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清十三陵

2023-04-01 20:58:53

一說:清朝共12帝。慈禧雖然沒有稱帝,但她實際上卻掌握權力40餘年。慈禧的陵墓也是按照皇帝的規格來辦的。

二說:遼寧省遼陽市東京陵被稱為清代十三陵之一,與清代其它十二座帝陵齊名。

基本信息

中文名

清十三陵

類型

陵墓

 

地位

遺址建築

年代

清代

目錄

1十三陵

2東京陵

3遼陽古墓

摺疊編輯本段十三陵

1、永陵,元皇帝、直皇帝、翼皇帝、宣皇帝(遼寧撫順市新賓縣赫圖阿拉城)

2、福陵,努爾哈赤(遼寧瀋陽市天柱山)

3、昭陵,皇太極(遼寧瀋陽市北陵公園)、昭西陵,莊妃(河北遵化市)

4、孝陵,順治(河北遵化市)、孝東陵,順治皇后博爾濟吉特氏(河北遵化市)

5、景陵,康熙(河北遵化市)

6、泰陵,雍正(河北易縣)、泰東陵,雍正皇后鈕沽祿氏(河北易縣)

7、裕陵,乾隆(河北遵化市)

8、昌陵,嘉慶(河北易縣)、昌西陵,嘉慶皇后喜塔臘氏(河北易縣)

9、慕陵,道光(河北易縣)、慕東陵,道光皇后博爾濟吉特氏(河北易縣)

10、定陵,鹹豐(河北遵化市)

11、惠陵,同治(河北遵化市)

12、崇陵,光緒(河北易縣)

13、菩陀峪定東陵,慈禧(河北遵化市)或東京陵,舒爾哈齊、穆爾哈齊、巴雅喇、雅爾哈齊、褚英、大爾差(遼寧遼陽市)

摺疊編輯本段東京陵

東京陵,是清太祖努爾哈赤定都遼陽後,於後金天命九年(1624年)所建。位於遼陽城東3.5公裡的陽魯山上。現屬太子河區東京陵村。沒有明顯標誌,需要不斷打聽,才能找到。現東京陵為省級文物單位,附近內的居民,多為當時看陵的後代。

後金天命九年四月,為了方便祭祖,清太祖努爾哈赤將祖父景祖、考慈皇后及皇妃、皇伯父、皇弟、皇子等諸墓,從新賓赫圖阿拉遷移遼陽,稱東京陵。歷史上考證先有遼陽,後有瀋陽。陵周圍立界址、界內禁止樵休放牧。

天聰三年(1629年),皇太極將生母、孝慈皇后墓再遷沈東陵,與太祖合葬。順治十五年(1658年),又將努爾哈赤祖父覺昌安、父塔克世、伯父禮敦等祖輩墓,遷回祖居赫圖阿拉。

東京陵這裡僅有舒爾哈齊、穆爾哈齊、巴雅喇、雅爾哈齊、褚英、大爾差等六人墓。東京陵營建至2018已有三百餘年歷史,現有陵園建築仍保持清初原貌。

舒爾哈齊,努爾哈赤弟,初封貝勒,建州衛都督,努爾哈赤起兵之初,處於副手地位,因軍功賜號過爾漢巴圖魯。後建立建州右衛,據載"努酋忌其弟舒爾哈赤兵強,計殺之",年四十八歲,順治十年五月,追封為和碩親王。

穆爾哈齊,努爾哈赤同父異母弟,因軍功賜號誠毅,卒於天命五年九月初十日,年六十歲,順治十年六月,追封為多羅貝勒諡日勇壯。

巴雅喇,顯祖第五子,太祖庶弟,因軍功賜號篤義,卒於天命九年二月,年四十三負,順治十五年五月,追封為多羅貝勒,諡曰剛果。

大爾差(即達爾察),穆爾哈齊第二子,卒於天命九年,順治十年五朋,追封為輔國公諡曰剛毅。

褚英,努爾哈赤長子,因軍功封為廣略貝勒,後因犯罪,明萬曆四十一年三月二十六日,因詛咒父汗被幽禁在高牆中,明萬曆四十三年八月,努爾哈赤下令處死,年僅三十六歲。

雅爾哈齊,顯祖第四子,太祖胞弟,順臺十年五月,追封為多羅達郡王,順治十一年三,以開創鴻勳、配享太廟。

上述諸人墓,分布在陽魯山崗,陵園四處建築佔地面積3504平方米,舒爾哈齊在山崗西南角,陵四周繚牆,紅門西南向,碑亭在墓前、四券單簷、彩繪藻井建築,亭立順治十一年《莊達爾漢巴圖魯親王碑》,漢、滿文刊刻。其左為巴雅喇和雅爾哈墓園。四周繚牆,立嘉慶十九年《追封多羅剛困篤義貝勒巴雅喇碑文》。右側後為褚英墓園,四周繚牆。穆爾哈齊及其子大爾差墓園在崗下東南角,四周繚牆,墓前立康熙十年《追封多羅勇壯貝勒清巴圖穆爾哈齊碑文》、《追封輔國公諡剛毅大爾差碑文》以及康德二年《御賜多羅誠毅勇壯貝勒穆爾哈齊啤文》。 東京陵經順治、康熙、乾隆、嘉慶、屢加重修,並賜碑表墓。

