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對佔卜的看法(佛教如何看待算命)
2023-10-26 15:54:25
關於算命,佛教是如何看待的?
在民間,總是流傳著各種各樣的算命方法。不論是古聖先賢流傳下來的「周易」、「六爻」等傳統文化,還是西方國家所盛行的「星相學」、「塔羅牌」等佔卜方式,都吸引著一大批人群的視線。
而在一些不太了解佛教的朋友眼中,佛教總是會帶有一些神秘,充滿著玄幻的色彩,因此也會引發一些關於「算命」的話題。
但細心的朋友卻會發現,佛教信眾們通常會對算命持有兩種不同的觀點:一部分人認為佛教有佔卜預知的能力,並且算出的結果往往異常精準;而另一部人則對此嗤之以鼻,從不把算命當回事。
這兩種極端的對立觀點不禁讓人感到困惑,都想問個明白,究竟佛教是如何看待「算命」這件事的呢?

首先,有「八萬四千法門」之稱的佛教,為了隨順因緣、方便教化,滿足不同眾生的需求,的確在經典中記載著某些佔卜方法。
以藏傳佛教為例,在藏傳佛教當中,「佔卜」主要會被分為兩種形式:一種是通過求卜者的出生年、月、日及時辰來推算運勢;另外一種,則被稱為「打卦」。
前者是通過藏傳佛教中特殊的歷算方式進行推演,這與漢地民間通過生辰八字來算命的方式很像。一些藏傳法師甚至會結合漢地《易經》中的卜算方法,兩者相輔相成,從而讓卦象的結果更加精確。
而「打卦」則是一種向「本尊」祈請、溝通的特殊法門,主要分為「吉祥天母卦」、「文殊卦」、「觀音卦」等多種類別。修習者需要獲得該法門的傳承,再經過長年累月的修持,才有可能獲得「本尊」精準的幫助和指點。
通常,「歷算」會用來推算某一個階段或某一個時期的運勢,而「打卦」則多是用來針對某一件事情的吉兇問卜。
除此之外,漢傳佛教也同樣流傳著與佔卜相關的經典,如常見的《佔察善惡業報經》,是信眾們如法問卜的重要依據。

儘管有許多「佔卜」法門的存在,但是佛教卻並不提倡算命。
因為在佛教看來,人的命運是由自己的「業力」所決定的,但「業力」卻分為「定業」和「不定業」兩種區別,這給命運帶來了太多的不確定因素。
「定業」是指:一定會受報的業或無法改變的業。比如已經發生了的事情就是定業的一種。
而「不定業」是指:可以去更改結果的業力。雖然已經種下了業因,但在因緣還沒有成熟之前,還有可以改變的餘地。
這就好像雖然有人種下了荊棘的種子,但在種子還未發芽之前,便被灌溉了開水,因此這顆種子不會再長出可怕的荊棘一樣。
通常情況下,大多數還未發生的事情都還處於「不定業」的狀態中,因此算命得出來的結果並不是絕對的定數,是完全可以改變的。這是佛教不提倡算命的重要原因之一。

