鯤鵬展翅九萬裡,長空(鯤鵬展翅九萬裡)
2023-10-21 02:36:21 1
歷史時針指向2022,新年曙光照耀神州大地。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回望黨的十八大以來波瀾壯闊的偉大實踐,我們無比自豪——
以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以偉大的歷史主動精神、巨大的政治勇氣、強烈的責任擔當,推動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入不可逆轉的歷史進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九年,在黨的百年歷史上、在五千年中華文明史上都具有重要的標識性意義。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回望黨的十八大以來恢宏壯麗的偉大曆程,我們更加堅信——
黨確立同志黨中央的核心、全黨的核心地位,確立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導地位,反映了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共同心願,對新時代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對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歷史進程具有決定性意義。
亂雲飛渡仍從容——砥柱中流、力挽狂瀾,堅強核心領航壯闊徵程
「英雄之城」武漢熱鬧非凡。人聲鼎沸的煙火氣,氤氳著整座城市。
市民在湖北武漢保成路夜市消費休閒(2020年6月1日攝)。熊琦 攝
兩年前驚心動魄的日夜猶在眼前。如果沒有當時毅然決然的「封城」,如今的武漢、如今的中國又會是怎樣一番光景?
2020年1月22日,疫魔當前,千鈞一髮。
果斷要求立即對武漢市人員流動和對外通道實行嚴格封閉的管控。
一個千萬人口級的特大城市整體隔離,史無前例、世無先例。「封城」帶來的經濟損失、社會壓力,難以想像。
「作出這一決策,需要巨大政治勇氣,但該出手時必須出手,否則當斷不斷、反受其亂。」強調。
事後,美國《外交政策》網站刊文評價:武漢乃至湖北大規模「封城」的決定會造成巨大而難以預測的後果,而這個決定想必只有一個人能定奪,所有後果也只有他一個人來承擔。現在看來,這個決定拯救了整個國家。
疫情膠著,搶先出手,到北京、武漢等地指揮抗疫鬥爭,領導全國人民打響艱苦卓絕的疫情防控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把握節點,雙管齊下,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打響復工復產「另一場戰役」……
工人在湖北武漢東風乘用車公司工廠總裝車間的流水線上作業(2020年3月24日攝)。肖藝九 攝
面對百年不遇的重大疫情、歷史大考,親自部署、親臨一線、果斷出手、全程督戰,挽狂瀾於既倒——「率先控制疫情」「率先復工復產」「率先實現經濟增長由負轉正」,2020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GDP)躍上100萬億元大臺階,交出了一份人民滿意、世界矚目、可以載入史冊的答卷。
黨的十八大以來,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入關鍵時期,國內外形勢發生深刻複雜變化,風險挑戰明顯增多——
國內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問題更加突出;各種思想文化滲透交鋒激烈,意識形態領域「看不見的戰爭」無處不在;中美博弈、國際關係更加尖銳複雜,「黑天鵝」「灰犀牛」時隱時現……
保證糧食安全,穩住農業基本盤;妥善應對經濟領域可能出現的重大風險,著力完善金融安全防線和風險應急處置機制;治理平臺壟斷和資本無序擴張,推動平臺經濟規範健康持續發展;及時築牢網絡安全防線,把網絡安全提高到國家安全的高度……
九年多來,無論遇到什麼樣的驚濤駭浪,以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都能夠從容應對、果斷決策、錨定目標、掌握主動,帶領中國航船沿著正確方向堅定前行。
2018年,伴隨美國一紙加徵關稅的商品清單,建交近40年的中美關係陷入前所未有的複雜局面。
從布宜諾斯艾利斯到大阪,從一通通越洋電話到首次中美元首視頻會晤,以堅決的姿態抵制各種霸凌行徑,以負責任的態度尋求建設性對話,既捍衛了國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也贏得了國際社會的尊重和敬佩。
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
妥善處理香港「修例風波」,開展涉臺、涉疆、涉藏、涉海等鬥爭,加快建設海洋強國,有效維護國家安全……黨的十八大以來,以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以「亂雲飛渡仍從容」的戰略定力、「獨有英雄驅虎豹」的非凡氣概,團結帶領人民知難而進、堅韌向前,在偉大鬥爭中將偉大事業不斷推向前進。
「反腐敗鬥爭取得壓倒性勝利,全面從嚴治黨取得重大成果。」2018年12月13日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議釋放重要信號。
