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書展·閱讀的力量(如果你對少數民族感興趣)
2023-10-17 20:25:52
8月16日,2017年上海書展開幕。下午,「中華民族文化大系」叢書第一輯新書發布會在友誼會堂舉行。
中國是一個多民族國家,新中國成立60多年來,民族文化的學科研究和出版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但在大眾層面,「56個民族」的說法人人都知道,可是56個民族具體是哪些民族,他們的歷史和民族特色是怎樣的,大眾的了解還十分有限。
「如果讀者對少數民族感興趣,又沒有太多時間,這套書可以引導你入門。」中國民族學會副會長、中國蒙古史學會理事長、內蒙古大學教授齊木德道爾吉是「中華民族文化大系」蒙古族卷的主編,他表示,很多學者都是帶著責任感參與到編寫這套書的工作中來,就是為了編出一套既可以供專家做學術參考,普通讀者也可以輕鬆閱讀的民族文化著作。
50多位各民族學科帶頭人擔任分卷主編
「中華民族文化大系」叢書以中國56個民族為分卷依據,預計出滿56卷。此次發布的第一輯共7卷9冊,分別為:《天子驕子——蒙古族 上下》(齊木德道爾吉主編)、《雪域之光——藏族 上下》(袁曉文主編)、《瀾滄笙歌——拉祜族》(劉勁榮 張錦鵬主編)、《雲龍彩雲——納西族》(楊福泉主編)、《鹿鳴興安嶺——鄂溫克族》(都永浩主編)、《烏蘇里漁歌——赫哲族》(都永浩主編)。
中國少數民族眾多,不同民族都有自己獨特的歷史文化,叢書的宣傳語是「為每個民族打造一張文化名片」,這也是很多民族學科帶頭人、民族文化研究學者的歷史責任感。出書的想法提出後,編輯與專家學者「一拍即合」,短時間內即組建起由著名學者烏丙安、郝蘇民、葛劍雄擔任總主編,50多位各民族學科帶頭人擔任分卷主編,400多位學者參與撰稿的一流作者隊伍。
總主編烏丙安
內蒙古大學、寧夏大學、雲南大學、西南民大、中南民大等高等學府,還把該項目列入學校科研項目。臺灣地區的民族民間文化研究者,歷時40多年長期解讀中華民族文化,在兩岸三地及國際出版界有著很大影響的漢聲出版機構,也擔負起《臺灣少數民族卷》的編寫任務。
在調研及組稿過程中,編輯團隊發現,由於受專業性強的限制,民族文化研究的圖書一般印數極少,隨著時間的流逝,許多重要的學術著作逐漸被湮沒,有絕版失傳的風險;而圖片、音頻、視頻資料也面臨未有系統化整理、傳播範圍不廣等問題。另外,民族文化的大量內容承載在具體的形式中,如舞蹈、歌唱、儀式等,其中包括許多世界級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這些通過傳統紙媒無法直觀展現,讀者僅憑閱讀文字,難以真正感知原生態民族文化的魅力,某些民族文化,隨著生活方式的日益同化和傳承人數的減少,面臨失傳的危險,如果不能及時以音頻或視頻的形態保存,後人將無從領略這些真實存在過的優秀文化。
由此,編輯團隊提出創建「中華民族文化經典學術著作資料庫及數字交流平臺」,對已有的民族文化、民俗文化、民間文化研究著作進行整理、匯總,使之結構化、數據化、互動化,形成相對完整獨立的平臺。
參與《中華民族文化大系》叢書撰文的作者都是民族文化各個分支的頂級學者,他們擁有豐富而卓越的學術積澱和成就,但由於篇幅所限,他們的研究成果只能濃縮地體現出一小部分。為了讓廣大讀者更多地了解民族文化研究狀況,《中華民族文化大系》通過「二維碼」等技術將各位作者的代表作連結到專門建立的「中華民族文化學術經典資料庫」網站,以各捲紙本圖書為核心與引導,讀者讀「一本書」便可以衍伸閱讀到幾十本書。
《天子驕子——蒙古族 上下》主編齊木德道爾吉
用「講故事」的方式編寫一套嚴謹的民族文化叢書
第一輯7卷書籍的編寫,用了足足五年時間。齊木德道爾吉告訴記者,除了花費大量時間調研,這次嘗試使用各種編輯手段把學術著作編寫得「活潑好看」,也是編寫過程中的一大難點。
叢書由此前策划過「話說中國」系列叢書的上海故事會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參與策劃,他們既有編寫學術叢書的經驗,又有幾十年來《故事會》雜誌積累下來的用通俗口吻「講故事」的能力。這種「講故事」的方式,彌補了大部分學者撰稿人在通俗寫作方面的不足。
「專家和編輯的隊伍很少有結合這麼深的。這本書中,編輯會很深入地參與到細節的策劃中,用講故事的方式來操作,可讀性就上來了。」 齊木德道爾吉說。
最終呈現在讀者面前的「中華民族文化大系」叢書對接了許多新媒體的內容,如《鹿鳴興安嶺——鄂溫克族》卷中,講到鄂溫克族索倫部落的部分,掃描書頁中的二維碼,就可以欣賞索倫鄂溫克民歌《塔日巴之歌》。講到鄂溫克民族的漁獵習俗,則在側邊配上了撰稿專家關於中國北方漁獵民族研究的學術書籍,供想要深入了解、研究的讀者「按圖索驥」。
「以前我們都是寫學術研究書籍,沒寫過這種風格的書。」中國民族學會副會長、藏族卷主編袁曉文深感這次編寫過程中挑戰重重,但最終呈現的結果,融合了學術性與趣味性,讓學者們覺得多年的努力是值得的。
齊木德道爾吉多年深耕蒙古族研究領域,他最大的感慨是,此前關於民族學的書籍,要麼是太過嚴肅的學術研究著作,要麼是導遊口吻編寫的獵奇書,訛誤部分不勝枚舉,一套通俗易讀又保持嚴謹的民族文化著作在市面上難以尋覓,「這本書形式很活潑,但又講究真實嚴謹,不走獵奇路線。如果讀者對少數民族感興趣,又沒有太多時間,這套書可以引導你入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