那麼,命運在什麼情況下會被更改?
每一個善因或者惡因都會對我們的命運有著些許的影響。比如《了凡四訓》中的袁了凡先生,通過「日行一善」的方式,不但改變了自己本該「無子」、「短命」的命運,而且仕途也步步高升,遠遠超出了他命中應得的官職。
同樣的道理,一個看似命運很好的人若是做了太多的壞事,自己原本的福報也會大打折扣,最後變得所剩無幾。
因此,佛教並不主張算命,因為命運是隨時都會發生變化的,算也算不準。只有那些長期沒有做過善事或者惡事的人,命運才會一成不變。
所以,算命有時只不過是趨吉避兇的參考方式而已,在卜出自己會發生厄運的時候用來反省、修正自己的過失,僅此而已。甚至連算都沒必要算,只要時時刻刻保持善念、善行,命運自然不會差。
「但行好事,莫問前程」,送給閱讀此篇文章的你。
佛家怎麼看待佔卜與推步盈虛
南無阿彌陀佛
淨空法師---學佛的人需不需要算命?
世間人,無論是中國人、是外國人,都希望知道自己的未來、過去,這個方法很多,最普遍的莫過於看相算命,學佛的人確實很多也沒有離開這些方法。看相算命靈不靈?《了凡四訓》裡面告訴我們,靈,真靈。為什麼?人只要有念頭他就有數,精於數理的人就能憑你的生辰八字,那生辰八字要正確,不能有一點點差錯,有一點差錯就不準了。大部分差錯都差錯在時辰,年月日一般不會差錯,什麼時辰出生。中國一個時辰是兩個小時,譬如子時,前子時、後子時那差別就不一樣,這樣微細的差別不太容易記清楚。所以有的算得很準,有的算得不準,算準的是時辰準確。
學佛的人需不需要算命?佛在經上給我們講了很多道理,「相由心生,境隨心轉,一切法從心想生」,這都是經上常常講的,我們聽得都耳熟,如果真正明白這個道理,我們還需不需要算?不需要了。佛菩薩教導我們,這在小乘經上佛常說,《阿難問事佛吉兇經》裡面就講得很清楚,我們憑什麼明了吉兇禍福,憑什麼能夠避兇趨吉,這是人的常情,這個佛不反對。佛告訴我們,只要你的心態好,為什麼?它隨心轉。身隨心轉,你看境也隨心轉,那只要心好,沒有一樣不好;不好的也能轉變成好的,化兇為吉,化災難為吉祥。這個本事每個人都有,不分男女老少,統統都有,我們就是迷了,不知道怎麼用。佛教給我們,古大德常講改心,改就是改念頭,現在人講心態,古人就用一個心來說,要改心,把不善的心改正過來。那現在我們說,只要你起心動念都是善念,起心動念、言語造作決定沒有自私自利,你的災難就沒有了,禍害就遠離你了。
念念沒有自己,念念我們人生在這個世間目的何在,來這一趟是為什麼的?佛在經上告訴我們,業力主宰的,你不能不來。過去世造的有業,叫「人生酬業」,這是佛在經上講的,一點都不錯。既然到人間來了,我們應該幹什麼?我們要改變我們的業力,我們遠離不善的業,專修善業,不但修善業,而且還修淨業。修善業人天福報,我們現在了解人天福報出不了六道輪迴,不能超越六道輪迴,往後麻煩的事情還太多,不能再幹這個事情,這個事情幹不得,所以要修淨業。什麼叫淨業?斷惡修善,這裡頭沒有自私自利,沒有名聞利養,沒有五欲六塵,沒有貪瞋痴慢,這個善業就是淨業。淨業能幫助我們超越三界,超越六道,修淨業的人念佛決定得生淨土,這是我們要把握到的。特別是中年以上,人生已經過了一半,應該要覺悟,決定不再幹傻事。《金剛經》上教我們學習「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我們應該可以做得到,也就是說,不要把這些事情放在心上。從前常常關心自己,現在學著關心別人,不想自己,為什麼?別人就是自己,自他不二。分自分他,這是六道凡夫,自他不二,那就超越六道了。
你想想看,利人真正利了自己,顧自己真的是害了自己,為什麼?增長我執。我執是假的,不是真的,佛法是教你破我執,你天天在增加我執,增長我執,那還得了嗎?搞錯了!所以要把我放下,全心全力為別人服務,我們今天講為苦難眾生服務,為正法常住、久住來學習,認真努力學習,為正法久住,一切功德回向給眾生,全心全力幫助眾生,這就對了。這樣我執不破,自自然然就淡化,淡化久了,不知不覺的就沒有了。所以佛法裡教我們知命,命是什麼?命就是業,就是造作。你看看我們每天想什麼、說的是什麼、幹的是什麼,這就是業,這就是心態、行態,心行。如果心行與十善業道相應,與《還源觀》上講的四德相應,好!什麼災難都沒有了,用不著再去算命,用不著再去看相,自己的前途一片光明。確實這樣的心行必然是逢兇化吉,遇難成祥,這才叫真正懂得命運,改造命運。
——文恭摘錄自經序—五重證信(共一集)
請問佛教中主張算命麼? 如有冒犯請寬恕
佛教是反對算命佔卜看風水之類的,佛陀把把這些稱為是邪命。
祝吉祥如意
大安法師:佛教四眾弟子應如何看待吉兇佔卜,預測
問:我認為佛教四眾弟子,無論出家在家者,都不應做吉兇佔卜、預測等事,尤其是把時間和事相說得很具體。這樣是否符合佛教的規則?
法師答:對,你的這種提問、這種意識是很不錯的。作為四眾弟子,我們學佛是幹什麼的?學佛是要了解這個世間苦、空、無常、無我的,是要了解三界六道輪迴的可怕的,我們學佛是要了生脫死的,學佛是要圓成我們本具的佛性的,你先要把這個目標樹立起來。那麼樹立起來以後,這個世間一切都是夢幻泡影,它的吉兇禍福都是在做夢:好一點也是夢,壞一點也是夢。這些都可以一概放下的,去搞什麼預測幹嘛呀?人是有命運的——有好有壞,包括自然災害也可能哪個時候出現,等等這些,這些東西都不是我們凡夫所關心的範圍。它自然有因果的法則去做,這個流程也不是我們所能了解的;那麼聖人會了解,他也不會輕易去說的。佛教裡面的比丘做那個佔卜、看星相、算卦這些,都是屬於邪命——邪的東西,是不許可去做的。你就是講真實的都不可以,更何況講虛妄的東西。那麼這就好像我們看一個劇本,我們看劇本看第一幕的時候,你就慢慢看嘛,你不需要去知道第三幕的情節嘛!當你看第一幕,你還知道最後的結局是什麼,你這個過程就看得沒有意思了,不需要去提前知道。總的來看,我們有一個總的預測,總的預測是什麼呢?就是佛告訴我們:這是一個減劫的時代、末法的時代,是一代不如一代,一日不如一日,眾生的這種諂偽機心是越來越重,五惡五痛五燒是愈演愈烈,以後會演變到刀兵劫。所以這整個是一個大苦海,是一個火宅,是一個茅坑,這個地方是不容一刻地停留,我們趕緊要求出離,到極樂世界去。阿彌陀佛已經給我們建立一個無有眾苦、但受極樂的故鄉,讓我們去。這佛已經給了我們總的預測了,你就不要再搞什麼預測了。所以這一輩子能活多少壽命,能不能賺什麼錢,能不能抱一個胖孫子什麼的,你都可以放下。
佛教如何看待預言,佔卜,法術
有一部佛經,叫做:佔察善惡業報經。
其中佛就講述了預測術。
有人說:「佛教不允許佔卜」。那麼請問:
你是否讀過,佔察善惡業報經呢?
「佛教不允許佔卜」的說法,主要是受到了,小乘佛教的影響。
因為小乘佛教中,沒有這部佛經。
觀世音菩薩有沒有佔卜法門?
沒有。佛教中沒有佔卜。
佛教中,《佔察經》講的佔察方法的外在形式類似中國佔卜,但《佔察經》講的是修行法門,《佔察經》的本質是講修行,不是佔卜。