反腐敗鬥爭形勢從2013年的「依然嚴峻」,到「依然嚴峻複雜」,再到2016年初的「壓倒性態勢正在形成」,及至「取得壓倒性勝利」,這是何其艱難的歷程。
自我革命,猶如拿起手術刀給自己動手術,刮骨療毒才能去腐生肌。
在所作的黨的十九大報告中,一個細節發人深思:過去的「打鐵還需自身硬」變成了「打鐵必須自身硬」。兩字之差,彰顯的是全面從嚴治黨的堅定信念,更是將自我革命進行到底的非凡勇氣。
猛藥去痾、壯士斷腕,堅定不移「打虎」「拍蠅」「獵狐」。黨的十八大以來,400餘名中管幹部「落馬」,查處周永康、薄熙來、孫政才、令計劃等嚴重違紀違法案件。反腐敗鬥爭取得壓倒性勝利並全面鞏固,黨在革命性鍛造中更加堅強。
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難者進。
黨的十八大以來,既掛帥又出徵,親自推動很多議論多年、裹足不前的深層次改革破冰啟動,揮師打贏人類反貧困史上最偉大的決戰,對人民軍隊進行整體性革命性重塑,解決了許多長期想解決而沒有解決的難題,辦成了許多過去想辦而沒有辦成的大事。
滾滾長江,浩浩黃河,哺育華夏兒女,滋養民族精神。
2021年10月20日,專程來到黃河入海口碼頭,憑欄遠眺:「今天來到這裡,黃河上中下遊就都走到了,我心裡也踏實了。」
新中國成立之初,毛澤東同志提出「要把黃河的事情辦好」,並打算組織馬隊視察黃河,深入調研如何讓黃河安瀾,但這個願望最終沒能實現。
山東黃河三角洲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風貌(2021年10月27日攝,無人機照片)。郭緒雷 攝
黨的十八大以來,的足跡行至大江南北、大河上下,著眼長遠提出長江經濟帶發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確立起國家的「江河戰略」。
「不謀萬世者,不足謀一時;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的時間觀,遠不止十年、百年。
把脈經濟發展,駁斥「唯GDP」觀點,明確高質量發展路徑,推動中國經濟行穩致遠;謀劃長江經濟帶發展,作出「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重大決策,把生態文明建設看作關係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千年大計;建設雄安新區,強調「穩紮穩打,久久為功」,打造「未來之城」……
以馬克思主義政治家、戰略家的膽略,謀劃國內外大局,驚濤駭浪中堅如磐石,風險挑戰中運籌帷幄,贏得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的衷心愛戴和高度信賴。
2016年金秋,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
在錘頭鐮刀組成的巨型黨徽前,中央委員會以舉手表決方式,一致通過全會公報,明確了同志的核心地位。
我們這樣一個有著14億多人口的大國,必須有一個眾望所歸的領袖;我們這樣一個有著9500多萬黨員的大黨,必須有一個堅強的領導核心。
實踐一再證明並將繼續證明,擁有富有遠見、成熟穩定的領導核心,是人民之幸、國家之幸、時代之幸,是中華民族實現偉大復興的決定性因素。
登高壯觀天地間——堅持真理、與時俱進,思想之光指引偉大實踐
2021年12月8日至10日,北京京西賓館,新時代第10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舉行。
世紀疫情之下,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最重要增長引擎的中國,如何定調布局,舉世矚目。
「必須堅持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必須堅持高質量發展」「必須堅持穩中求進」「必須加強統籌協調」——以「四個必須」深刻闡明中國經濟逆風破浪的密碼,為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注入新的時代內涵。
理論的先進是最大的先進性,理論的主動是最大的主動性。
2015年2月14日一早,延安楊家嶺中央大禮堂。
正在陝西考察的來到這裡,瞻仰黨的七大會址。黨的七大將毛澤東思想寫在黨的旗幟上,「極大地加速中國革命勝利的進程」。
置身當年會場,傾聽歷史啟迪,深有感觸:「我們黨之所以能夠歷經考驗磨難無往而不勝,關鍵就在於不斷進行實踐創新和理論創新。」
回望百年,中國共產黨「頂」馬克思主義之「天」、「立」中國國情之「地」,以生生不息的真理火種、與時俱進的創新理論,帶領人民不斷從勝利走向勝利。
2017年10月,黨的十九大莊嚴宣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同時將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載入黨章,寫在百年大黨的旗幟上。
歷史的進程從哪裡開始,思想的進程就從哪裡開始。然而,新的時代絕非在自然演進的邏輯中到來,新的思想也絕非在輕鬆順利的條件下創立。
思想之偉大,正在於應歷史之變、解時代之問,指引中國由富向強的關鍵一躍。
時間回到九年多前。
經過改革開放後幾十年的高速增長,中國發展已站到新的起點,社會主要矛盾發生了事關全局的歷史性變化。
從「落後的社會生產」到「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從「物質文化需要」到「美好生活需要」,迫切呼喚新的理論指引新的實踐。
如何解決從「有沒有」「快不快」到「好不好」的深刻轉變?
