一個至為理性的人,同時是一個至為感性的人,是二者的混合體。什麼樣的事情發生在董明珠身上都不奇怪。
直率、直腸子……凡是和董打過交道的人董明珠老公是誰,都會留下這樣的印象。但更多時候,她是理性的,審慎的。
格力電器董事長朱江洪,格力電視總裁董明珠在北京出席活動
董明珠首先是理性的。
第一,她對營銷的理解是理性的。很多人將董明珠定位為「營銷高手」,實際上,董的營銷修養還包括她對品牌及廣告與眾不同的理解。以央視廣告投放為例,大多數企業的投放策略是「朝三暮四」,今天一個版本,明天一個版本,核心訴求及風格定位遊移不定。格力不然,一條「格力掌握核心科技」一播就是三年,不深入人心不罷休。這條策略看起來沒有技術含量,卻非常有效。
第二,她對企業戰略的理解是理性的。對許多企業經營者來說董明珠老公是誰,營銷比技術、品質更重要,但是二十年前朱江洪、董明珠就堅定地認為,品質和技術比營銷更重要,所以,格力會重獎技術人員而非營銷人員。這被視為格力空調擁有良好品質的基礎。
2012 董明珠接受記者採訪
第三,她對技術的理解是理性的。董明珠被貼上了濃重的「營銷」標籤,實際上她有對技術近乎痴狂的一面。一個廣為流傳的故事是:2000年,董明珠率隊前往日本考察「一拖多」空調並希望購買此技術,但格力出多高的價錢對方都不賣。此事給董很大刺激,自此下定決心走自主研發之路。董最愛說的一句話就是,「格力技術投入上不封頂,要多少給多少」。
董明珠又是隨性的。
董喜歡在各種場所大講社會責任、企業貢獻,比如她多次提及「格力每年給國家納稅超過100億元」,「納稅方面連續十年中國家電行業納稅第一」,多次強調做企業要有吃虧、奉獻、責任、誠信精神。在總理召開的經濟形勢座談會上,她直言「我們不需要國家的產業政策扶持」,「只要有公平競爭的環境,企業自己就可以做好」。但是,如果你問她怎麼看美的這個同行,她的態度瞬間180度大轉彎,繼之而起的就是破口大罵,你完全無法想像一秒鐘之前還在談論社會責任和道德規範的人,一秒鐘之後會變成這個樣子。她完全無法容忍這個競爭對手的存在。她在理性和隨性之間的轉換,幾乎不需要過渡和預熱。
所以,我說董是一個沒有心機的人。當然,這裡的「心機」是「心計、計謀」之意,是一個和「智慧」無關的詞彙。
2013年 董明珠在中國企業領袖年會上
2014年是格力的分水嶺年,真正考驗董明珠的是2015年,且看她將怎樣的精彩呈現給公眾。
(作者為家電業專家、夸父企業管理諮詢機構首席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