摺疊編輯本段遼陽古墓

摺疊戰國

1、新城戰國墓----位於遼陽市東太子河區新城村後金城山崗上,1983年窯場取土發現。墓主為遼東郡屬下的官吏,這種戰國木槨墓葬,在東北地區為首次發現。

2、下平州石棺墓群----位於下平州村東南臺山頂上。為春秋戰國時代墓,該墓群露出10座石棺,出土青銅短劍、青銅斧、陶壺、獸牙飾件等。

3、二道河石棺墓----位於二道河西南岔溝山坡上。為春秋戰國時代墓,1975年,發現墓區分布20餘座石棺墓。墓中出土青銅短劍、斧鑿、斧鏃石範、陶罐、陶壺等。

4、二道河土坑墓----位於二道河村。為春秋戰國時代墓,該墓區有7座墓,隨葬品有陶壺、陶罐、木炭、青銅劍短等。

摺疊漢代

1、 東明王墓----(漢)《全遼志》雲在遼陽東三十裡,按通志考朱蒙為東明王,韓國小史載東明王為高麗始祖,卒於王莽天鳳五年。

2、 亮甲一帶墓葬群----為漢代墓。位於河蘭鎮境內,以亮甲山為中心,南起上麻屯,北到頭一站;東至大東溝一帶,在近百平方公裡範圍內,有漢代墓600餘處,墓內陪葬品多為陶器和銅指環等。

3、 南雪梅壁畫墓----為漢代墓,該墓位於南雪梅村北田地中,1956年4月被發現,墓以青石板構築,隨葬品有銅鏡、陶器、鐵器、漆器等。

摺疊金朝

1、小屯石咀山壁畫墓----為遼金時代墓,位於小屯村石咀山下。該墓為磚石合築,繪有風景圖,男女樂工秦樂圖。

2、亮甲駱駝山墓----為遼金時代墓,位於亮甲村南駱駝山北坡。

3、 隆昌墓----為遼金時代墓,位於隆昌村東北的山腳下。該墓區發掘的4座石墓,出土文物有鐵熨鬥、鐵鑿、鐵斧、鐵刀、鐵鈴、鐵鐸、鐵剪、銅鐲、卷草紋灰陶壺、弦紋陶罐、黑釉瓷瓶、白釉小瓷瓶、玉環、琉璃珠、骨簪、骨刷等。

4、柳家畫像石墓----為遼金時代墓,該墓位於柳家村西北山坡下。壁石浮雕有以二十四孝為內容的人物故事,墓道雕有武士圖像,立柱雕牡丹和孔雀。

5、張行願墓----(金)在城東韓家墳。張行願為張浩之父,官光祿大夫。卒於德二年。

摺疊明朝

1、鄧佐墓----(明)在響山子村北。鄧佐為明成化定遼前衛指揮,卒於成化三年。

2、韓斌墓----(明)在城東韓家墳村。韓斌為明成化遼東副總兵,卒於弘治十三年。

3、楊四畏墓----(明)在小南門外玉皇廟村後。楊四畏為明萬曆中軍都督府右都督,昌平薊鎮保定總兵官,卒於萬曆三十二年。

4、陳通墓----(明)在城南皖家溝村。陳通為明西寧諸衛將領、鎮國將軍都指揮,卒於明成化二年。

5、孫棠墓----(明)在孫莊子村。孫棠為明龍虎將軍,卒於明正德年間。

6、巫凱墓----(明代)位於藍家堡子村東山崗上。從兩行志蓋文查《明史》卷一百七十四巫凱列傳,此墓為巫凱墓無疑。

7、明高忠及其夫人呂氏墓----墓葬在燈塔市西大窯鎮官屯村北(燕州城以下)。1971年5月窯場鄧土發現。隨葬呂有高柄銀環、褐釉陶瓶以及碟、燭臺等錫器。

摺疊清代

1、王爾烈家族墓----(清代)該墓位於藍家鄉風水溝村王家林子山北麓。墓地依南面北,設在一道南高北低的山梁上,略呈臺階狀。佔地約1.4萬平方米,其中墳丘佔地面積1800平方米。此墓建於明末清初,為王爾烈祖先祖墓地,王爾烈故後安葬於此,墓地共有129個墳包,先後立有20多塊石碑。民國初,墓地四周樹木成蔭,松、槐、楊、柳鬱鬱蔥蔥,至東北淪陷時期,尚有根部直徑二尺多的大松樹。墓地東面有座石門,石門一側立有高太餘的石碑,外面建有碑樓。