從鮮明作出新常態的重大論斷,到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大部署,再到創造性提出新發展理念的重大飛躍,中國經濟邁上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更為安全的發展之路。
如何在變革創新中夯實國家的長治久安?
以「五位一體」鋪展總體布局,以「四個全面」謀劃戰略布局,以劃時代的氣魄真刀真槍全面深化改革,推動制度更加成熟和定型。
如何確保市場經濟條件下黨的長期執政?
堅持「打鐵必須自身硬」,「以偉大自我革命引領偉大社會革命」,深入推進全面從嚴治黨,使黨在革命性鍛造中浴火重生,探索出一條跳出歷史周期率的有效路徑。
在中華民族迎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關鍵跨越,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應運而生,以一系列原創性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提出對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以及黨的建設、社會主義發展的規律性、真理性認識和實踐性、建設性方略。
浙江寧波舟山港梅山港區貨櫃碼頭一派繁忙(2021年12月17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發(蔣曉東 攝)
2020年3月,寧波舟山港,春寒料峭。
疫情發生之後,首次實地考察復工復產。在世界貨物吞吐量第一大港,一路深入調研,進行著深邃的戰略思考。
如何在危機中育先機、於變局中開新局?
「我感覺到,現在的形勢已經很不一樣了,大進大出的環境條件已經變化,必須根據新的形勢提出引領發展的新思路。」
「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回京後不久,在中央財經委員會會議上首次提出這一重大決策。
進入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歷史性的戰略抉擇必將為中國贏得歷史性的戰略主動。
實踐發展永無止境,理論創新永不停滯。
明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戰略安排,強調推動共同富裕取得更為明顯的實質性進展,提出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概括中國式現代化五大特徵……當歷史掀開新的一頁,一系列新實踐基礎上的理論創新,展現出這一偉大思想澎湃的生機活力。
黨的十九大以「八個明確」首次闡明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科學體系。
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以「十個明確」進一步全面概括這一偉大思想的理論內涵。
從對「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麼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怎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深刻回答,到進一步擴充「建設什麼樣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怎樣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建設什麼樣的長期執政的馬克思主義政黨、怎樣建設長期執政的馬克思主義政黨」的時代課題,展現出這一偉大思想開放創新的博大體系。
2021年3月22日傍晚,武夷山九曲溪畔,正在福建考察的走進朱熹園。
「國以民為本,社稷亦為民而立」……園內牆上,朱熹民本思想的經典論述,讓駐足凝視。
「我到山東考察時專門去看了孔府孔廟,到武夷山也專門來看一看朱熹。」品讀傳承千年的文化精粹,意味深長地說,「如果沒有中華五千年文明,哪裡有什麼中國特色?如果不是中國特色,哪有我們今天這麼成功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大會上強調「文化自信」,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提出「兩個結合」,以深厚的歷史自覺和強烈的文化自覺,從五千年璀璨文明中汲取理論創新的精神滋養。
既立足現實的中國,又植根歷史的中國,更指引未來的中國。
「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二十一世紀馬克思主義,是中華文化和中國精神的時代精華,實現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新的飛躍。」
