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談義孚之八十 《方言意味著什麼?》
2023-03-31 14:19:34 5
群談義孚之八十 20190306 《方言意味著什麼?》周:100年多前徐家匯的天主教傳教士,在用拉丁字母記錄「徐家匯」這一地名時,記錄為 ZI-KA-WEI。推薦《上海話的前世今生》湯:哎呀,這是一個系列啊!好東西好東西!周:這個是一個系列。不過,有了書,基本通過微信搜索,就可以拓展閱讀一些內容。方言,可以直接、多方面體現地方感的,老段貌似對方言論及不多的。[偷笑]湯:語言上老段用西方典故讓我看維基百科把眼都快看瞎了!這不是個中國人呢!周:地理老師多研究一下本地方言,這個路子,會很有意思。地方感:地理,本地名勝風景;歷史,可以深挖研究本地居民自豪的歷史人物;語言,地方方言,外加本地美食土特產 。——這樣的地方感是不是就特別能給人底氣和自豪了?[偷笑]周:方言意味著什麼?「兒時的記憶、家鄉的親切。」「溫情、身份、故鄉、長輩、我的根。」「聽到那個聲音就覺得自己到家了。」德國浪漫主義時期有句名言,「千篇一律即是死亡。」方言是地域文化的載體,傳承和維繫著集體記憶,塑造了想像的共同體。」方言也有排他性。一些精妙的表達,只有本地人能懂。如果聽不懂,會有疏離感。周:薦書《湖南方言與文化》周:方言是某一地域中作為交際工具的語言,更承載了豐富的文化內涵。如湖南方言。湖南方言發源於楚語,又與歷目前多次全國人口遷徙相關並受其影響,複雜的歷史背景,使其別具特色——在長沙話中,有種伴侶叫堂客,有種情人叫畫鬍子,有種拼搏叫霸蠻,有種失敗叫也卵。初次之外,湖南的地方戲曲,如花鼓戲、湘西陽戲等,都與湖南方言息息相關,共同構成中國豐富歷史文化中的一支。本套書通過對方言的研究,將方言的特色和趣味逐一呈現,展現方言與文化之間相輔相成的聯繫,體現方言與文化在歷史變遷中的相互作用與影響,呈現出中國文化的歷史性,豐富性。閒哥短評:周振鶴《中人白話》記錄了一本20世紀初上海導遊書,書的題目是《上海》,副標題是Its Chife Objects of Interest,扉頁的副標題更長,意思是給旅遊者與外國僑民使用的有關租界與城廂勝地的手冊。這一本《上海》包括概況、馬路與勝地、公眾設施、總會與協會,最後是歷史與紀事。與一般的旅遊書不同,這本旅遊書對當地概況的介紹中竟然主要是洋涇浜英語。了解一個地方,方言首當其衝!把方言中的詞彙、語音語調中的地理要素挖掘出來放到我們喚醒地方感的教學細節當中,是不是一種有價值的教育實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