2、按官廳石棺墓群----在遼陽燈塔市張臺子鎮接官廳村東,1965年3月修灌渠工程取土發現,省市考古工作人員聯合清理了這處石棺墓群。墓地不僅是墓葬區,同時,也是古文化遺址分布區。石棺墓群在遺址的北部邊緣斷層中。僅在長約100米、寬30米的範圍內,就露出石棺墓26座,只清理了14座。隨葬的有陶器、青銅飾品和豬骨。陶器較普遍,一般只出一、二個罐、壺,青銅飾品有環形銅飾、螺旋形銅飾、耳環形銅飾、頂針形銅飾,豬骨有豬頭、豬牙、豬頜骨。

3、公安堡清初墓園----墓園在遼陽燈塔市西大窯鎮公安堡村北五頂山南坡,俗稱皇姑墳。據康熙五十五年《遷墓建園志》碑文記載:創建於清康熙五年,經康熙七年、二十七年、三十二年、五十年、五十二年5次增修,最後於康熙五十五年墓園工程完畢。墓園面積15300平方米,園內建有土山、柵欄、甬路、玉臺、班房、石獅、衙門、碑亭等建築。遷葬有彭春曾祖父何和晨、曾祖母端莊固倫公主、祖父何芍圖、祖母郡主、小叔祖及彭春、勞滿色、齊錫等父母兄弟14人墓,即彭春族墓。隨葬有金飾品,葵花形骨雕。在土壙前有清康熙四十四年彭春之子福罕為其父母立墓碑,滿文,碑文正中刻"誥命"二字,碑身正中一行為"正一品光祿大夫都統一等公棟鄂部彭春之墓",兩側為其5個妻屬的名字。墓南還立康熙二十三年彭春誥命碑。彭春作為滿洲正紅旗都統、駐東北地區的一名主要軍事將領,曾參加康熙年間3次較大的軍事行動,即反擊沙俄侵略的雅克薩戰爭,平定噶爾丹和吳三桂反叛的戰爭,立下很大的功績。這處墓園是清初棟棟鄂氏滿洲正紅旗彭春及其曾祖、祖輩的墓園,墓園遺留至2018的所有碑石,是研究清初歷史的重要史料。

4、吳萬福墓----(清)在梨皮峪村西。吳萬福為清康熙左都督,福建總兵官,卒於康熙年間。

5、何和禮墓----(清)在城東皇姑墳,今公安堡村後。何和禮為清初創婁重臣,天命五大臣之一,清太祖努爾哈赤之婿。

6、何芍圖墓----(清)在城東皇姑墳,今公安堡村後。何芍圖為何和禮之子,彭春祖父,跟隨努爾哈赤徵戰累功。

7、孔有德墓----(清)在城東南松樹花園村東,古松樹被俄人砍伐。孔有德為清初藩王,遼陽人。明末任參將,登州兵變中,自號都元帥,明朝派兵鎮壓。天聰七年,他浮海降後金。崇德元年,受封恭順王,順治三年,授平南大將軍,五年,改封定南王,九年,他因兵敗,自殺。

同类文章
 霍金承認有鬼神,並給出科學依據解釋

霍金承認有鬼神,並給出科學依據解釋

人們對鬼神總是有各種各樣的爭論,有的人相信鬼神的存在,並對此深信不疑,害怕獨自行走於黑暗之中,有什麼奇怪的風吹草動,他們都會覺得是鬼在作祟。但在如今的二十一世紀,很多人都開始相信科學,認為鬼神一說實乃封建迷信。但是英國著名的物理學家霍金,卻發表言論說其實是有鬼神的存在的。關於霍金史蒂芬·威廉·霍金,
 唐玄宗簡介,李隆基怎麼死的,和武則天是什麼關係?

唐玄宗簡介,李隆基怎麼死的,和武則天是什麼關係?

強大的唐朝,雄圖大略的唐玄宗!唐朝,是中國最強大的朝代之一,因此中國人也被世界各國成為唐人!而唐朝之所以是中國最強大的時代之一,其中之一就是唐朝的統治者有很多都是勵精圖治,雄圖大略的君主,其中就包括唐玄宗,李隆基!唐玄宗治下的開元盛世,是唐朝最強盛的時候,而唐玄宗本人和擁有「政啟開元,治宏貞觀」成就
 五色旗是中國國旗嗎?孫中山為什麼要換國旗呢

五色旗是中國國旗嗎?孫中山為什麼要換國旗呢

中國成立的時候一共有3面國旗,第一面是五色旗第二面是晴天白日旗,第三面是現在的五星旗.在推翻清朝的時候使用的五色旗為什麼國父孫中山卻不喜歡呢,而用了青天白日旗來代替呢小編來為你們說說民國的那些事.五色旗的來歷1912年1月3日到10日,新建立的民國各省代表會議與臨時參議院先後通過以五色旗為中華民國國
 隆裕太后和袁世凱是什麼關係?臨死之前對溥儀說什麼了?