腳踏中華大地,傳承中華文明,我們走符合中國國情的正確道路,具有無比深厚的歷史底蘊,具有無比強大的前進底氣。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不斷取得成功,使馬克思主義以嶄新形象展現在世界上,使世界範圍內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兩種意識形態、兩種社會制度的歷史演進及其較量發生了有利於社會主義的重大轉變。
九年多的實踐檢驗並證明,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如同火炬,指引、照耀著民族復興的壯闊航程。
一片丹心映江山——來自人民、為了人民,從人民中汲取不竭力量
北京天安門廣場,迎著新年第一縷陽光,五星紅旗冉冉升起。人民英雄紀念碑、人民大會堂,見證人民力量。天安門城樓上,「人民萬歲」之聲從歷史深處迴響。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
黨的百年徵程,就是一部為人民打江山、守江山的歷史。
進入新時代,發出擲地有聲的誓言:「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就是我們的奮鬥目標。」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以人民為中心貫穿治國理政全過程各方面,與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牢牢守好人民江山。
他來自人民,始終同人民站在一起——
2012年12月,剛剛擔任中共中央的冒著嚴寒,來到太行山深處的河北阜平縣,走進農家看真貧。
鄉親們至今還記得,盤腿坐在炕上,拉著他們的手,噓寒問暖。
1969年元旦剛過,年僅15歲的到陝北梁家河當知青,與當地群眾摸爬滾打,一幹就是七年。從此,「人民」二字銘刻在心。
從黃土地走出來,先是帶領正定「翻身」,後在福州推行「馬上就辦」,又到浙江實施「八八戰略」……不論擔任什麼職務,不論身處什麼地方,那個「貧下中農的好書記」始終沒有離開過人民。
「同往常一樣,我無論多忙,都要抽時間到鄉親們中走一走看一看。」
九年多來,的步履遍及31個省區市的城鄉、廠礦、學校、社區,翻山越嶺、跋山涉水走過14個集中連片特困地區,深入20多個貧困村。
遊客在山西太原市小店區劉家堡鄉劉家堡村拍照遊玩(2021年10月1日攝)。曹陽 攝
問冷暖、看穀倉、掀鍋蓋,每到百姓家中,都關心備至。
磨豆花、打餈粑、貼福字,每同群眾在一起,總那麼平易近人。
2021年10月21日,在山東東營考察時正值大豆收穫季節。走進田裡,彎腰摘了一個豆莢,剝出一粒大豆,放在口中細細咀嚼:「豆子長得很好。」
在田間地頭,對老鄉常說「我們都是種莊稼出身」。看稻粒成色、給葡萄疏花序、摘柚子,這些農活兒都很熟悉。
在百姓中間,強調「永遠保持對人民的赤子之心」。大雨中捲起褲腿、合影時讓年長者落座、吃「紅軍飯」時為官兵夾菜,的微小舉動溫暖人心。
2020年3月10日,正是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吃緊階段,專赴「封城」中的武漢,走進社區,親切慰問。
從百歲老人到新生嬰兒,不放棄每一個生命。「為了保護人民生命安全,我們什麼都可以豁得出來!」的話語重若千鈞。
他始終同人民想在一起——
「人民群眾關心的問題是什麼?是食品安不安全、暖氣熱不熱、霧霾能不能少一點、河湖能不能清一點、垃圾焚燒能不能不有損健康、養老服務順不順心、能不能租得起或買得起住房,等等。」
2016年12月21日,在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十四次會議上歷數民生關切事。
推進廁所革命、垃圾分類,防治「小眼鏡」、減輕學生負擔,持續增加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整合城鄉居民醫保,大範圍建設保障性住房,開展掃黑除惡專項鬥爭……在補短板、強弱項中,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顯提升。
2021年9月,來到陝北,在高西溝聽鄉親們說「日子好了,現在白面、大米、肉都可以吃」,由衷感嘆:「現在不是說稀罕吃白面和豬肉了,反而有時候吃五穀雜糧吃得還挺好。」
當年在梁家河,深知鄉親們的一大願望就是飽餐一頓肉,並且經常吃上肉。
「我們這一代人有這樣一個情結,一定要把我們的老百姓特別是我們的農民扶一把,社會主義道路上一個也不能少,共同富裕、全面小康,大家一起走這條路。」2020年全國兩會期間,談及往事,情真意切。
謀求全體人民的幸福,率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義無反顧打響脫貧攻堅戰,盡銳出戰,攻城拔寨,不獲全勝決不收兵。
832個貧困縣全部摘帽,12.8萬個貧困村全部出列,近1億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中國歷史性地解決了絕對貧困問題,偉大奇蹟彪炳史冊。
建黨百年之際,在天安門城樓莊嚴宣告:中華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會!
脫貧攻堅後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全面小康後促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美好生活圖景在更廣闊的時空鋪展。
他始終同人民幹在一起——
2020年9月17日,就謀劃「十四五」發展主持召開基層代表座談會。
在教育一線工作了近30年,鄉村教師盤玖仁向反映偏遠民族地區老師數量不足、好的老師留不住。
「你反映的問題很實際。」回應道,「十四五」時期要著力解決這個問題,要好好研究。
一個多月後,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通過的「十四五」規劃建議明確提出:「促進教育公平,推動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和城鄉一體化」。
在那次座談會上指出:「人民群眾中蘊含著豐富的智慧和無限的創造力。」
從300多萬名第一書記和駐村幹部挺進扶貧一線,到4萬多名醫務人員毅然「逆行」……中國人民眾志成城、闊步向前,在新時代徵程上奪取了一個又一個勝利。
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是真正的英雄。
在「我將無我、不負人民」崇高情懷感召下,在全黨上下「實幹興邦」的實踐中,「社會主義是幹出來的」「幸福是奮鬥出來的」成為全社會共同信念。
「我們都在努力奔跑,我們都是追夢人。」
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布拖縣拖覺鎮老吉村的婦女在去往藍莓種植基地務工的路上(2020年8月13日攝)。劉坤 攝
潮起東方萬象新——胸懷天下、立己達人,引領人類文明進步潮流
2017年10月31日,上海-嘉興。
黨的十九大閉幕一周後,帶領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回到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地。
反映列強瓜分中國的漫畫《時局圖》、清末給列強賠款的驚人數字……一幅幅展品前,久久凝視:「多屈辱啊!多恥辱啊!那時的中國是待宰的肥羊。」
回望中國近現代史,回望中國與世界的關係,多少無法遺忘的傷痛。
中華民族追尋偉大復興的歷史進程,就是從列強壓迫欺凌中奮起、重新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進而日益走近世界舞臺中央、為人類文明進步作出新的更大貢獻的進程。
黨的十八大後,國際格局加速調整演進,世界進入動蕩變革期。面對嚴峻複雜環境,如何確保民族復興進程不被遲滯甚至阻斷,繼續推進人類和平與發展的崇高事業?
放眼人類發展大潮流、世界變化大格局、中國發展大歷史,為新時代中國外交指明了「服務民族復興、促進人類進步」這條清晰主線。
2019年5月,的一次國內考察,引起海內外廣泛關注。
看戰略資源稀土、訪中央紅軍長徵集結出發地於都、主持召開推動中部地區崛起工作座談會……看似尋常的江西調研行程,蘊含「胸懷兩個大局」的深謀遠慮。
「一個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全局,一個是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這是我們謀劃工作的基本出發點。」深刻指出。
「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是以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作出的重大戰略判斷。
新時代,中國外交最重要的使命,就是在世界大變局中開創新局、在世界亂局中化危為機,推動民族復興航船在可以預見的狂風暴雨和難以想像的驚濤駭浪中行穩致遠。
「瀾滄號」動車組列車駛離寮國萬象站(2021年12月3日攝)。新華社發(凱喬攝)
41次出訪,足跡遍及五大洲69國;舉辦二十國集團領導人杭州峰會、「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等重大主場外交;疫情中以視頻、電話等方式密集開展「雲外交」……九年多來,以元首外交的親力親為,引領中國特色大國外交波瀾壯闊的實踐。
面對個別大國的霸權、霸道、霸凌,面對種種圍堵、打壓、搗亂、顛覆行徑,以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運籌帷幄、指揮若定,團結帶領14億多中國人民,以不信邪、不怕鬼的精神堅決鬥爭到底,頂住前所未有的外部壓力,展現出堅韌不拔的志氣、骨氣、底氣。
風雨不動安如山,巍然砥柱立中流。
在國際舞臺的大黨大國領袖風範,贏得國際社會由衷欽佩與普遍讚譽:「傑出的領導人」「擔當現在和創造未來的人」「有著巨大自信和堅定意志的領導人」。
經受住一系列重大外部風險挑戰考驗,中國共產黨領航「中國號」巨輪,駛向更為廣闊的海域,開啟更加壯闊的航程。
在堅守中國道路中,創造人類文明新形態——
北京時間2021年7月6日晚,一場主題為「為人民謀幸福:政黨的責任」的特殊「雲峰會」——中國共產黨與世界政黨領導人峰會舉行。
當在北京發表講話,從早晨的古巴哈瓦那,到午後的剛果共和國布拉柴維爾;從傍晚的哈薩克斯坦努爾蘇丹,到深夜的萬那杜維拉港……跨越時差,也超越社會制度、意識形態、文化傳統、發展水平,160多個國家500多個政黨和組織的代表,全神貫注、認真聆聽。
走什麼樣的發展之路,對廣大發展中國家而言,是世紀之問。