隆裕太后和袁世凱是什麼關係?臨死之前對溥儀說什麼了?

隆裕太后,葉赫那拉氏,滿洲鑲黃旗人,是慈禧的侄女,後來被欽定成婚第二年成為皇后,裕隆太后雖然沒有慈禧太后的政治天賦,但也絕不是一無是處的人,在最後還是權力保存了清皇室的威嚴退位讓國,之後便成為了袁世凱的妾,這裡面還有一段不為人知的故事,下面讓我們一起去看看吧。隆裕太后個人簡介:隆裕太后,葉赫那拉氏,
 1998年印尼屠華事件的傷亡是多少,華裔婦女遭遇了什麼?

1998年印尼屠華事件的傷亡是多少,華裔婦女遭遇了什麼?

大家還記得98年的那場印尼事件嗎?那個被稱為「黑色五月暴動」的事情還有人知道了解嗎?這是我們國家建國以來華人受到最嚴重的傷害的事件。你知道當時我國政府是什麼放應嗎?當時的華裔婦女遭遇了什麼?傷亡有多少?下面一起喝小編來了解一下吧!1998印尼屠華事件在1998年的5月13日,印度尼西亞這個國家中的棉
 清朝歷史上最悲催的一個皇帝\"光緒\"

清朝歷史上最悲催的一個皇帝\"光緒\"

大清朝統治了中國上百年,其中不乏出現了一些一代明君.比如什麼康熙乾隆之類的.不過在清末的時候.有一個清國皇帝是一個悲劇,他就是被後世熟知的光緒皇帝.清朝歷史上最悲催的一個皇帝光緒光緒帝,愛新覺羅·載湉,清德宗,光緒皇帝,清朝第十一位皇帝。四歲登基,起初由慈安、慈禧兩宮太后垂簾聽政,光緒七年慈安太后崩
 司馬懿怎麼死的?墓地在哪裡

司馬懿怎麼死的?墓地在哪裡

說起司馬懿評論大多是包含著貶義,因為 本人城府太深,又善於心計。並且極能隱忍。所以才會成就他卓著的一生。那麼這樣一位擁有豐功偉績的人物關於他的死因歷史上是如何記載的呢!是真實的麼?司馬懿怎麼死的?民間傳說他是被報復致死的。這就和諸葛亮很有關係了,因為他是唯一能與諸葛亮抗衡的人,並且唐唐孔明都被他氣死
 尼布楚條約是中國得第一個不平定條約你可知道?

尼布楚條約是中國得第一個不平定條約你可知道?

大清朝在康熙皇帝手中可以說是蒸蒸日上飛速發展,開啟了中國歷史上最後一代王朝,以大清朝當時的實力可以說沒有一個國家能匹敵,但就是這樣一個國家卻籤訂了一份中國第一個不平等的條約。什麼是尼布楚條約?尼布楚條約是清朝和俄羅斯帝國之間籤訂的第一份邊界條約,由領事為內大臣索額圖、佟國綱等人同俄羅斯使團籤訂,內容
 我國保存最完整的東漢墓,塵封千年,謎團仍未解開。

我國保存最完整的東漢墓,塵封千年,謎團仍未解開。

在中國考古的歷史裡,海昏侯墓,是目前為止,保存最完整的東漢墓,墓主的身份,是漢代的一位君王,他叫劉賀。他可以說是歷史上幾個在位最短的皇帝之一,僅僅在位27天,就因荒淫和無作為被廢,看來作為漢武大帝的孫子,後世之臣仍然不會留些情面,史稱劉賀為漢廢帝,海昏侯,這些字眼真的含有一些貶義。不管怎麼說,海昏侯
 諸葛亮墓在哪?劉伯溫為何不敢挖諸葛亮墓?

諸葛亮墓在哪?劉伯溫為何不敢挖諸葛亮墓?

諸葛亮一生可以說是富有傳奇色彩,也為蜀漢政權的確立立下不小的功勞,而諸葛亮生前神機妙算,死後也早就猜到了定會有人來挖他的墳,諸葛亮墓到底在哪,有沒有被挖過呢,下面跟著小編一起去看看吧。諸葛亮墓傳聞:在諸葛亮死後曾留下三個計謀,一是斬魏延、二是退司馬、三是隱藏自己的墓,諸葛亮讓姜維找來11個人為他挖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