「歷史終結論」也曾鼓譟一時,「現代化就是西方化」的迷思籠罩「地球村」上空。然而,歷史反覆證明,不顧本國國情、照搬西方模式,不是水土不服,就是成為他國附庸。
領導世界最大執政黨、最大發展中國家走向復興,志不改、道不變的使命擔當,產生著日益強大的影響力和感召力。
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中國人民堅持走好自己的路、辦好自己的事,成功走出中國式現代化道路,創造了人類文明新形態,拓展了發展中國家走向現代化的途徑,給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發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獨立性的國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選擇。
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優勢日益彰顯,越來越多的國家開始主動「向東看」,渴望從中國智慧和中國經驗中尋求啟示與借鑑。擁有五千年歷史的中華文明創新性崛起,已成為深刻影響人類未來的重大歷史性事件。
參展人員在第130屆廣交會現場(2021年10月15日攝)。劉大偉 攝
在謀求天下大同中,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站在歷史的十字路口,世界怎麼了、我們怎麼辦,是時代之問,更是未來之問。
以深邃思考給出「中國答案」——推動建設新型國際關係,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實現各國利益共生、權利共享、責任共擔,共同建設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榮、開放包容、清潔美麗的世界。
構建這樣一個「人類命運共同體」,是秉持正確歷史觀、大局觀、角色觀的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人,為建設更加美好世界提供的總方案。
它繼承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關於「自由人聯合體」的構想,寄託著中華文化對「天下一家」的憧憬與嚮往,凝聚起各國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最大公約數,先後寫入聯合國多份決議,成為引領時代潮流和人類前進方向的鮮明旗幟。
2013年金秋,著眼於推動各國共同發展和民生改善,從綿延千年的陸海古絲綢之路中獲得靈感,創造性地提出共建「一帶一路」重大倡議。
一石激起千層浪。八年多來,從揮灑「大寫意」到細繪「工筆畫」,從落子謀局到推動高質量發展……145個國家、32個國際組織同中國籤署200多份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文件,各方共商共建共享的和平之路、繁榮之路、開放之路、綠色之路、創新之路、文明之路越走越寬……
這是2021年7月24日拍攝的上海市長寧區虹橋街道古北市民中心內的漫畫牆和照片牆。耿馨寧 攝
面對團結還是分裂、合作還是對抗、開放還是封閉、多邊還是單邊的重大考驗,以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引領新時代中國堅定站在歷史正確的一邊、站在人類進步的一邊,攜手世界上一切進步力量,推動歷史車輪滾滾向前——
從倡導平等、互鑑、對話、包容的文明觀,到弘揚和平、發展、公平、正義、民主、自由的全人類共同價值;
從攜手應對氣候變化、呵護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到提出全球發展倡議、共建全球發展命運共同體;
從建立起覆蓋全球的夥伴關係網絡,到向12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提供超過20億劑新冠疫苗;
在美國紐約舉行的第二十一屆中國紡織品服裝貿易展覽會(紐約)春季展上,江蘇一家企業的工作人員(左)為訪客介紹產品(2020年1月21日攝)。王迎 攝
從創新舉辦進博會、服貿會、消博會等高水平對外開放展會,到建設自由貿易試驗區和自由貿易港;
從日夜穿行的「鋼鐵駝隊」中歐班列,到讓「山不再高、路不再長」的中老鐵路……
以為全人類謀福祉的世界級領袖擔當,引領各國共同繪製出一幅追求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壯美畫卷,奏響了一曲共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恢宏樂章。
踏進2022年的門檻,回首百年奮鬥風雨路,更感人間正道是滄桑。
今天,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中華民族向世界展現的是一派欣欣向榮氣象。古老的國度煥發青春,自信自強,以世界和平建設者、全球發展貢獻者、國際秩序維護者、人類文明促進者的嶄新形象,巍然屹立於世界東方。
直掛雲帆濟滄海——接續奮鬥、勇毅前行,贏得更大的勝利和榮光
2021年12月31日晚,華燈初上,萬家團圓。
新年鐘聲即將敲響之際,發表熱情洋溢的新年賀詞。深情回望過去一年難忘瞬間,殷殷寄語新一年美好前景,溫暖的話語直抵人心,在14億多中國人民心中澎湃激蕩。
2022年,對中國意味著什麼?又將開啟怎樣一段激動人心的航程?
「過去一百年,中國共產黨向人民、向歷史交出了一份優異的答卷。現在,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又踏上了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新的趕考之路。」新時代領路人的深邃目光,望向更加遼闊的未來。
百年奮鬥的歷史坐標軸上,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交織激蕩,勾勒出一個宏闊而複雜的時代背景——
審視國內,儘管經濟發展和疫情防控保持全球領先地位,實現了「十四五」良好開局,但經濟恢復仍不穩固、不均衡,需求收縮、供給衝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日益凸顯。
這是在浙江省東陽市花園村拍攝的現代農業生態園(2021年7月7日攝,無人機照片)。徐昱 攝
放眼國際,單邊主義、保護主義、霸權主義甚囂塵上,守成大國對新興大國的打壓遏制變本加厲。世紀疫情衝擊下,百年變局加速演進,外部環境更趨複雜嚴峻和不確定。
是挑戰,更是機遇。
汲取著百年奮鬥歷史經驗,中國共產黨帶領億萬中華兒女披堅執銳、迎難而上,昂首踏上新的偉大徵程。
2021年12月14日,雪域高原彩旗飄揚。湛藍的天空下,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的標誌性工程——川藏鐵路西藏段全線建設現場推進會在西藏昌都舉行。
這是人類歷史上地質條件最複雜、建設挑戰最艱巨、單體項目投資最大的鐵路建設工程,彰顯著以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經略西部、謀定全局的宏大手筆。
從脫貧攻堅到鄉村振興,從全面小康到共同富裕,深入實施區域重大戰略,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以宏闊視野、如椽大筆,擘畫著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宏偉藍圖。
白洋澱旁,河北雄安新區塔吊林立,各項建設如火如荼,進入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和大規模建設同步推進的重要階段;
黃土高原,千溝萬壑孕育生機活力,生態治理和發展特色產業有機結合,走出一條生態和經濟協調發展、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之路;
之江大地,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城鄉區域差距不斷縮小,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範區大潮澎湃;
……
江蘇泰興市虹橋鎮長江生態溼地風光帶景色(2021年11月11日攝,無人機照片)。楊磊 攝
目標明確,路徑清晰,方法科學。掌握歷史規律的中國共產黨人,以更加強烈的歷史主動精神謀劃全局、引領發展,推動「中國號」巨輪劈波斬浪、一往無前。
2021年12月6日,北京中南海。主持召開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審議了中國共產黨歷史上首部黨內監督專責機關工作條例——《中國共產黨紀律檢查委員會工作條例》。
過去我們為什麼能夠成功、未來我們怎樣才能繼續成功?中國共產黨是什麼、要幹什麼?如何跳出治亂興衰的歷史周期率?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提出的三個「歷史之問」,叩問著百年大黨從哪裡來、到哪裡去。
猶記新中國成立前夕,毛澤東同志帶領黨中央從河北西柏坡出發時,曾意味深長地說,「今天是進京趕考的日子」「我們都希望考個好成績」。
70多年後的今天,百年大黨踏上新徵程的關鍵時刻,再次以「趕考」勉勵9500多萬黨員:「我們一定要繼續考出好成績,在新時代新徵程上展現新氣象新作為。」
永葆自我革命精神,增強全面從嚴治黨永遠在路上的政治自覺,以偉大自我革命引領偉大社會革命,中國共產黨必將戰勝前進道路上的一切風險挑戰。
歷經九年多來偉大鬥爭的風雨洗禮,全體黨員幹部深刻感悟到,形成核心、擁護核心、捍衛核心,始終是我們應對大變局中保持戰略優勢的不二法門、關鍵一招、最大底氣。
今天,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同時必須準備付出更為艱巨、更為艱苦的努力。
以咬定青山不放鬆的執著、行百裡者半九十的清醒不懈奮鬥,敢於鬥爭、善於鬥爭,逢山開道、遇水架橋,中國人民孜孜以求的美好夢想終將成為現實。
接續奮鬥、勇毅前行,在過去一百年贏得了偉大勝利和榮光的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必將在新時代新徵程上贏得更加偉大的勝利和榮光!(新華社 趙承 張旭東 張曉松 趙超 林暉 朱基釵 楊依軍 孫少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